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带着青山穿越 > 第二十五章 千里寻医故交会

带着青山穿越 第二十五章 千里寻医故交会

作者:漆黑血海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3:30 来源:笔趣阁

太湖,大青山

李天生动筷,将一块看起来,香辣可口的笋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似是感应到什么,忽然一笑,“聪明果决,甚好!孺子可教!”

事实正如杨康所料。

虽是短暂的相处,但杨康将两人之间的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既不刻意献媚,又不刻意亲近,加上几杯香茗,寥寥数语的交谈,反倒让人觉得舒服自在。

对于这点,李天生十分喜欢,也乐意赠其一份机缘,

与此同时,数日前,无锡

当初一路追捕杨康与穆念慈的官兵,历经千辛万苦,拖着精疲力尽、饥寒交迫的身体,回返后,整个官场和关注此事的江湖中人,都惊愕异常。

顿时掀起一阵议论热潮。

“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据说,有人杀了无锡知府,官府派人前去追剿,结果不仅没抓着,反而丢了大脸,死了好几百号人,惨喽!”

“哼!那个大贪官,不是啥好人,死了最好,那位侠客能成功逃脱,真是谢天谢地。”

“嘘!小声点儿,你不要命了!”

“不知是那位江湖侠客经过,竟有胆子潜入官府,宰了那狗官,倒是令人敬佩。”

“拔手中刀剑,除不平之事,本就是江湖儿女应有之义,若是有幸结识那位侠士,我一定与其一起携手闯江湖,杀尽天下狗官!”

……

毕竟,当初可是许多人看到,下湖乘舟出动的官兵,足有千人,连官船都有十几艘。

结果,回来时,不仅人人都跟逃荒似的,手脚浮肿,不成人样,而且还都大病一场。

更引人注目,震惊非常的是,活着归来的人,竟然只有三十余人,其余的人,尽皆丧生在太湖之中。

如此大案,无疑让整个无锡官场,都掀起一场大地震。

最后,这件惊天大案,更是惊动上官,通过开封府尹,直达圣听。

庙堂之中,关系错综复杂,早在龙椅上那位得知消息前,朝中文武百官就已经纷纷出手,抹平事端,做好了扫尾工作。

连杨康当初斩杀的那位大贪官,经过一番暗箱操作后,都被洗白成一个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大清官。

其贪墨的数万两真金白银,不翼而飞,其归处,自是不言而喻。

故而,在当今天子当场大发雷霆之怒时,除了与韩胄同时期的老臣,老神在在外,其余半数以上的臣公,纷纷谏言,要求严惩杨康等一干人等,更要求将出手伤及官兵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启奏圣上,那群江湖野人,不懂礼数,仗着有几分蛮力,行事全凭个人好恶,滥杀朝廷命官,置我大宋法度如无物。

如今更是猖狂至极,公然挑衅朝廷,阻碍官府执法,若不加以控制,杀一儆百,恐怕会助长那帮江湖匪徒的嚣张气焰,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臣认为,王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湖中人亦属于我南宋百姓,却游离于法度之外,屡屡犯禁,无锡知府,高风亮节,却惨遭杀害,数百名无辜官兵,惨遭毒手。

若是不加以严惩,杀鸡儆猴,以儆效尤,恐会人人效仿,届时怕会朝堂不稳,国本动摇,还请圣上早下定论。”

“启奏圣上,臣听闻那出手之人,乃是昔日于开禧北伐战争中,颇有功劳的李天生,在江湖中素有仙君之名,向来倨傲,自持功高,不将大宋官吏放在眼中,更是屡犯朝廷禁忌。

若是将其捉拿归案,杀之以慑江湖,必能令那群无法无天之徒,心有忌惮,遵规守纪,彰圣之威。”

“臣附议!”

“臣附议!”

……

“够了!都给朕闭嘴!”

宋宁宗从未像今日般,觉得朝堂上的群臣,是如此的不顺眼,声音是如此的不入耳。

手掌用力,重重地拍在龙椅的把手上,一股破天盖地的压力,顿时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朝堂,似一柄巨锤,重重地敲在百官心中。

这位步入老迈之年的帝王,自当年的北伐战争胜利后,脾气就相对温和,甚少有雷霆之怒的时候,近年来,更是一贯的慈爱。

对于底下人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故作不知。

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怒火,却让众多知天命的老臣,回忆起北伐战争期间,完颜洪烈来访的一幕。

当初这位大家一雄起,可真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帝王一怒,浮尸千里,人头滚滚”,所有与大金勾结的官员被杀的大半。

血腥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陛下恕罪!”

“陛下恕罪!”

……

看着底下人战战兢兢的模样,宋宁宗心底的怒火没有半点熄灭的意思,当初被那混蛋支配的恐惧,再次爬上心头。

那个过去,每年七月十五,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自己寝殿的身影,探囊取物能随时取得他性命的混蛋。

那种无法言喻、日夜难眠的恐惧,没想到,临到老,还要再经历一回?

如今有选择的权利,他当然会说不。

“这群酒囊饭袋,一个个当朕是傻子不成,平日贪污也就罢了,朕年纪老了,也想多行仁政,少造杀孽,准备将这烂摊子,丢给新皇。

有道是老子身后事,儿子服其劳,没想到,将敢将朕当枪使,看来是多年修身养性,养肥了这群狗奴才。”

宋宁宗霍然一拍龙椅,令满朝文武心头一凛,尤其是方才带头谏言的大臣,更是心头惴惴,一股浓重的低气压弥漫朝堂,旋即,一声平静到不含一丝波动,蓦然响起。

跟随其多年的老臣,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妄动,努力减弱自身的存在。

他们知晓,这是官家真正怒到极致的前兆,犹如暴风雨来临前,总是异常宁静,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择人而噬的狂风暴雨。

“你们莫不以为朕老眼昏花,老糊涂了不成?”

“还是觉得朕提不动刀了,不敢动手杀了你们?”

“微臣不敢,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息怒!”

……

“户部尚书!”

“臣在!”

“朕命你协同三司,办理此案,贪污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查办,赐你先斩后奏之权,可莫要让朕失望。”

能混到朝堂之列的官员,至少也是五品,在这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宋朝,更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

宋宁宗直接将此案定义为贪污案,对百余官兵的丧命绝口不提,便表明了其此时的态度。

其中传达的信息,早就被他们琢磨了千百回。

散朝后,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闭门谢客,暗自筹谋;有的心中焦躁,火急火燎……

皆纷纷设法,与此事撇清关系。

唯恐被牵连,落得“家破人亡故,妻离子散尽”的下场。

很快,关于此案的来龙去脉,便被查的清清楚楚。

当官的老爷们,人人自危,提心吊胆。

一时整个大宋官场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血雨腥风。

整个庙堂、江湖,也很快挖情了此事的内幕,皆纷纷从心感叹:

“事隔经年人未出,沧桑变幻徒传说。

天下皆道今非昨,青山依旧拜仙君。”

……

花有两朵,各表一枝。

朝霞初升紫气生,日暮西陲纳彩盈。

日月轮转一季数,终是别离有曲终。

自杨康和穆念慈到大青山后,终日勤学苦练,既有李天生这个大高手“无意间”的从旁指点,只言片语,便令两人受益无穷,又与其同桌而食,灵气之物入体。

间或,饮食普斯曲蛇熬制的蛇羹,内外相交,天地人和之下,其武功突飞猛进,

这期间,李天生曾出山一趟儿,探听消息,当得知宋宁宗的做法后,神色莫名,虽瞬间恢复,古波不惊,但其心湖还是泛起丝丝涟漪。

“若是早有觉悟,这大宋……可惜!可惜!”喃喃自语过后,李天生重返青山,隐居不出,再次回归往昔的悠闲岁月。

可惜,来之不易的宁静,终究还是被打破。

就在三人,闲坐青山里,修炼不知岁月长,的三个月后,两个意外的访客,突如其来,打断了他们此时的幽静:

李天生端坐在庭院外的竹林中,溪潭旁,矮小的茶几上,放着简单的茶壶与杯盏。

杨康和穆念慈各自在不远处,练功习武,一个高来高去走轻功,一个手脚齐动炼招式,各行其是,和谐共处。

嘎~~!

两声巨大的雕鸣声,突兀地响起,音量极低,尚在远处。

李天生耳朵微动,望着一处方向,凝视片刻,但见苍蓝天际上,朵朵白云间,两只白色的大雕呼煽着翅膀,渐行渐近,很快就行至大青山外。

手指轻点茶几,遮掩整座山的云雾大阵,蓦然一分为二,中间留出一道可容其通过的缝隙。

两只白雕就这样如利剑般,直挺挺地插将进来,落在李天生等人眼前。

“郭大哥!”

“康弟!”

郭靖小心翼翼地将黄蓉搀扶下来,打眼而望,瞧见一脸惊讶望着自己的杨康,也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