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猛卒 > 第八百八十七章 征询意见

猛卒 第八百八十七章 征询意见

作者:高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51:08 来源:笔趣阁

郭宋想了想问道:“字画的来历知道吗?按理,商人不可能拥有这种东西。”

“我刚才不就在问吗?你岳父也让我问问字画来历,她说是她丈夫的祖父在安史之乱时买的,当时只花了三千贯钱,是从安禄山手下一名将领手中购入。”

郭宋释然,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很多皇宫和权贵府中的珍贵藏品都流失到民间,这就对得上了。

如果是小品字画,五万贯钱稍微贵了一点,但大幅的中堂字画,五万贯钱确实不贵,何况还是虞世南和阎立本的字画,正如岳父所言,有钱也买不到。

“可以买下来吗?”郭宋问道。

郭萍笑道:“刚才柳夫人找我就是有这个意思,他们觉得我的利息太高,他们赚不到钱了,可找其他人又借不到这么多钱,柜坊最多只借一万贯,而且还要长安的房宅抵押,他们的意思就是问我想不想把字画买下来。”

“五万贯钱买下来?”

“不是,他们要五万两白银或者五千两黄金,要么六万贯钱。”

“大姐不缺钱的话,可以买下来。”

“行!既然你这样说,我就买下来。”

郭宋把自己在眉寿酒的七成份子全部给了大姐郭萍,她这两年身家雄厚,这两幅字画买下来她也不会给自己儿女,她打算送给侄儿郭锦城,也算是他给侄儿的一点心意,至于薛涛愿意借给父亲玩赏几年,她就不管了。

两人来到内堂坐下,郭宋又笑道:“君玉和羽儿的婚事进行到哪一步了?”

“该做的都做了,张家的财礼已经送来了,羽儿的嫁妆我也准备好,我们都认为,两人三年后正式成婚。”

郭萍说到这,眼睛却望着兄弟,她在等郭宋同意呢!

郭宋微微笑道:“这件事你们自己决定好了,要不然可以和王妃商量,她代表我的意见,我不参与。”

郭宋在这一点上很聪明,既然他已经交给妻子全权代表,他就不乱发表意见了,以免妻子难做人。

“说说正事吧!”

郭宋把话题转了回来,“我今天其实是有事而来。”

说完,他把十枚河西银钱放在桌上,推给了郭萍,郭萍还是第一次见到银钱,她顿时充满了兴趣。

“还真有银子做的钱啊!”

她连忙拾起钱细看,她已经能认识不少字,“这是河西银钱,它是在河西铸造的吗?”

“大姐能认字了?”郭宋惊讶地笑问道。

“你这家伙怎么瞧不起人?告诉你,我现在不仅认识一千多个字,还会写,千字文我已经学完了,现在谁想再骗我,没门了。”

郭宋也知道大姐非常聪明,记忆力惊人,只要她肯学,很快就能上手,最多一两年时间就能读写自如。

郭宋便笑着点点头,“这是以前铸造的银钱,早就停止了,不过参事堂已决定再铸造一批新的金银钱,大姐觉得会有什么问题?”

“你是在咨询我?”

郭宋点点头,“我想你本身是商人,又出身底层,应该比我更有体会。”

郭萍沉思良久道:“你一说铸造金银钱,我立刻就想到铜钱要贬值了,一般都是这样,我记得二十年前朝廷发行大钱,以一当十,米价第二天就涨了一倍,措不及防啊!”

“可这不是大钱!”

“我当然知道银钱不是大钱,但给人感觉就是铜钱不值钱了,就像你身高六尺,大家都觉得你很高,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身高七尺的人,大家就不会觉得你很高了,这就是你上次给我说的话,有了对比,就有伤害。”

郭宋明白了,其实是心里预期不一样了,有了价值更高的银钱,铜钱当然就不值钱了,物价自然会上涨。

“那大姐觉得可以避免这种涨价吗?”

“很简单啊!柴米油盐酱醋茶,加上衣食住行,只要官府把这些基本品的价格控制住,别的东西就算涨上天都没有多少人关心。”

“原来如此,我受教了,还有一个问题,假如眉寿酒铺遇到有人付假银钱买酒怎么办?”

郭萍笑道:“你不用担心,我们酒铺天天和钱打交道,还没有收过一次假钱,我们的伙计和掌柜都练出来了,假钱一入手就知道,手感不同,至于银钱,一般平头小民收到银钱都会仔仔细细辨认,把它的祖宗三代都认出来,没有把握,不收就是了,假钱往往出现在大交易中,因为量太大,来不及辨认,你们只要把这一头想办法堵住,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

在回去的路上,郭宋十分感慨,很多事情他们都没有想到,但大姐却想到了,看来还是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广泛征求民间的意见。

郭宋回到官衙,便立刻把潘辽、杜佑和张谦逸三人找来,他们三人组建一个临时团队,全面负责这次金银钱的铸造发行。

三人坐下,郭宋便把郭萍控制物价的建议告诉了三人。

潘辽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及时,金银钱发行的量并不大,而且很大一部分会被实力雄厚的商家收藏,真正流入市场的不多,对物价的冲击也不大,但它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导致物价飞涨。

卑职建议双管齐下,第一,尽量低调发行,同时控制舆论,不能让金银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第二,降低粮价,一方面我们要低价出售官粮,另一方面要宣传粮食大丰收,同时宣传我们在河北缴获了大量粮食,让普通百姓觉得粮食要降价,只要粮价一降,其他什么都涨不起来。”

张谦逸也笑道:“不光粮食,还有其他几方面也可以考虑,比如宣传一下,明年的官租房房租会降,到时候每月真的降十文、二十文不是不可以,只要官租房租金不涨,别的房租也涨不起来。

然后是幽州仓库那二十万匹老粗布,反正放的时间太长,品质也不好,索性就在长安市场上低价抛售,至于行,可以从河西调一万匹老马过来拉车,这样,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都有对策,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了。”

杜佑也接口笑道:“昨晚我想了想,其实今年问题不大,大家都喜欢金银,比如杜家,只要一发行,杜家肯定会买几万贯钱的金银钱,取代之前的铜钱储存,别的家族也差不多,我怀疑市场上根本就见不到金银钱。

而且我们拿到这三百万贯铜钱,是用来造船和买骆驼,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在市场上流通,我的意思的是,我们各种方案都准备好,但不一定非要实施,只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就行了。”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三人不愧是经验丰富,头脑睿智的老臣,各自发表意见,把郭宋担忧的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

.........

五天后,潘辽把装着百枚金银样本的盒子放在郭宋桌上,同时带来一枚铜制的砝码。

“这是太学博士李维瑾铸造的一批金银钱,各造了五十枚,银钱是银九铜一,金钱也是一样,不是纯金和纯银,我们依旧使用开元通宝的模子,不做任何更改,从材质上就能清晰地分辨它和铜钱的不同,殿下请过目。”

郭宋从盒子里取出一枚细看,是一枚银光闪闪的开元通宝,手感明显比铜钱偏重,毕竟是新钱,没有经过千千万万人手打磨,还略显粗糙。

“每一枚的重量都一样吗?”郭宋问道。

“基本上完全一样,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郭宋又取出一枚金钱观赏,金光灿灿,格外诱惑。

“殿下,这些金银钱都含有铜,虽然一两白银可以铸造十一枚银钱,黄金也是一样,但考虑到铸造成本,所以我们决定依旧是十枚银钱兑换一两白银,十枚金钱兑换一两黄金。”

“这个问题不大,不用想得太多。”

郭宋又桌上取过铜砝码细看,砝码呈正方形,四个角都打磨圆了,中间有一个孔便于穿绳,做得非常精致。

郭宋从抽屉里取出一架精致的小铜天平,他将铜砝码放在秤盘上,又将二十枚银钱放在砝码另一边,果然平衡了。

郭宋兴奋道:“有没有试验过,制作一枚银六铜四的假银钱掺入其中?”

“回禀殿下,我们正在制作十枚假的金银钱,很快就会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