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三十五章 走出大山(5)

明末屠夫 第三十五章 走出大山(5)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闫知县的师爷认识何举人,去年底还去何家冲喝了一顿喜酒。当时,师爷还感慨,何家冲虽然地处偏远,但背靠虎头山,前有开阔水田,可谓有虎气扶持,有水米滋养,难怪何家三代皆有功名。一祖、二命、三阴德、四风水、五读书。古人的话确实有道理。

师爷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县城的街道上又碰到何举人了。一问,才知道何举人举家搬到县城里安家了,正在忙着购置家具。

一方是有功名的举人,一方是县太爷身边的幕僚,双方都是有心结交,便相邀着在一家酒馆里好好喝一顿酒。酒席中闲聊,师爷有心显摆自己的能耐,便把知县大人即将进剿何家冲的消息透露给何举人了。

“阳成兄,你这一来县城好呀!幸亏来了!不然,过些日子,搞不好何家冲会遭大罪哩!你今儿不来,我正就要差人去给你送信哩!”师爷说的甚是热切,一副尖嘴里喷着热气。

“难得二老爷如此牵挂,小弟我甚是感激!来,小弟我先干为敬!”何举人毫不含糊举起酒杯,心里却在骂娘。尼玛,记得才怪,幸亏老子心明手快,不然还真的有个大亏吃。

两人真聊得热闹,突然间,街道上一阵喧哗,有人大喊,“来土匪了!来土匪了!”

两人面面相觑。

……

下午时分,杨炯就带着队伍抵达了衡山城外。一路上,大伙都很兴奋,很多弟兄还是第一次走出虎头山。队伍很整齐,严格按照两路纵队行军,队伍的中间部位是家眷们。惠姑和胡素的家属二丫,一左一右扶着杨西施。

在杨炯看来,行进的队伍实在有些怪异。除了统一制式的兵器和队伍前后部分整齐的队形,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武装集团,其他的,和一群农民没有两样。五花八门的衣服,而且还破破烂烂,中间的眷属们更是充满着生活气息。有些眷属背着包袱,有些抱着或牵着小孩,有的甚至牵一个还抱一个,充满着叫嚷和对小孩的责骂。不像一支即将打仗的军队,甚至不像土匪,更像是一伙逃难的流民。

城门已经问讯关闭了。不过,这对杨炯的情绪毫无影响。根本就没想过偷城,要攻城就堂堂正正地攻城,让血水来决定城池的归属最是正义合法。

杨炯带着亲兵在靠近城墙百把米的地方察看城防。城墙也就一丈来高,上面一片惊慌失措的样子,县里的衙役在驱赶着民壮上城。

“都给我快点。要是让土匪破了城,一家老口性命可是不保。”

“他娘的,磨磨唧唧的,给老子利索点!”

“快,快,快,土匪就要来攻打了……”

杨炯在察看城防情况,此刻,闫知县也在当班衙役的陪同下上了城楼。闫知县在下边人面前貌似还稳得住,一贯的螃蟹步依旧不急不躁,但心里却是又气又悔。本来,前些日子知府相召,已经定下了进剿虎头山的决心。只是府里拨来的钱粮是分成好几拨送来,闫知县便不想急着召集民壮,想着省些钱粮,毕竟潇湘楼的梅姑还在等着他哩!

可就这么一两天的时间差,如今却是陷入了极度的被动。闫知县心里很是窝火。昨天,全部的钱粮都到位了,五千两白银,一千石大米,知府大人算得上是大手笔了。闫知县准备今天就征召县城附近的农户,正准备发令牌时,却见衙役惊慌失措跑进了大堂。

到了城楼上,闫知县一眼就看到了杨炯。杨炯穿着盔甲,背着斧头,带着宽檐帽,身挎长剑,也朝着城楼察看。

“好个贼子,竟敢这般靠近城楼。有谁给他个教训?本官重重有赏!”闫知县愤然喊道。

身边的人都没吭声。一百米开外射中一个人,这不是一般的民壮或衙役可以做得到的。能有这个本事,那还不如去投边军,也好博个前程。

见众人没有反应,闫知县只得按下愤然,继续观察眼前的这伙匪贼。除了留下长枪兵、刀盾手、弓箭手各一个总旗进行警戒外,杨炯让其他人赶紧去附近砍树,搬石头,争取在入夜前把营垒立起来。眷属们也被组织起来了,正在埋锅做饭,袅袅炊烟已经升起。

看了一会,闫知县放点心了。这伙贼子,人数不多,也就几百人,而且,还带着家眷小孩,怎么看,也不像是穷凶极恶之徒。对嘛,哪有带着老婆孩子打仗的。估计这也就是一伙被小股匪贼胁裹煽动的流民,而且,数量也就那么一丢丢,没啥可怕的。嗯,或许可以晓以大义,让这些流民迷途知返,闫知县想着。不过太远了,即使喊话估计也是听不到,只得怏怏放下这个念头。

杨炯看过城防后,心里也是踏实一些。很明显,从紧急驱赶到城墙上的民壮来看,闫知县还没有征召人马,更是没有想到虎头山会主动前来攻打县城。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击无备,胜算会增加一些。

更何况,城墙上没有什么厉害的军械,没有大炮也没有强弩,有的只是一般的檑木滚石,估计到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沸水之类的。这个缺陷,对缺乏甲胄护身的虎山军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

入夜,待吃过晚饭,杨炯把小旗官以上的骨干都叫到一起交代攻城的事情。虽然行军了大半天,接着又是立营垒,大伙都是非常疲惫,但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兴奋。在之前,杨炯或许不能理解。但今天察看城防的时候,亲兵小旗官郭重的一句话让杨炯有些明悟。

“啧啧,大当家,这就是县城呀。还是第一次见到,要是打下来,以后住在里面,就是少活几年也愿意咧。”

杨炯当时没有接话,但心里却是记住了。穷乡僻壤的年轻后生,天生对外部的世界充满幻想,有时甚至把美好生活就等同于住到城里。这就好像后世里,农村出来的孩子,总是拼命赚钱攒钱想在城里买房安家一样。这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的追求。

大伙目光热烈急切地看着杨炯,全然没有杨炯之前预想的可能的恐惧、害怕、怯懦等不良情绪。

杨炯也不嗦,把之前在心里已经定下的想法径直指派下去。

“明天五更起床造饭,大伙收拾好兵器,特别是把刀磨快点。”

“长枪兵甲、乙两个总旗,起床就去砍树制造云梯。限一个时辰内完成二十架,要结实。饭回来再吃。”

“刀盾手负责主攻。一个总旗分配五架云梯。”

“弓箭手两个总旗在城墙前六十步左右列阵,主要任务是掩护刀盾手上墙。”

“长枪兵甲乙两个总旗造完云梯后,负责营垒警戒防护,主要是保护好家眷小孩。”

“长枪兵丙丁两个总旗随队出战,任务是警戒偷袭,和紧急情况下当作预备队。”

“我带亲兵三个小旗,负责督战,遇有战机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刚才,我讲的,大伙明白没有?”

大伙摇头表示明白。虽然里面有些话听不明白,但连猜带蒙意思是懂的。

杨炯让一个个总旗官对自己负责的任务进行陈述,确保作战决心至少能落实到总旗这个层级。情况还好,十个总旗官算是磕磕碰碰说清楚了。

杨炯这才放心,想了想,继续说道,“明天一战,关系到虎头山的生死存亡。我们是带着家眷小孩来攻打县城的。胜了,明天晚上在县城做晚饭吃,睡得是县城里的大房子。败了,不仅我们性命难保,家眷小孩也跟着遭殃。”

说到这,杨炯停了下来,看了看大伙的神情。一个个神情都是凝重起来。被大当家煽动来攻打县城,大伙更多是想着过得更好,对可能的失败,以及直接的现实危险,并没有想着太多。现在大当家却直指这个问题,让大伙心里一紧。

见大伙重视起来,杨炯抛出了真正想说的话,“所以,我们明天必须把县城打下来。估计这会,消息已经传到府城去了,估计最早明天下午,最迟后天上午,府城的援军,就会赶来增援。甚至周边的豪强士绅,见我们人数不多,说不定也跑过来显摆一番。”

“因此,我们必须一个上午把城攻下来。打法也简单,就是集中攻打正门,城门两边各十架云梯,一鼓作气杀上去。”

“没有多说的。真打起来,行的是军法。进有赏,第一个攻上去的小旗,每个人都升一级。退有罚,没有命令敢擅自撤退的,一律击杀。”

“明天攻城,必然会有兄弟们送命。但是,我不希望有兄弟们死于军法。死于军法,无任何抚恤,家眷也会被赶出虎头山。死在战场上的,按我们的老规矩办,断然不会让妻儿老小受委屈。”

杨炯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比较残酷,但是,没办法!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和真理。没有残酷的军法,必然不会有坚强的队伍,就打不了大仗硬仗。只有真正把队伍带坚强,未来才会有更多的胜利和生机。否则,一时心慈手软,带给整个队伍的必将是失败的深渊,到时,谁都没个好下场。

再说,既然决定走出大山,纵横天下,那就得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