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九三章 七恶叠现,风雨欲来

乱清 第一九三章 七恶叠现,风雨欲来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荣安公主原定次日进宫替母后皇太后请安,不过,未能成行,因为,小皇帝的病情,就在当天早上,急剧地恶化了。

卯正之前,五个军机大臣,都到了军机处,彼此寒暄未毕,就听见外面有人焦急的说道:“我是太医院左院判王守正,麻烦你快替我通报!”

几位大军机相互以目,心中都隐约生出不详之感。关卓凡不待侍卫进来通报,便高声说道:“是王守正吗?叫他进来吧!”

王守正打帘进来,行了礼,站起来后,还不住喘气。太极殿距军机处,距离虽然不远,但他一路急趋,几乎是小跑着过来的。

他看了看其余四位大军机,有些犹豫,自己的话,好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几个大军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精,如何不醒得他的意思?文祥对关卓凡说道:“王爷,我们暂且……”

话未说完,关卓凡摆了摆手,止住了他,说道:“这是何等样的地方?皇上的病情,又是何等样的事情?在座的,都是秉国枢臣,王守正,你有什么话,赶快说!”

“是,是!”

王守正抹了抹额头上的汗,颤声说道:“回王爷,各位大人,皇上……皇上,已经‘内陷’了!”

听到“内陷”二字,文祥以降,人人心中,都是猛地一沉。

几位大军机,人人一肚子墨水,本来多多少少。都可以算是“知医”,小皇帝“见喜”之后,更是个个恶补医书。因此,“内陷”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

大伙儿都想到了医书上说的,“凡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谓之‘内陷’”——“邪毒”既已“内传脏腑”,便说明,“本源”已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再无抵抗之力了!

大伙儿也都想到了医书上关于“内陷”的一个说法——“阴阳两竭”!

就是说。病入膏肓。回天无术,危在旦夕了!

文祥还抱着万一的希望,说道:“‘内陷’分‘火陷’、‘干陷’、‘虚陷’三种,皇上的……‘内陷’,是哪一种呢?”

他这么问,是因为,三种“陷证”,相较而言。“火陷”发生在疮疡较早的阶段,预后较佳。尚有一线生机;“干陷”发生在溃脓阶段,预后次之;“虚陷”发生在疮疡“收口”阶段,阴阳两竭,等同“死症”了。

“大约在‘干陷’、‘虚陷’之间吧,不过……”

王守正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来分是什么‘陷证’,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皇上身上,不是只有天花一种‘邪毒’,更不是普通的疮疡,事实上,皇上身上的‘疮疡’,根本就没有真正‘收口’过,特别是腰上的那两个洞,‘天花之喜’一十八天之后才出现,‘根盘’愈来愈大……”

顿了一顿,“如今,‘五善’不见,‘七恶’叠现……”

“七恶”二字,又叫几个大军机心中猛地一沉。

疮疡之预后,“五善”是五种好的征兆,“七恶”是七种坏的征兆,现在,不见一善,七恶叠现,意味着什么?——大伙儿都晓得,这“七恶”,只要同时出现三、四“恶”,就几乎可以判定“死症”了,何况“七恶叠现”?

“七恶’叠现?”关卓凡低沉着嗓子,问了一句。

“是,”王守正说道,“回王爷,这‘七恶’,呃,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

关卓凡打断了他,说道:“你不要给我背医书了——嗯,你说‘泄利无度’,皇上的大解……现在是怎么一个情形?”

“回王爷,”王守正说道,“昨儿晚上,皇上拢共大解了……二十五次。”

什么?!

大军机们骇然:就是个铁打的身子,这么“泄利无度”,也得毁掉了,何况小皇帝的身子,早已经是虚极了的呢?

“那么,”曹毓瑛说道,“目下……该如何用药呢?”

这句话,问的毫无底气,曹毓瑛的心底,其实已经打定“药石罔效”之数了,这么问,不过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之意。

没想到,情况比他的想像的还要糟糕。

“正不知该如何用药?”王守正的声音,带着一点哭腔,“皇上本源极亏,本该用温补的药,固本培元,可是,皇上的身子极虚,‘虚不受补’!还有,进补——不论温补还是大补,都是热气的,皇上体内,邪盛热极,阴液不生,如果进补,岂非热上加热,毒上加毒?所以,所以……”

所以,束手无策。

就是说,现在不是什么“药石罔效”,是根本连用药都没有法子用了。

“‘七恶’之中,”许庚身说道,“最重的一‘恶’,是‘心恶’吧?即精神恍惚,神智昏聩,皇上——”

“皇上已经不大认得出人了。”

这句话,在众人心头,又是重重一击,有人的脸色都微微的变了。

军机处内,一时沉默下来。

打破沉默的是郭嵩焘,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王爷,您说,要不要从宫外边儿‘荐医’?土医……力量有限,洋医也许……”

说了这句话,转向王守正,说道:“不是看轻你们——集思广益嘛。”

“是,是!”王守正连忙说道,“郭大人说的是!皇上如果能够大安,就算我代皇上罹受病痛,也是心甘情愿的!”

言下之意是说,俺既然连“代皇上罹受病痛”都“心甘情愿”,更别说从宫外面“荐医”了——那只不过是打打俺们太医院的脸罢了。

没有人接他的话茬,大伙儿都看着关卓凡。

“如果皇上身上,”关卓凡缓缓说道,“只有‘天花之喜’,‘荐医’原本是可行的,可是……”

顿了一顿,“外边儿的医生,不同太医院的医生,尤其是洋医生——许多洋人,回了国,都爱跟别人吹嘘他在外头的见闻,写‘见闻录’、‘回忆录’什么的……”

说到这儿,不用再“画公仔画出墙”了,大伙儿都明白关卓凡话中的意思了:

如果小皇帝体内的邪毒,竟是“杨梅”,那么,从宫外“荐医”,这个消息,极易通过入宫的医生,漏之于外。土医还好,未必敢提着脑袋,到处胡说八道,可如果“荐”进宫的是洋医生,人家将来回了国,你就管不住了,人家爱说啥说啥,一不小心,大清皇帝罹患“杨梅”的消息,便贻笑于万国,到时候,泱泱****的面子,搁到哪里去呢?

郭嵩焘背上不由渗出了冷汗,连声说道:“我思虑不周,我思虑不周!从宫外荐医,实不可行,实不可行!”

文祥说道:“皇上的体质,太医院的医生,到底是最清楚的,我看,还是继续由他们请脉吧。”

这个说法,比较得体,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博川说的是。”

转过头,对王守正说道:“竹宾,皇上还是托付给你和魏仁甫两位,我晓得,这个把月来,你们两位,衣不解带,目不交睫,实在是辛苦了,我当着几位大军机的面,再说一遍,如果你们能够保得住皇上,你的红顶子、魏仁甫的京堂,绝对不会落空!”

王守正嘴上,自然对王爷的栽培表示感激,心里却想,这个红顶子,你我心照,铁定是飞走了,想都不要再想啦。

曹毓瑛想起一事,微微压低了声音,对关卓凡说道:“王爷,是不是该用人参了?”

人参素来被视为“续命”的药材,一旦使用,就意味着病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放在皇帝身上,会引起朝野上下极大的震动,所以,必须异常慎重。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用人参要请旨,等一会儿,养心殿西暖阁觐见的时候,我向‘上头’请旨。”

顿了一顿,轻轻叹了口气,神色凝重的说道:“除了用人参之外,预备着传各支亲王和近支亲贵进宫罢!”

众人心中都是一震,“各支亲王和近支亲贵进宫”,这一回,可就不是“叩喜”了,而是准备叫大伙儿见今上最后一面的意思,甚至是天崩地坼之后,“瞻仰御容”的意思了。

文祥沉吟了一下,说道:“王爷,要不要这么着急?还不晓得……”

他的意思是,小皇帝虽然已经“危在旦夕”,但这个“旦夕”,“还不晓得”是几天?现在就把人叫进来,莫不成叫大伙儿一直在宫里面守着?

关卓凡说道:“我说的是‘预备’,不是转头就去喊人——”

说到这儿,微微压低了声音,不过,在座诸人都是听得清清楚楚的:“恭亲王还在香山碧云寺。”

“啊,对,先得把他叫了回来……”

宗室懿亲之中,恭王是最重要的一位,一旦出了“大事”,他必须第一时间在场,若大伙儿已在紫禁城中聚齐,就等他一个人从城外往回赶,可就不像话了。

恭王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他本人的地位,还在于,宣宗一脉之中,他是唯一一个养了儿子的。

“天崩地坼”之后,就要议立嗣皇帝,最重要的候选人的生父,不可以不在场。

不过——

文祥不禁微觉奇怪:恭王重责载澄,用意何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轩王绝对没有理由不晓得,他特意点名恭王,这——

他看了看窗子,军机处坐北朝南,这时辰,本该有晨光斜斜的透了进来,可是,今儿一早,天就变过了,阴云密布,气闷的很——昨儿个晚上,可还是月朗星稀的。

风雨欲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