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八章 葡萄牙军官团 (二更)

乱清 第八章 葡萄牙军官团 (二更)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按关卓凡的看法,近代的世界史,离不开一部战争史和一部贸易史,因此他作为一个世界史的专业人员,虽然对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对那些划时代的革命性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的东西,无疑有着深刻的记忆。

而米涅弹,一定可以列在这一类发明里面,据说这个小玩意儿的地位,堪比坦克的出现。简单的说,米涅弹配合膛线,将步枪的射速提高了五倍,射程提高了五倍,精准度则不知提高了多少倍。在不久的将来,八里桥战役中的那种步兵方阵就会消亡,士兵们不必再聚成一排,依靠密集的弹幕来杀伤少量目标,而是真正具有了各个击破和一枪毙敌的战斗能力。

散兵战术即将出现,而散兵战术无疑更适合缺乏训练的中国士兵。

这样的好东西,自然为关卓凡念念不忘,在米涅弹还没有成为洋兵的制式装备之前,便凭借自己的记忆,在这个节点上,委托利宾向法商重金采购了来。而这一千支马枪,射程和精度都要略差一点,不过也尽够用了,好处则是方便骑兵的携带。

“枪弹都放好,覆上油布,加派人看守,明天教习来之前,谁也不许动。”关卓凡吩咐完,看了看张勇,多加一句:“连你在内!”

“是!”丁世杰和张勇同声应答。

“走吧,丁都司,到你的中军帐里说话。”关卓凡将手一挥,当先向中间最大的那顶军帐走去。

“老总,标下的军帐,是在那里。”丁世杰把手指着左侧的一顶毡帐。

“嗯?那中间的这一顶,做什么用?”

“回老总的话,这是老总的中军帐!”丁世杰大声说。

唔……我看好你。

关卓凡跟丁世杰、张勇、利宾几个人,在自己的“中军大帐”中坐定,先问教习的事:“利先生,明天要来的教习,是怎么说?”

“一共要来五个葡萄牙的教习,一个法国的‘铜匠’,还有三个通译。”利宾解释道,“那个‘铜匠’,把枪械和子弹的事情交待清楚,第二天就回去;五个教习,每人是八十两银子一个月,要待多久都行;葡语的通译不好找,因此只有三个,好在还有一个教习能说一些中国话。”利宾说完,又放低了声音,补充一句:“那几个教习说,要帮着打仗也可以,不过到时候,每人要另加三百两的薪水。”

唔,葡萄牙军官团?关卓凡犹豫了一下,看着丁世杰和张勇。

“跟洋鬼子一起打仗,这倒没试过。”一向主意拿得很稳的丁世杰,也有些挠头,“不过洋枪这东西,弟兄们从来没摸过,若是有他们一起……”

“嗐,管他什么鬼子,先打败长毛才是正经事,”张勇说得很干脆,“拿了咱们的钱,不就是咱们雇的人么?那就得听咱们的话!”

关卓凡听得一笑——大大咧咧的张勇,这次倒把话说在点子上了。他下定了决心,对利宾道:“成,答应他们。跟他们说,只要教得好,仗打赢了,我还另送花红!”

等到丁世杰和张勇起身离开,去各自分派事情,关卓凡这才诚恳地对利宾说:“利先生,这次真是全靠你,我是坐享其成了。”

“什么话!接到你的信,我自然要尽心去办。”

“对了,”关卓凡微笑着问道,“李鸿章向英国人买的那批枪械,你是怎么挡了三个月的?”

“嘿嘿,这件事,我做得不大光明磊落。”利宾笑道,“湘军的那批货,是向怡和洋行订的,怡和的大班,叫做鲍里斯,我花了二百两银子,买通了他的一个小厮,在合同的价格上,偷偷加了一个零。这份合同递送到英国,自然出不了货,一来一往的修改,三个月也就过去了。”

关卓凡不由失笑。他在密信中嘱托利宾,看能否想办法延宕这一笔交易,原想着是千难万难的事情,没想到利宾竟是用这样的法子,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

“逸轩,他跟英国人的这一笔交易,是不是有什么古怪在内?”利宾倒不以为自己立了大功,而是对这件事的内幕,很感兴趣。

“古怪得很。”关卓凡随口胡扯,漫无边际地答道,“这里面,大有内情。”

*

即使是对利宾,他也不能尽吐心声。

因为明天要去县衙接印,所以关卓凡早早就回了公馆,吃过了饭,捧一杯茶,坐在房里沉思。

从穿越到现在,一年零三个月了,他布下的这盘棋,刚刚开始进入中局。也许真的是斗争使人成长,他现在再想想穿越前的自己,那个在八里桥博物馆内热血沸腾,握住战刀发白日梦的学生,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按照关卓凡的想法,倘若历史只是一条平静安稳的大河,缓缓流淌,那么以他的本事,恐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而这条大河假如水势湍急,有暗流,有漩涡,有急剧的弯曲和转折,那么他才可以一展所长,毕竟他就象一个无比纯熟的船工,知道这些暗流、漩涡和转折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在京城的一年里,他抓住了出现的第一个转折,因缘际会之间,完成了自己在这个年代的第一笔“原始积累”。他得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家,一个能够在官场上通行的身份,在宫中和枢廷之中的人脉,一个响亮的名声,和一支可以作为基础武力的,效忠于自己的六百人的部队。

最重要的,是他取得了两宫太后和恭亲王的信任。

而他仍然缺乏的,则是权力,财富,以及行动的自由。

京中的局势,重新回归成了那条平稳流淌的大河,体制这个东西,惰性和惯性同样巨大,以至于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在他的上下左右,高官如云,他很难再找得到一个合适的发力点,来攫取更大的权力。

至于钱,更不要说了。他原来的财富中,除了圆明园那一场拍卖会上抢下来的国宝,其他真正能用的,都是靠着别人的赏赐而来。而现在,在上海这个奇秒的地方,每年流动的金钱,几十倍于朝廷的岁入,他才能够为自己庞大的计划,找到足够的支撑资金。

再想到行动上的自由,关卓凡不由的笑了,现在真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已经找到了第二处湍急的漩涡,剩下的,就看自己如何把握了。

不得不说,太平天国已经接近了末日。他要做的,是从这场最后的盛宴之中,分一杯羹,打下自己在东南一带的基础。他挡住李鸿章,是因为李鸿章这个人,手段太厉害,如果现在就让他到上海来,自己在全无基础之下,不是会不会被分薄了功劳的问题,而是会不会寸功全无的问题。

何况他要做的,还不止是分一杯羹。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依靠自己的介入,加快这一段历史的进程——他终究是要向英法去讨还欠债的,而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时间有限,说不准哪一天,就会因为一个阑尾炎什么的小病,一命呜呼。因此,他不介意在某些时段上,让历史的时钟走得快一点,替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为将来的摊牌做准备。

而要做到这一切,轩军是他最重要的资本,从现在开始,可以放手扩展了,而且要扩展到李鸿章吃不掉的地步。这一支兵,一定要成为真正属于他的军队。

关卓凡心想,《论语》上说,君子应该立身,立言,立德,我却是在琢磨着立功,立权,立钱,跟圣人的教导,完全南辕北辙,可见自己恐怕算不上一个君子。

再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不是什么君子——岂有君子把嫂子抱上床的?

一想到嫂子,顿时便凌乱了,对白氏的思念,忽然如洪水溃堤,无可遏止,一颗心飘飘荡荡的,恨不能立刻飞回京城的关家大宅中去。

(二更,求推荐票~)

(ps:本卷第一章的内容,略有修正,大意是把关卓凡出京这一件事情,再交待得清楚一点,也有把本来埋在后边的伏笔,提前亮一亮。大家可以去看看,不过就算懒得再去翻看,也不会影响后面的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