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108章 风雪征程

明末屠夫 第108章 风雪征程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进了大帐见着大当家之后,**才慢慢反应过来,刚才自己感觉的那股肃杀之意,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永州和韶州。因为大当家对他说了,虎山军在本月之内,就要出兵攻打永州府和韶州府,并尽量争取在过年前拿下这两府。这让**有点跟不上思路,不是才从苗疆回来么,怎么又要出去打仗了?

不过,因为追随杨炯时间长了,一贯莫名的信心,让**沉住了气,没有出言询问出兵缘由,只是问道,“大当家,这次是不是让第一营杀出去?我想带兵去打仗!”

杨炯目露赞许之色,点了点头,“嗯,你有这个心,很好!不过,我找你来,一半是商量出兵的事,另一半是想好好了解一下,目前咱们虎山军的整训情况?”

在虎山军进剿苗疆期间,**留守了,而且被赋予了节制诸营的权力,所以对目前虎山军的情况比较熟悉。

**在心里梳理了一番后,才认真回道,“大当家,目前咱们六个营头,再加一个亲兵千人队,基本上都编齐了。进剿苗疆期间,按大当家的意思,郭重和三娃,分别带第二营,第三营,在衡山县和耒阳县驻防。前段时间,属下去看过,训练抓得还比较紧……”

“……驻防衡州大营的,有第一,第四,第五,第六,共计四个营,外加重炮营和亲兵千人队。大当家没回来这段时间,都是各营第一千人队的千夫长在具体负责,我督促着一起训练。”

“……现在,整个虎山军,加重炮营共七个营头一个亲兵队,有三万两千余人,长枪兵,刀盾兵,这两个都满员了,就是火枪兵,好些百人队是有兵没枪。平日里,就拿着根木棍在练装弹射击的动作,还不堪用。重炮营,也就几门虎蹲炮,架子大,里子小。”

听到这里,杨炯问道,“照你看,小王铁匠,多长时间能把鸟铳给配齐?”

**想了想,慎重回道,“估计还得好几个月。不过,小的看,倒是不能怪小王大使,我看他都是呆在蒸水边的兵器局里,没日没夜捣鼓,只是有技艺的匠人还是太少。”

杨炯没再吭声,示意**继续往下说。

“……在小的看来,如今咱们虎山军,对付一般的官军,全然不惧。咱们人不少,百夫长以上的,都打过仗,见过血的,一般不会轻易就散了的。但要说咱们多厉害,倒是也不见得。毕竟,好多百人人,千人队,基本都是进了衡州城之后,才招进来的,训练时间太短,也没真正见过战阵……”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杨炯在心里感慨,**虽然说得不太好听,但大部分说得还是真话。根据前世的经验,一支军队,要想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待遇,训练,鲜血,缺一不可。嘿嘿,没真正打过仗的部队,根本就没资格说自己有战斗力。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同样,有没有战斗力,得打过才知道。

这更是坚定了杨炯拿下永州、韶州两府的决心。

……

跟一众营指挥使商讨过后,杨炯召回了郭重、三娃等人,召集了千夫长以上人员,进行了军议。

听说要出兵永州韶州,大伙反应不一。有憧憬的,有犹豫的,也有一脸忧心的。杨炯坐着那张铺着虎皮的座椅,听着大伙议论,不吭声。

大伙相互商量讨论了一会,最早跟着杨炯干的一众老兄弟们,开始有人想站起来说话。

到这时,杨炯却突然伸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大伙便迅速安静下来,眼巴巴看向杨炯。

“出兵打下永州、韶州,势在必行,这个不需要军议。军议的内容,就两条:怎么打?谁去打?营指挥使带头,千夫长以上的,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古往今来,说话顺序的先后,往往就代表话语权的大小。于是,**第一时间抢着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当家,进剿苗疆,你没带上我,这次,可不能再没有我!至于怎么打,小的倒是觉得,咱们多带点人过去,以多欺少,只要不自乱阵脚,是不会输的!”

杨炯耐心听着,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待**说完,胡素紧接着站了起来,“大当家,永州,韶州,自洪武年间,就置府了,想必都是坚城。攻打坚城,要么人多拿人命填,要么把人从城里骗出来野战,还有,如果有火炮,就用火炮轰,也能把城墙给毁了。小的看,不管哪个营头出战,都少不了带上重炮营。”

杨炯依旧没说话,心里却笑了:就你那几门朝天打,往下砸的虎蹲炮,得何年何月才能把城墙给砸塌?

**说完,郭重又接上,一个个都抢着说话,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下边七嘴八舌,热热闹闹,杨炯心里一片清明。这是没办法是事,还有三个营头的营指挥使没有任命,对于绝大多数千夫长,杨炯也只能说是勉强熟悉,根本就谈不上知人善用,当时在任命的时候,完全就是论资排辈。越早加入虎山军,官就当得越大。

之所以让他们多说话,就是分析判断每个人的心性。治军统兵,除去极少数有临阵对敌天分的,绝大多数都是靠所谓的领导力。往往心思缜密,性格坚强的,更适合驾驭人控制人,也就是比较好的统兵官人选。

军议在热闹地继续,杨炯却在心里勾画着营指挥使的人选,以及出征的营头。

……

冬日里,雪花飘落,寒风呼啸。

虎山军,大阵森严,旌旗猎猎。

杨炯身着甲衣,背着两柄大斧,手持重剑,骑着黑风,一边巡阵,一边训话,“……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咱们虎山军要有前途,就必须有更多的地盘!兄弟们,想给自己谋前程,就必须勇敢地拿起刀枪,去厮杀,去搏命!”

“……从虎头山扯旗开始,咱们就是靠不怕死,敢打仗,才有的今天!”

杨炯摘下头盔,纵声大呼,“兄弟们,告诉我,此次出征永州韶州,大伙怕不怕?”

大阵中立即涌出滚滚声浪,“不怕!不怕!不怕!”

杨炯不再说话,重剑斜指,大吼,“出!”

以百人队为单位,一队队人马逐渐从衡州大营的校场涌出,向西南方开进。

此次出征,杨炯带了三个步军营,重炮营,亲兵队,加上征发的民壮,共计两万余人。步军营里,除**外,另外两个是新提拔的营指挥使,都是虎头山时期的老兄弟。一个叫王威,老实木讷,不爱说话。另一个叫李文贵,原来是一个青皮流氓,脾气冲,性子急,常常一言不合就敢大打出手,后来犯事流落到虎头山的,也是杨炯最早接手的那批兄弟。

这次两人之所以被提拔,主要是考虑两人最为根红苗正,可以一定程度稀释原来衡州卫系统在虎山军中的影响。

杨炯的打算是,哪怕以后朝廷真给了一个衡州卫指挥使的名头,那衡州卫也得是自己的,而不是原来那个传袭了两百多年的衡州卫。

前军由**带的第一营担任,杨炯就带着亲兵队和民壮作为中军。风雪渐渐加大,地上的积雪越来越厚,长长的队伍在白皑皑的旷野中显得格外突兀。这个时节,老百姓都猫在家里抵御风寒,路上和原野上,都完全看不到人。

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不仅风雪打在脸上难受,而且走路也是深一脚浅一脚。大伙都不怎么说话,省着力气赶路,只知道埋着脑袋,跟着队伍走。和大伙一样,杨炯牵着黑风,也是一言不发,只有当传令的亲兵过来回复命令时,才会简单蹦出几句话来。

这狗日的天气!杨炯心里很窝火,对湖广的湿冷更是无语。在杨炯看来,夏天湿热,冬天湿冷,简直是一个无解的存在。

在这样的天气里行军,的确为难了大伙。前几日,何举人还隐晦提醒过,“将军,老夫观天象,近期应是风雪交加,连绵数日哩!”说完,欲言又止,估计是还有很多不好听的话,怕不吉利才没说。

其实,杨炯也犹豫过。天寒地冻的,谁愿意出来遭罪,这不是没办法么?风雪,对虎山军不利,但对永州府更不利。

虎山军基本上是集中驻防的,一声令下,就可以集结出征。但永州府,即便得知虎山军要去攻打他们,在这种天气下,想把人给集结起来,估计更难。相较之下,风雪对于虎山军,遭的罪会多些,但流的血可能会少些。

晌午时分,杨炯也没有下令埋锅做饭,只是找了个避风的山谷,让大伙短短歇息了一会,吃些干粮,又继续上路。

在杨炯看来,长途行军,靠得是毅力和能吃苦。这种天气,越是走走停停,越是痛苦不堪。而且这种湿冷的天,一旦停下,很容易寒气入侵生病的。

于是,一支长长的队伍,静默坚定地踏上了风雪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