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带着仓库到大宋 > 第233章 战后所得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233章 战后所得

作者:路人家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2:48 来源:笔趣阁

对于蔡太守和袁推官在背地里所做的卑污勾当,江州城里普通百姓和军卒自然并不知情,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场大捷上,大家都忙着庆贺,无暇顾及其他。

对百姓们来说,这次能顺利剿灭凶蛟一伙水匪已是最好的结果了,从此以后大家又能放心大胆地乘船出入浔阳江,再不用担心在江上遭遇贼人打劫,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而对那些寻常军士来说,他们更关心的还是官府允诺的那些抚恤与赏赐何时能拨发下来,自己又能从中分到多少。毕竟以如今大宋军中贪婪成风的现实,只怕几千几万贯的赏赐经过层层克扣后落到他们手里就只剩下不到一二十个大钱了吧。

相比于厢军上下的忐忑不安,乡兵对孙途却要有信心得多了。无论是之前帮他们讨还拖欠钱饷,还是拿回被人低价买走的田地,孙团练都表现得大公无私,所以这一次他必然也不会亏待了大家。

孙途果然没有让自己的下属失望,在歇息了几日后,当州衙那里果真从库房中取出价值三万贯的银钱布帛以及数千斤粮食以为犒赏时,他便召集了相关部下,并当众把这些财物按功劳分到了每个人手中。这些军卒里多者可得三十贯的钱财和百来斤粮食,少的也有十来贯收入,这自然是大大地超出了众人的期望,顿时军营里再度传来了感激叩谢之声,久久都未曾平息。

直到忙活了半天,把这些赏赐全发下去后,孙途才把之前的笑脸一收,神情凝重地道:“今日这一仗我官军确实胜了,但本官也看出了我们的诸多不足。要知道水匪不过我大军之三成,却能与我们交锋整夜最终还靠着偷袭取胜,实在胜之不武。由此可知,我江州官军之战力有多么的孱弱,就凭我们可远不能保我一城黎庶之平安。”

顿了一下,拿眼扫过面前这三百来名经历过生死血火的将士,孙途便道出了自己的打算:“所以本官决定从今以后将增加你们的操练强度,务必要在一两年内让你等成为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如此即便本官调离江州,只凭你等也能保卫家园,再不用担心出现凶蛟之类的山匪水寇!”

如果说以前这些乡兵中还有不能理解孙团练苦心,觉着平日的操练太过辛苦,在私下里有所抱怨的,那在经历了这场剿匪大战后,这些想法便已彻底烟消云散了。大家可都是亲眼看到厢军在面对那些水匪时是多么不堪一击的,而当自己将平日操练所养成的好习惯一一发挥出来后,那些看似强大的水匪反倒变得不堪一击了。

所以此时的乡兵上下皆已信服了孙途平日操练多流汗,战场之上少流血的说法,听到他要加重操练强度也没一个提出不满的,反倒是在静了一下后轰然应命:“我等一切听从团练号令,必全力操练,保我江州!”

“好,明日

开始,本官就会拿出全新的练兵之法,希望你等都能克服接下来的困难。”孙途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来,摆手就让这些手下就地解散。

不过他却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因此回家歇息,而是带上了之前刻意留下的一些钱粮布帛,和鲁达等几个亲近之人一起按着之前登记的住址将这些抚恤财物亲手送到了那三十多名牺牲在战场上的部下兵卒的家人手中。

这等作为确实是开了先河了,以往大宋官军无论是与外族交战还是剿匪平寇战死沙场的,尸体能妥善地带回家去安葬,官府在象征性地给点补偿抚恤已经足以让他们的家人感恩戴德,几乎从没有军中主将,朝廷官员特意上门看望送钱的做法。

所以当孙途这次挨家挨户地送钱粮到每个因家中子嗣丧命而哭哭啼啼的老人手里时,他们除了惊讶外,更是深为感动,连最后的一点怨怼之意都彻底消散了,甚至还拉着孙途的手连连道谢,感恩。

看到这一切的孙途心里反倒不是滋味了,所以他能做的除了说几句干巴巴的安慰人的话外,便是以江州团练的身份做出保证:“老人家还请节哀,你们的儿子是为了保我江州安定才战死沙场,他们都是我江州的英雄。你们今后要有什么难处,只管去军营里找本官,只要我孙途还在江州团练任上,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本官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另外,你家中若还有子侄肯入我乡兵甲字营的,只要年龄身体达到要求,本官可以让他们顶替兄弟的位置,一切钱饷也将保持原状。”

此番有担当的话一说,自然又换来了这些家眷的好一阵感谢。由此,孙途在江州军中的口碑越发的高起来,甚至隐隐然有盖过袁望和都监林贺年的意思。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战场上的细节也被人传播开来,大家也都知道此番所以能一举扫平凶蛟一伙,孙团练所率领的乡兵可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几场战斗里,要不是有他们冲杀在前,只怕这次剿匪又要沦落到和之前几次出征一样的下场了。

对于这一说法,厢军内部自然有所看法,但却也无力反驳,终究事实摆在那儿。甚至连官职高过孙途许多的林都监,对此说法也没有太多的表示,因为他已知道自己的靠山袁望已经跟蔡太守妥协,连本在厢军名下的牢城营的管治权都要交给孙途这个七品团练了。

其实在刚得知这一事时,林贺年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身在军中多年的他可太清楚这牢城营的管治权对厢军将领和袁推官来说意味着什么了,这不是一个权限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了一年数万贯收入的大事。

对已经烂到根子上的大宋厢军来说,大小官员将领身在其中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取足够的利益。而他们疯狂攫取钱财的手段自然就包括吃空额,喝兵血,侵吞本该

属于军士的土地,以及把麾下的将士当成杂役驱使,尤有甚者,还会特意把有手艺在身的普通百姓招募进军中,然后再让他们去外头做工,从而抽取他们辛苦劳作所得……当真可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一心只想弄钱了。

但这些勾当手段说到底都是触犯律法经不得朝廷一查,而且能获得的好处也终究有限,他们总不能完全不顾兵卒们的死活,让他们无法生存吧,那样都不用朝廷查办,一起兵变就能让这些贪官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便有人把主意打到了牢城营上,因为牢城营里所关押的多是犯了大案从别处州县发配而来的囚犯,对他们自然不用像对普通兵卒那样客气了。先是从牢城营里的开销上做文章,之后更是公然地索受贿赂,因为这些囚犯被发配到本地后并不是只关押在牢房里就了事,平日里还是要做苦役的,比如疏通河道,修葺城墙,若是被发配到西北或北边边境,这些囚犯还得被驱赶了上战场杀敌,靠着一场场战斗来恕罪立功……

可除了这些苦活累活之外,其实牢城营里还是有其他一些更轻松的活计,比如记账算账,管理仓库……而这些活计却不是安排给年老体衰的囚犯,而是根据囚犯给官员的孝敬多少来作定夺。只此一项,就能让牢城营相关官员获取大量好处。

另外,牢城营里更有诸多苛刻的规矩,动辄得咎,将受重刑严惩。而只有贿赂了其中官吏者,才能免除这些苦楚,而要是真出钱够多,收买打点了营中上下,那此囚犯除了无法离开本城地界,便可自由出入牢城营,比之寻常百姓也没什么区别了。

江州不在边境,所以一般发配来此的囚犯要么就是犯罪不重者,要么就是钱多路广,能把重罪减轻者,这些人但凡进了牢城营中自然深谙个中规矩,一番上下打点自然免不了,所以像林贺年与袁望这样的主要官员自能从中谋取到远超自己俸禄十倍不止的好处,也算是他们手中少有的一棵摇钱树了。

可现在,袁推官居然就把这么一项肥差都给让了出来给孙途和乡兵管治,在林贺年看来就跟主动割肉没有任何区别了。他也从中看出了袁推官这次做出了多大的退让,虽不知其中原委,却也知道持续了近一年的太守推官间的暗争终于以袁推官的大败而作终结。

既然连自己的靠山都主动退让放手,林贺年一个身份地位都远不如的都监武将自然不敢表露出不满,只能任由孙途的锋芒盖过自己,成为城中百姓人人称道的大英雄,真豪杰了。

倒是孙途本人,对于蔡九从袁望手中夺来送给自己的这一好处并不太放在心上,毕竟现在的他可不缺钱,也无意昧着良心从那些囚犯身上榨出油水来。不过既然太守将差事交拨下来,他作为下属也只能尽力去做,不出差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