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带着青山穿越 > 第二十四章 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以前,逍遥子年少,哪怕久居仙山,对这句话道家大贤庄子的话,也只是模糊认识,总是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

成年以后,他学有所成,下了大青山,因为在仙人座下修习的缘故,一入江湖,就备受追捧,声名显赫。

连自小长大的李府,自己的渣爹二娘,都巴着自己,求着他回去,提携自己的几个兄弟。

哪怕有不断上门挑战的年轻俊彦、前辈宿老,也在逍遥子手里,走不过十个回合。

即使那次,他亲上少林寺,借阅《洗髓经》时,与寺中潜藏的守经人动手,也没有感到任何吃力。

只是,那个和尚是唯一一个,逍遥子出道以来,在他手下走过二十招的人。

他在那一瞬间,蓦然回忆起,一次在山中与李天生谈话的场景:

当时,李天生心情正好。

云雾大阵的规则被更改,三个出身少林寺的和尚,顶着光明,照亮众多被阻在云雾大阵外的武林高手心底的黑暗。

这是希望之光。

三个和尚是规则变更后,第一批进入大青山的武林中人。

逍遥子曾在武道碑林,与其偶遇,双方曾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交流:

大和尚:施主既然在仙人座下侍奉,何不向仙人建议,大开方便之门,教化众生。山外的施主能千里迢迢而来,自然都是心诚之人,引他们入这仙山求道,造福天下,岂不是功德一件。

逍遥子:和尚,道不可轻传,山外考验,是择优而录,再经由他们,传道天下,世人良莠不齐,心性不一,若都一拥而入仙山,且不说会打扰上仙,扰了仙山清净,便是这偌大的仙山,恐怕都会盛不下。

再则,佛家不是讲究众生平等,讲究普度众生吗?怎么不见少林寺大开方便之门,将藏书阁里的武学典籍公之于众,教化世人。

你等可真正领悟佛祖之言,还是道貌岸然的假和尚?

话不投机半句多。

道不同不相为谋。

谈话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双方不欢而散。

少林和尚心虚地进了碑林,逍遥子趾高气昂地回了竹院。

将这事情当成一个乐子讲了出来。

他看到仙人微微一笑,开口说出一段话:“少林寺的《洗髓经》不错,你可以看看。

那群和尚喜欢藏拙,最厉害的人,一般隐藏的最深,有机会,你可以去藏经阁瞧一瞧,那里有有趣的人,也有老林最坚固的防御。”

击败守经人的逍遥子想起当初的经历,觉得李天生说的果然没错,这群和尚就是喜欢藏拙。

恐怕是想要扮猪吃虎地坑人。

后来,一个叫遮天楼的组织横空出世,短短三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江湖武林的半壁江山。

行事毒辣,动辄灭人满门,令江湖中人闻风丧胆。

能止小儿啼哭。

令江湖大派谈之色变,连被尊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都毫无办法。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在遮天楼强压下,能够顶住的人,有一半都自大青山待过三个月,学到了至少一门绝技。

于是,便有江湖同道寻找到逍遥子,请求其出手,对付遮天楼。

前期无比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即使再厉害的邪道高手,都在逍遥子面前折戟沉沙。

但慕容龙城的出现,让逍遥子感觉到了压力。

双方半年斗了五六场,从邪不压正,到势均力敌,再到魔高一丈。

逍遥子尽管下山的三年也有所收获,但他修道家功夫,讲究厚积薄发,绵绵无尽,前期的速度不及更加剑走偏锋的魔道。

因此,最后只能以闭关为名,避而不战,远走大青山。

就是想要求上仙指点迷津。

于是,在其回归仙山三个月后,李天生终于给他提了个办法,交给他两碗不老泉水和一枚叫做玉玲珑的宝物。

前者,逍遥子不是没喝过,但之前对他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因此,在李天生送给他此物的时候,逍遥子先是一愣神,旋即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没说出什么。

最后,逍遥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喝了一口泉水,一股清凉直入肺腑,这种感觉逍遥子以前也曾感受过,但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感受。

仿佛是酷暑日啃了一口寒冰,舒服地要死,透心凉,心飞扬。

对《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修炼,更是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而那枚玉玲珑之于不老功的增幅,也是远远超出逍遥子的预料。

故而,数月的时间,就在逍遥子不知不觉中,悄然度过。

等其武功更进一步,再上一层台阶,跨入传说中的先天真元境界时,才猛然惊觉,数月时光就这样匆匆溜走。

怪不得别人都说,专心做事的时候,人全身心投入,会感觉时间过的很快。

……

功力大进的逍遥子辞别李天生,带着徒弟离开大青山,不同于原著中逍遥派作为隐世门派存在。

因为有慕容龙城的刺激,加上逍遥子年过而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远不如年老的淡漠名利。

因此,他这次出山,就是要选定山门,开宗立派,招收徒弟,培植势力,与慕容龙城好好斗上一斗。

同时,在李天生的建议下,将逍遥派发扬光大。

却是因为逍遥子的成就越高,名气越大,作为其引路人和教授者的李天生,才能截取更多的气运。

就犹如道家三清和鸿钧老祖的关系,三清越是出息,鸿钧老祖收获的气运才会更多。

同样道理,这方世界的人,在李天生的教导下越是出息,作为回报,李天生才越能截取更多的气运。

因为出息的人越多,这方世界才越容易进化,其与李天生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李天生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才会选择一些有天赋的人,给予他们机缘或者指点。

至于其他差一点的人,则有他们进行再教导。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形成良性链条。

因此,当得知逍遥子再次离山时,李天生非常欣慰,并以“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激励逍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