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赏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赏

作者:gfan001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19 来源:笔趣阁

李哲在天机卫和麒麟卫的护翼之下亲临许都。/

身后沿着汝水,庞大的人员物资军队,缓缓一路开了过来,这些人一部分将跟着李哲直奔许都,而另一部分则是到了襄城就要停下,就地编制,开始雄心勃勃的襄城工业区计划。

而许都,等着李哲的事情还不知道有多少,一场大战,捞取果实,计算收获,论功行赏的部分才是最后的戏码,关系到政权的人心稳定,可容不得一点马虎。

而许都内外,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怀着各种心思,等着看李哲的笑话。武力夺取中原,就能制霸天下了吗?治理天下,可不是泥腿子们说说事儿就成的游戏,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正对李哲心存着藐视和怨恨呢!

三rì后,李哲的整编名单的第一部分出来,立时天下大哗。

华歆,贾诩,袁泱这样曾经的朝廷重臣大名列于其中,曹仁、张辽、徐晃、于禁等曹军大将的大名竟赫然也在其上,这些人,深孚众望,竟然都降了么?

而李哲论功行赏的名单中,泄露出来的政治制度的一角,才更是让人大惊失sè,和以往的大汉朝廷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很多官职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徐庶徐元直,任兵部大夫,枢密院理事,加内阁行走,封三等男爵。

华歆华子鱼,任礼部尚,内阁行走。

苏散(苏三改名),任工部尚。加内阁行走,封三等男爵。

贾诩贾文和,任太尉,掌枢密院。加内阁行走。

孙乾,任礼部大夫,勋爵。

糜竺,任户部大夫。勋爵。

韩仲,任户部大夫,勋爵。

华佗。任礼部大夫,加内阁行走,三等男爵。

廖化。任工部大夫,兼枢密院理事,勋爵。

袁泱,任豫州刺史。

赵云,加三等威远中郎将衔,二等男爵,改原汝南军为威远军,迁威远军指挥,扩军一万,镇守豫州兖州黄河边境。辖下徐晃、乐进、于禁、刘延,皆为二等校尉军衔,各给一营民兵编制,任军司马。

黄忠,加三等镇海中郎将衔。三等男爵,改原南阳军一部为镇海军,迁镇海军指挥,扩军一万,镇守青州徐州。

苏武,加三等镇南中郎将衔。三等男爵,改原南阳军一部为镇南军,迁镇南军指挥,扩军一万,镇守南阳,辖下曹仁,为一等校尉军衔,为镇南军左营军司马兼镇南军参军。

魏延,加三等抚远中郎将衔,二等男爵,改原南阳军一部为抚远军,迁抚远军指挥,扩军一万,暂时归于襄城。

陈到,加三等麒麟中郎将衔,三等男爵,迁麒麟卫指挥,麒麟卫扩军一万,镇守许都。

张燕,加三等振威中郎将衔,勋爵,迁振威军指挥,振威军实编四个营,总兵力两万,镇守司州。辖下,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李大眼、雷公等等,皆有封赏。

苏咎(苏九改名),勋爵,宗教裁判所理事长,首席执行官,辖下葛玄,黄叙,原真,皆任裁判所理事,其中原真,兼任天机卫指挥,天机卫也扩军一万,镇守许都。

……

从朝廷邸报上泄露出来的冰山一角看来,整个李哲朝廷的政治制度,完全是和从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不符,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除了李哲军内部的人,知道这些官职是从原来的工业司、后勤司、卫生司等机构扩大编制和范围转过来的以外,其他的人,就只有从朝廷邸报的说明中了解这些部门的管辖范围了。

这!这是明打明的要改朝换代了啊!而且这改动的幅度,竟然是如此之大!尚台、中令、三公等这样的天下耳熟能详的官职制度,就要改变了么?

这个消息,震惊天下,此时的人们,虽然历经数十年的群雄割据,但是却从心底里还没有从有汉以来数百年一脉传承的文化中回过味来,很多人其实,还根本没有做好改朝换代的心理准备。李哲此举,彻底打破了人的心理底线。一时间,民间风波渐起。

但李哲,却好似生怕众人不理解他的倒行逆施一样,一**的新命令层出不穷,砸的人眼花缭乱,就是很多人心存反驳之心,一时间也有点摸不着要害了。

科举制改革:李哲明令天下,召集天下各地士子入京,于十月份参加许都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经考试选拔官吏,由礼部和吏部联合主持,考试科目分为四个:明算,明法,明经,明道。

其中,明算主要是算术、几何等数学题目,明法,则主要是秦汉法家各代的具体刑法审判的题目,明经,则是诸子百家流传下来的经术,主要是儒门经典和历史典籍。明道,则是和天师道的学术有关,主要是常识xìng的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个自然是专门为李哲原治下的工匠和方士们敞开的仕途之门了。

这考试中,每一种,邸报中都给出了样卷,每一个考试样卷的最后都有一个策论题目,是结合本科目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当前的朝局做出的命题论文,就是希望能从中考出些真才实干型的人才。

如果说之前的制度改革,是触犯了众人心中的逆鳞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科举考试制度改革,就叫人难舍难分了。这种科举考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自然是为天下寒门士子打开了一道通天坦途!

有汉一朝,朝廷制度上最大的弊病,就是官吏选拔上cāo于人手,给了某些人制度**的机会。汉朝的官吏选拔制度,所谓的察举制,以推荐为主,以考试为辅,大大方便了官吏选拔上的**,所谓的世家高门,就是因为垄断了官吏选拔的权利,从而暗中把持朝政,和皇权对抗的。具体的例子比如汝南袁氏,垄断朝局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才给了他莫大的野心,敢于暗中图谋改朝换代的主意。

而这科举制改革一出,如果执行顺利不出意外的话,几百年大汉朝历史上,世家大族把持朝政,阻塞了寒门士子上进仕途的情况,藉此就有望彻底改变。这岂不是让普天下的士子们喜出若狂。

这一条改革政令一出,立时引起了无数寒门士子的欢迎。要说对这条政策心存怨恨的,也就只是那些没有什么本事,终rì里只会高谈阔论的世家高门了,李哲这一条才是真正断了他们的根。就是那些高门士族里面的真正有才之士,其实也并不介意来凭借这种考试一样的方式和天下同道论道一番。总体来说,持欢迎态度的人还是更多,毕竟从基数上来讲,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底层下面的人更多,而维持既有利益的人总是属于一小撮的。

只是明明是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这李哲偏偏要打着谋朝篡逆的恶名呢,还偏偏要搞什么天师道,这不是让广大的寒门士子对其爱恨难分么?

但这还只是开始,李哲给予世人的震惊还远远没有结束,一切还只是刚刚初露端倪而已。(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