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襄城工业联合体

在李哲回现代之前,襄城的工业联合体就已经全面开始建设,由原工匠营带着大量的原曹军军户组成类似于现代时空的边疆开发军团一样的半军事化团体,十几万人大干快上,全面建设三国时空的工业特区。(.)

首先是大面积的开荒,这个是在原曹cāo军的军屯基础之上进行的,开展的极其顺利,工匠营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大型伐木工具,各种锯子都有,还有以滑轮组省力装置为核心的大型组合机器,除了特意留出的绿化面积之外,将大面积的森林几乎砍伐殆尽,腾出一片片整齐的田野来,绵延不绝,一眼看不到边,大面积的开垦深耕,准备种植从现代时空走私过来的秋小麦。

这是为了未来的工业区居民提供大量的粮食的,高度集中化的工业区需要高度集中化的粮食供给,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业,首先是农业作为基础,没有足够量的农业,就没有工业存在的根基,所以建设工业区的第一步,反而是建设大面积的工业化农场。

然后是用水,工业对水源的耗费远大于农业,没有足够水资源的地方,同样是没有工业集中的可能,这个通过开设水渠饮水,汝水漒水两大支流的水源引入,再加上就地开凿水井,基本能够解决问题,毕竟三国时空和现代完全不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除了长安洛阳这种上百万人口的地方,其他地区还很少出现。

紧接着。是李哲用高价从现代时空买回来的平顶山矿务局的勘探开发资料,点名的圈了几十个地方,开发成露天矿区。各种矿石的大面积开采,煤、铁、铝、盐、耐火粘土、石灰石、熔剂灰石和硅石等,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

煤炭作为燃料,将耐火粘土和石灰石烧制水泥,水泥拿来铺路修房。耐火粘土的耐火砖和硅石烧成硅砖都可用来搭建高炉,是绝好的耐热材料,还有传统的制陶。烧砖等等,大面积的建筑工业基础抢先兴起。

一排排的水泥砖房开始大规模搭建,建成工业区工人们的集中居住区。这是水泥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其效率震惊了那些往rì的砖瓦工们,往rì工程浩大的房屋如今在水泥和砖的作用下,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的平原上长了起来,一排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是排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这是集体工业化的审美趣向在三国时空的第一次展示,代表着铁一样的秩序和火一样的热情!昭示这三国时空工业化浩瀚的未来!

然后是炼焦炉的搭建,工匠们吸收了水泥烧炉和汝南郡炼钢的经验,开始再一次考虑提高燃烧的温度,炼焦势在必行。

这新型的炼焦炉的建设也是在李哲的指导和大量的现代资料的参考下进行的。经历了诸般磨难。

三国时空的工匠们虽然独创xìng不行,但是山寨能力却是超乎想象的强。吸收了历史上烧制木炭的经验,工匠们将这炼焦炉也改进的像模像样,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火道、炉顶、烟道应有尽有。一样是炭化室和燃烧室互相用高温耐火材料隔开,有蓄热室传来的煤气进入燃烧室充分燃烧。从侧面给炭化室加温,形成焦炭。而炉顶则是充满了通道,装煤通道和煤料干馏而出的废煤气出口,以及看火孔,检测火焰和温度所用。

在炼焦炉的建设中,硅石烧制的硅砖作为耐火材料大量使用。充分发挥了本地的资源优势,也使得工匠们的经验大大增强,对这种耐火材料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在以下的各种工业过程中更是大量应用。

然后,就是高炉炼铁和坩埚炼钢,李哲搞了大批的土法高炉的资料,带到了三国时空以作参考。而坩埚增碳炼钢,汉代虽然没有,但是却有极少数的坩埚减碳法炼制生铁的经验。在现代时空就曾经出土过东汉时期的坩埚炼钢的墓葬。

其实说是高炉炼铁,本质上就是古代竖炉炼铁的现代化改进。当然即使是竖炉炼铁貌似三国时空也是没有的,类似比较相像的只有青铜器铸造中使用的竖炉。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 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还可以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这样的高炉高达十几米,单单是搭建起来就需要几个月功夫,总之,也是艰难之极,和坩埚炼钢一样,都是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

而坩埚,则是李哲从现代带来的一批大大小小形制不一的现代化高品质石墨和石英坩埚,用来救急,毕竟这种东西要求很高,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而且在很多场合都用的着,干脆直接走私过来得了,就为这,整个宣传系统的柴油机为之停了好几天的电。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

接下来就是中国古代真正划时代意义上的工业——玻璃工业,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玻璃,只出现过琉璃,这一直是一件让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人们费解的事情。但如今,李哲就要改变这个状态了,之所以要上这个项目,还是因为李哲突然发现,爆发式的科技进步还真的离不开这些玩意儿,工匠营的科技发展主力军——方士们对李哲发出的走私玻璃制品的请求已经堆到了山一样高!

在李哲治下的工业体系中,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如今都成了工匠营的香饽饽,温度计,水平尺,望远镜,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各种凸透镜,凹透镜的需求爆发一样增长,主要原因是三国时空的光学发展已经突破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玻璃制品!

几乎人人都在观察星空,观察各种各样的围观器物。在这些人的眼里,一个个新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敞开,或者宏大深远,或者微小无比,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世界,都使得他们的思想范围获得了解放。

再想起天师所说的天道,无数的人们迸发出了海一样的激情!自发的寻求新的知识的渴望遏制都遏制不住!

这也是李哲一件乐见其成的事情,当然是欣然应予,短期内玻璃制品可以凭李哲的时空走私,但长期内就必然考虑本土化了,毕竟,李哲的随身空间是不可能应对整个社会进步的需求的,玻璃工业的大规模展开已经迫在眉睫。

好在平顶山如今也拥有所有玻璃工业所需要的基础原料,所以,在平顶山工业区煤铁联合体的建设中,加上玻璃工业的计划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玻璃工业和炼钢也有些相似,初期,同样是坩埚,同样焦炭的使用,温度的控制,大型鼓风机同样也不可缺少,只是玻璃的浇筑极其需要功夫,退火是一个极难掌握的火候,一不注意,制成的玻璃内部应力退化不当,就会形成极为脆硬,根本无法使用的成品。好在有了各种工业用的温度计,这一步难关凭着不断的实验还是能够掌握。之所以炼钢和玻璃都使用坩埚法,也就是初期这种方法经得起挫折,更容易掌控和形成经验,以便为后来的大规模平炉烧制提供经验数据。这也是工业进步的一个低成本的妙诀。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三国时空的钢铁工业从作坊式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以李哲此时对麾下人得控制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技术跃进的时代。

总之,在集群化的工作模式下,在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下,以及李哲的偶尔不知所谓的点播和大量的神迹一样的视频和技术资料的催化之下,一切前进路途中的困难都被工匠和方士们一个个突破,上千年的技术壁垒正在这些山寨之神们面前一步步裂开,从而慢慢塌陷。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工伤甚至是死亡,都阻挡不了这些人跟随天师脚步的信心!

从生下来就生不如死的人生,长期的灾难、不断经历的生死离别和数十年如一rì的艰苦劳作早已经将这一群难民的心炼制的如同钢铁,生死犹如等闲。一旦被近在咫尺的希望之光唤醒了生命本身的光芒,那就能够焕发出超越了世人想象的战斗力!

天师道的天界给了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天师道的天道理想给了他们前进的信心,天师道的救赎让他们放下了过去的苦难的包袱,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轻装上阵,这——是一群超人一样的人类!是最受苦受难的一代,也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一代!在天师道jīng神的指引和救赎之下,他们意志能够征服高山,能够填平大海,这是最无畏的一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