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猛卒 > 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赁

猛卒 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赁

作者:高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8 来源:笔趣阁

主事忍不住道:“殿下的方案不是不可以,我们只需要制作一种专门的刻字套,将它固定住,就完全能做到一个字一个字单独刻,但制作几千几万个完全一样大的小木方,会不会很困难?”

郭宋微微笑道:“专业人做专业事,你们觉得很难,但木匠却觉得很简单,一个手艺高明的木匠,每天可以做出几百个,一个月做出上万个。”

这个方案真的很不错,一名老工匠兴奋道:“我们还可以做一种专门的活字木雕盘,盘中有很多格子,然后每个格子放一枚活字,一盘雕版就固定住了。”

另一名工匠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道:“我们还可以筛选出一些常用字,然后专门让徒弟刻,每个字刻上一百个,专门放一盘,遇到这些常用字就不用刻了,随手拿一个备用的过来,这样也会省下很多精力。”

还有一名工匠长长叹息道:“我们很多板子都只印刷了一次,像私人委托印刷的书籍,印刷一次后,板子就束之高阁,这样的板子有成千上万套,根本就无法重新利用,完全浪费了,可如果是活字的话,这些字完全可以再利用到别的书籍中去。”

又一名工匠脑中灵光一闪,立刻道:“把这些没用的雕版全部切成单字小方块,不就都利用起来了?”

主事拳掌一击,“大家说得太对了,这样的话本钱就省下来很多。”

众工匠越说越兴奋,周围的陪同官员却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晋王的一个建议带来如此大的效果。

这时,郭宋又抛出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建议。

“我觉得这是一门很好的生意,以后把印刷的事情交给民间去做,你们就只做一件事,专门刻字,民间的印刷店来问你们买板子,不,应该说来租赁活字。”

郭宋回头对印刷工坊主事道:“再招十几个人专门负责拼板子,根据印刷店提供的手稿拼出板子给他们,印刷结束后,他们再把板子还回来。”

主事半晌道:“会有这么多客人来租赁板子吗?”

“肯定会有,以后每个州每旬都要出《州邸报》,一份邸报要印刷几百份,这种《邸报》用完一次后,板子就不用,正好适合租赁。”

这时,郭宋忽然意识到租赁活字的想法引出会爆炸性的效果,一般私人想印刷自己的小说诗文,没有几百贯钱是办不到的,主要成本就是刻板费太高,可如果变成租赁活字,那么可能几十贯钱就够了。

也不需要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雕刻匠,天下只需要一家活字租赁店,几十名刻字匠,然后在天下各州开分店,这样一来,文化传播中一个最大的拦路虎就消失了。

以后还会出现铜活字、铅活字,更加耐用,更加精细。

郭宋忽然又想到报纸,租赁活字对报纸尤其有用,报纸每天都要印刷,不可能每天都刻一副雕版,那么租赁活字来拼成活雕版,印刷报纸就成为现实了。

有了报纸,各种商业信息,各种广告,各种市井新闻,各种朝野大事,每一个百姓都能看到,自己的妻女也有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而且报纸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这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宋朝的平民社会就会提前到来。

想到这,郭宋对主事道:“以后天下就只有你们一家活字租赁店,你们可以在天下各州开分店,从此以后,天下就不再需要雕版匠了。

主事也被这个巨大的前景震惊住了,他结结巴巴道:“可是没有那么多纸啊!”

一句话提醒了郭宋,纸也是一个大问题,但只要有需求,应该很好解决。

.........

郭宋想办报纸的想法由来已久,只是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这次视察官办印刷工坊使他意识到,办报纸的想法在技术上成熟了。

所以郭宋在参事堂上提出办报的想法后,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首先官办《邸报》,大家一致同意,尤其办《州邸报》,有助于朝廷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至于成立活字租赁社,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郭宋提出允许民间办报的想法后,众人都没有明确表态,大家态度暧昧,不肯支持其实就是反对了。

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一个舆论权的掌握问题,所有的参事都是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允许民间办报会出现什么后果。

郭宋看了众人一眼,缓缓道:“民间办报是一种新事物,对新事物出现,我们不能用怀疑、甚至敌视的目光审视它,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应该允许它出现,如果有一天它危害到了政权,我们再考虑是否限制,但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应该面对它!”

郭宋态度非常鲜明且坚决,众人明白,看来报纸一定是要办了,潘辽道:“殿下,正因为是新事物,大家才比较谨慎,卑职并不反对民间报纸出现,但至少要定一些规矩,或者说划一条底线,只要不违反这条底线,我相信大家都会表现宽容。”

“潘长史觉得底线应该是什么?”

“卑职觉得底线应该有三条,第一,不得资敌;第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管是针对谁,都不能在报上公开辱骂;第三,允许讽刺、调侃,但仅限于三品以下官员,不允许攻击晋王殿下、王妃及其子女。”

杜佑道:“这里面其实很难把握的,比如我儿子欺凌百姓,报纸就会提及此事,那这不是就违反了第三条,再比如洛阳一个商人卖货,他在报纸上宣传一下,如果有心人抓住这点不放,说这个商人在洛阳如何如何,报纸违反不得资敌这条了,真的说不清楚。

其实我觉得只要把握一条底线,不得攻击晋王和王妃,其他都无所谓,如果报纸敢对我无中生有,胡说八道,对不起,我和你打官司,我赢了,你就得在报上公开给我道歉,我觉得报纸都把握一些底线的,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正如殿下刚才所言,报纸讲的都是家长里短的有趣事情,刊登诗人的新作,谁家和谁家要联姻了,或者商人花钱在报上吆喝一下,它本身是娱乐报纸,不涉及政论,我们就不要把它当做洪水猛兽,如临大敌。”

潘辽沉吟一下道:“杜司马说得有道理,那就把底线变成一条,不得攻击晋王和王妃,其他都可以宽容。”

在郭宋的极力坚持下,参事堂最终达成了一致,允许民间办报,由士部司负责管理,先放两个办报名额。

...........

西安门大街,明珠酒楼三楼的一间雅室内,张雷和李安都从各自的店铺赶来,旁边还坐着郭萍。

郭宋给他们讲述了参事堂允许民间办报的决定,张雷一脸茫然,他对报纸没有任何概念,郭萍倒无所谓,既然兄弟叫她占点份子,她出钱就是了。

倒是李安在三十年前曾经参与过《邸报》的发行,对这个行当比较熟悉,他被吓了一跳,半晌道:“朝廷真的允许民间办报?”

郭宋点点头,“这是我考虑很久的决定,今天参事堂已经谈论通过,放出两个名额。”

“师弟,你给我说明白一点,什么叫报纸?”张雷心痒难耐道。

郭宋取出一份《邸报》递给他,“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张雷接过邸报看了半晌,有点明白了,“要我们评论朝政,发布朝堂消息?”

郭宋摇摇头,”这是官报,你们的报纸是把长安有趣的事情收集起来,比如谁家的白羊生了一只黑羊羔,李员外嫁女,陪嫁三千亩地,西安门大棚今晚上演最新参军戏,张司马娶别宅妇,原配率众打上门,诸如此类,反正就是平头百姓喜欢各种街头巷尾消息,当然不是胡编乱造,你们要派人到处收集各种奇闻异事,然后把它们印刷几万份,每份五文钱,保证家家户户都要买。”

张雷小眼睛一亮,“这倒是个赚钱的好办法。”

郭萍笑道:“这种报纸不错,女人肯定喜欢,不出门就知道长安发生的各种事情了。”

李安沉思片刻道:“每天刻板很麻烦,本钱很大,还要上百个探子,还要请人撰写文章,恐怕赚不了钱,还要亏钱,更重要是会惹麻烦,你揭了人家的短,上门闹事怎么办?”

郭宋缓缓道:“我主张办报有三个意图,第一是主张读书识字,普通百姓对看书没兴趣,但对报纸肯定有兴趣,他们就会参加官府办的识字社,读完《启蒙记》、《急就篇》和《千字文》,基本上就可以读报了。

第二个意图是推广商业,你们办报的收入不光是卖报,还要刊登各种商业信息,租房、卖宅、搬家、兑钱、吃饭、开店、买卖货物等等,刊登这些消息当然要收钱,这就给商人们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第三个意图就是控制舆论,我不希望听到各种谣言满天飞,一般而言长安百姓都会接受你们的结论,至于安叔说的雕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以后你们不需要刻板,直接去租赁活字,把它拼成一副雕版。”

郭宋又对李安说了活字印刷之事,李安才恍然大悟,他顿时赞不绝口,这真是个极妙的办法,一下子把雕版的大难题解决了,拼字如果熟练了,半个时辰就可以拼完。

“但是我们还需要自己造纸!”旁边张雷一针见血道。

郭宋淡淡道:“去买下一家造纸作坊,把它产量扩大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