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业区

黄河,蜿蜒流长,孕育了华夏子孙,但同时也是一条孕育了苦难的河流,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就是眼前这广阔无垠的东河套平原(汉代的河套平原,实际在内蒙古一部,临近山西和陕西)了。其最是水草丰茂之地,即使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这一片天赐之地上,也变得和缓清澈柔顺,数条支流从高原上灌溉而下,孕育出一片丰沃肥美的草原来。南匈奴就栖息在这块肥美之地的东部,南接司州,东西相邻雍州并州,作为汉家朝廷的守户之犬,为汉家守御北部的鲜卑异族。

只是近些年汉家朝廷衰落,鲜卑崛起,就在此陷入纷争,成了南匈奴、羌胡以及中部鲜卑诸部争夺不断的地方,围绕着这片肥美草原的主权,草原各部族经历无数的厮杀争斗,南匈奴王庭也为之衰落。

夏侯渊和他的骑兵营如今就驻足在东河套平原的西边,俯视着这片广阔的草原。

大雪还没停息,李哲就出动了夏侯部骑兵,是因为并州传来的消息,张燕占领并州西河郡之后,和南匈奴再次接壤。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向张燕传信,愿意重新举族向zhōng yāng朝廷投诚,受朝廷的挟制。只是前提是要求zhōng yāng朝廷出兵帮他拿回东部河套平原,昔rì大汉朝封赐给南匈奴牧马的地方。

李哲和一干大臣经过考虑后,根据这个新情况重新修订了北部草原的进攻计划,部分接受了呼厨泉的提议。命令夏侯渊和张燕分别从东部和西部出兵,夹攻东河套,先把这个地方拿下再说。

夏侯渊大军帐中,炭火熊熊,炉火明灭之间,几个人的脸在其中若隐若现。

“叔父!如今形势,明王的大军军威愈见强盛。从西到东从南至北再无抗手,叔父的意思,是就此臣服了吗?”

夏侯渊听了此言。脸sè颇为无奈,“时不与我,如之奈何!我家孟德公固然是英雄盖世。但这世间出了个明王殿下却更是英明神武,不仅是兵事强盛,而且文事也是堪称圣贤!我夏侯家和曹家虽然人才辈出,却是终于不能与这天下大势相抗!”

此时帐中全都是夏侯渊的自家亲执,也没有什么忌讳,夏侯渊这一番话说的是悲惨苍凉之极,感人肺腑。众人闻之也是不由唏嘘。

“叔父睿智!”岂料那年轻人听了此话,脸sè不悲反喜,“其实休早有此意,yù与叔父分说。吾自从入李哲军中以来。深知李哲军的制度厉害!牧师、兵饷、勋章等级以及后勤等诸般设置恁是厉害,让人从中根本做不了手脚。偏生这般做法,军中士气却是不减反增,打起仗来各个英勇!而如此情况,我等将领也就再没有后顾之忧。只需尽心打仗,就可既得名又得利,安安生生获取荣华富贵了。这般制度,非世间真正大智大慧之人不可为也,叫人实在是难生窥视之心。”

“嗯,不错!我料孟德公恐怕也已经看出了此种关窍。才让我等安心进入其军队,不担心其兔死狗烹的。哎!从古时到如今,军制不改,君臣总是互相猜忌,数千年来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扼腕!李牧,王翦,韩信,英布,诸位古之名将下场无不如此。明王能制出如此制度,也算是为武将指出了一道明路了。却是比孟德公高出不仅一筹!哎!罢了!既然如此,就彻底放下了那诸般心思,安心为我汉家打下一个铁铸的江山吧!以我等之才,留名青史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你们年轻人,就更要努力!”

>但是眼看着明王的意思,却是还没有半点收兵的意图,叔父,你说,下一步是会打向哪里呢?”

夏侯渊愣了半晌,笑了笑说道:“哦?呵呵!说起这事我却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世间的舞台,在明王的麾下,将变得无比的广大,尽够我等武将们纵横驰骋,如此这样下去,功业远超大汉,或许今后我等的功绩就是超越前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之辈也不是不可能!当今之世,实乃我等武夫之盛世!”

夏侯渊的话,一下子惊住了曹家的两个后辈,曹休,曹真,两个只有十几岁的千里驹,思想跟着夏侯渊一起神思千里!

……

长安城,未央宫。

昔rì的皇家禁地未央宫,如今已经是颜sè大变,各处大殿的顶上,铺满了大片大片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李哲不得不启动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在各个行政中心建立供电中心,专门集中解决电力的供应问题。

现代时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目前还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家庭小规模使用已经是极为简便,对于如今的李哲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三国时空,目前本土还没有电磁学,单靠李哲时空走私的话,不管是水力发电还是现在的柴油机发电,都是问题多多。权衡利弊,反而是太阳能这种最新式的解决方式更为简便实用,毕竟李哲本身的使用,也只是放放电影,用些小功率的电器而已,至于所谓的环保,那就是额外的优惠了,目前的三国时空还不需要考虑那个问题。

集中使用大规模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作为能源中心,配以大量的电池和电池组,建立供电中心,解决一个区域内的电力耗费问题,就是李哲启动的大规模电力设备用电的解决方案。

长安是第一个试点,目前的未央宫,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辟做官署办公区,只保留了少量的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作为李哲的寝宫。在大规模修缮的情况下,其中正好借机建立这个能源中心,解决整个长安地区的用电问题。

……

身在长安,心却是包容天下。作为一个开辟型的君主,很少有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不,整个西北地区的军事问题解决了,工业经济规划的问题又搬上了rì程,不解决这个,李哲是难以真正离开的。长安的地理,决定了其将是一个长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是不行的。

考察长安周边的资源状况,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资源也不少,但可惜的是铁矿比较稀少,不是建立军事工业的最佳地点。

但是西北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棉花,河套又是华夏最优良的牧场地域,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都是最好的农业区域,在农业社会的现在,必将聚集大量人口,不建立工业区实在是浪费,权衡良久,李哲决定将此地建设成为一个纺织工业聚集地。

纺织工业,其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牲畜皮毛,而动力则主要是人力、水力甚至是蒸汽机,李哲在汝南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技术储备,在南阳郡也有种植棉花,只是因为原料不充沛导致工业生产力还没有爆发的机会,如今,关中地区,条件优良,就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纺织工业了。

三国时空的纺织大机器工业,即将登上舞台。这同时也是对草原民族进行经济羁绊政策的最佳方式,历史上,所谓的羊吃人的事情,正是发生在纺织工业和传统种植业争夺原料和劳动人口的节点上,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声和基础工业的培育时期。

于是,李哲一声令下,李哲随军的民兵们开始就地转产,成为当地基础条件建设和纺织工业建设的骨干,道路水利建筑,还有开辟农田和建设工业区。

而边疆上的张绣和夏侯渊、曹洪的驻军,却化身成为皮毛牲畜的贩货商,用内地运来的食盐、钢铁来换取草原上的皮毛牲畜,运到长安成为纺织皮革工业的基础原料,最先考虑生产的,就是李哲军军队的军服。

总之,李哲治下如今的三国时空的纺织业革命,却和现代时空不同,是从毛纺织产业最先开始的。

仿照胡人御寒的皮毛衣物,将动物皮毛处理干净,制成三国特sè的毛料军服,首先供应北上草原的骑兵部队,就是李哲对长安纺织工业的第一波任务。

为此,李哲不得不再次回到现代,弄回了大量相关资料和机械,一方面是之前技术储备的再一次改良,这一次原始的纺织机械将直接跃进到近代的工厂化生产阶段,脚踏手摇动力的纺织机器和水力纺织机器将大规模运用;另一方面是毛纺织工业的皮毛处理和加工方面的产业经验。

这其中涉及的一系列古代纺织手工业工序上的改进,例如其中清洗、脱脂、碳化、梳理和印染等一系列的工序,还有皮革处理等,由此衍生出的肥皂工业,烧碱工业等,涉及到化学工业上的革命,李哲就真的不甚了了,只能有工匠中的科学家们自己去根据资料摸索着解决。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