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科技之神 > 第54章 天生会捡漏

科技之神 第54章 天生会捡漏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4:25 来源:笔趣阁

面对院长下意识的提问,顾玩笑了。

为什么要做可以便捷重置出两套初始谐频的原子喷泉?

他很乐意回答这个惠而不费又能装逼的问题:

“因为这型铯原子钟,在首次投入商用的时候,就是要分两类用途的。一批会放在地面宇航中心,比如休斯顿的nasa总部,另一批是跟着gps卫星发射到环绕轨道上的。

根据最简单的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就会导致其时间流逝变慢。gps卫星的轨道在离地19000公里,所以环绕速度远低于第一宇宙速度,只有大约3.9公里每秒。

而地面中低纬度,比如大洋国得州的休斯顿,地球自转线速度还不到400米每秒。(赤道上能超过460米,因为那里地球旋转半径最大)

gps卫星环绕速度跟地面宇航中心跟着地球自转线速度的速度差,有3.5公里美妙左右,相当于十万分之1.17的光速。

所以,我们粗略估算,gps卫星上的时间流逝,每天大致要比地面宇航中心慢一百多微秒。

当然,这个结果只算了狭义相对论中的速度对时间的影响,还没算广义相对论下引力对时间的扭曲。这个计算过程就复杂一些,您可以看我材料上写的。

最终结论,应该是引力-时间扭曲比速度-时间扭曲略大一些,能抵消掉大部分,但还是有20~30微秒每天的误差累积量。

所以,如果不在原子钟的原子喷泉层面、就对天地两种喷泉的预设谐频进行差异微调,那么后续就要用更多麻烦的方法、增设外部机构,进行后段通讯校准了。

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地面静态铯原子钟使用了91亿9263万1770次的标准谐频。那对于卫星上那些原子钟,该把喷泉谐频降速到91亿9150万次左右,大致就能天然解决这个问题。”

(注:上面那个计算,用到广义相对论下的固有时-引力场度规关系方程,但是网站打字不支持显示那么复杂的公式,打不出来。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相关物理学专著。

其实我本来打算捡起大学物理课本自己算一遍的,后来发现毕业十几年了,做题能力下降严重,太浪费时间,就网上找了个数据。硬核书友别抬杠,原理肯定是对的,只是计算过程我没自己算。)

顾玩这番答案刚说完,丁院长就有一股“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别人没想到”的懊悔感。

就像是那些领导在自己的球队因为低级失误惜败后,忍不住想拍断大腿时那种懊悔。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丁院长当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属于睡着了都能解出来的那种熟。对丁院长而言,那就是托儿所婴童的水平。

但是,把这么简单的道理,跟原子态控制、航天的工程应用,瞬间想到结合起来,那就不容易了。

这就从托儿所婴童上升到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水平了。

丁院长大致知道顾玩算得没错,但他也不懂航天卫星工程,也不懂gps、原子钟精度,所以随口问了一句:

“这个误差量,有多重要?”

顾玩想了想,决定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这么说吧,把铷原子钟升级到铯原子钟,所提升的精度,都不到每天30微秒呢。所以,如果无视导航卫星的相对论时间误差,那就相当于把升级了一代原子钟所提升的精度,都白白浪费了,甚至更多。

具体到测距精度上,至少每天能累计几公里的定位误差吧。要是用了那种没有考虑相对论时间流逝速度误差的导航卫星,你人在玄武湖边学校里,定位结果说不定就判定你在夫子庙。”

这就很形象了,直接把在金都呆了十几年的丁院长都给逗乐了。

人在玄武湖,定位定到夫子庙,那破卫星肯定是不能用的啊。

任何微小的物理量误差,一旦乘上了“光速”之后,都会放大夸张到不容忽视。

丁院长叹息了一声,最后确认道:“那你怎么保证东海大学的人,真没想到这一点呢?那么重大的事儿,没想到,合适么?”

顾玩觉得合适。

因为历史上,地球上的美国人,第一次发射gps测试星的时候,也没想到。

原子钟的研究部门,和导航卫星的研究部门之间,缺乏全局联动的沟通。

任何看似容易的事情,在全人类第一次做的时候,都是会有很多跨圈的简单耦合,想不到的。

这是地球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当然了,后来这个问题倒也没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因为美国人发现后,后面的量产卫星就调整了,还加入了经常对时间的机制,无非复杂一点。

但是,顾玩既然能够重来一遍,这就是他捡漏的机会,把事情做得更简洁。

只是,这里面的“历史知识”部分,顾玩不能直接拿来跟定院长说。

他只能曲线迂回地烘托:“我知道,袁熊至今还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的研发还没做到这一步。而且,他只关心原子钟,不关心gps这个整体系统工程的耦合。

就算有问题,他肯定也觉得这该是明年2月份交付之后再去见招拆招的。而且,我说过,袁熊的可行性报告和立项文件,其实都是在我影响下诱导的。我知道他没想到啥。”

明年2月份,是铯原子钟交付国际合作、与卫星进行最后发射前耦合的deadline。

而gps二号测试星,要明年暑期档才会正式发射呢。那个时间点是改不了的,世界各国都看着呢。

听到这儿,丁院长都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顾玩的深思熟虑程度,让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有两把刷子。

你说他每一门课研究多深入吧,也不见得。

但就是跨圈联想、高屋建瓴的眼光贼好。

这是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的。

丁院长由衷感慨:“顾同学,我不会看错人的。你将来,不一定能有多大的一线科研专精成果,但是整合科研资源、协调系统科研工程的能力,不会差的。假以时日,说不定能成为多恩伯格或者冯布劳恩吧,后生可畏啊。”

“那您是同一利用本校的实验室资源,做‘原子喷泉’这个子项的研发了?”顾玩等的就是这一刻。

丁院长:“原则上,可以拿去会上讨论。不过那样的话,能申请下来公费,研究成果可就属于学校了。看你这架势,是想引入社会资本、委托研发?”

如果走国家经费的科研,那流程肯定很复杂。

但是,如果拉到资金来源,由投资人按市场价租用学校的仪器设备、给科研人员发研究津贴(其实就是第二份工资,和奖金),并且在合同里明确好的话。

那么,流程就要简单很多,将来成果的商业价值归属也会很清晰。

顾玩感激地说:“我有办法找到钱,甚至,可以直接想办法,从东海大学已经拿到的项目里,抠一部分预算下来因为东海大学那边,不用做‘原子喷泉’这个子项之后,本来就不应该用得掉2000万美元的预算了,他们的工作量也减少了。

不过,这个可能需要我们先占住技术论证的高点,比如论证他们目前的做法、技术路线,做出来的原子喷泉可能没法达到最优效果,这样才好给主管部门的科委以及资方一个交代。”

丁院长摇摇头:“事情不可能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而且那样的话,说到底还是风投基金赚了全部,左手倒右手,还不如让国家赚呢。

不过,技术论证的前奏,我会安排下去。你相关的论文,该公开的公开,该发表的发表,比如那个计算gps卫星运动、引力带来的时差校准问题,就发表在我们的《东方物理学报》上吧,这些想法没什么知识产权可言,公布出来之后,无非是科研竞赛,看谁能说服投资人呗。”

《东方物理学报》是中科院和中央科大合办的一个期刊,大致对标地球上的《中国物理学报》。

不过因为蓝洞星上的中央科大比地球上的南大要强不少,所以《东方物理学报》也算是国内第一的物理学期刊了,sci的影响因子大约有5以上,在国内已经非常顶级了。

国内如今影响因子过10的科学期刊不是没有,但那些往往门类更加细分,专攻于某一个细分方向。

而一级学科期刊,被短板拖后腿平均,能有5的影响因子,绝对算牛逼了。

顾玩的想法被公布之后,东海大学当然能抄。

但顾玩不怕抄,因为对方临时论证的话,时间上可能来不及。

更重要的是,丁院长提醒了他:就算时间来得及,但只要投资方有信心相信他来不及,那投资方也有借口撤掉一个子项、强行撮合,要求东海大学方面交出这一个细分子项,然后给中央科大这边做,最后双方联合研发、各自分包。

就跟开发商把工程总包出去之后,施工到一半,发现承包商没这个实力一家独吞干完,所以二三四五六包层层转包,一个道理。

只不过,私下转包是违法的,但是通过资方开会、甚至资方都觉得应该转包,流程手续完备,那就完全没问题。

“那我这就去准备论文……来得及发表在国庆之后那一刊上吗?”

“我帮你打招呼加塞,还有什么来不及的?”丁院长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禁有一分虎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