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屠夫 > 第二十七章 堂堂正正

明末屠夫 第二十七章 堂堂正正

作者:兮非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40:28 来源:笔趣阁

虽然感念芝娘专程赶来通报消息,但杨炯并不看重这个消息的价值。

官军剿匪,天经地义。就是前世,自己不也多次反恐维稳么?偶尔无聊遐想时,杨炯还替官府捉急。尼玛,老子都把衡山县的地主老财抢了个遍,你们作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言人,咋还不出来管管?还要不要官府的权威了?还有没有阶级觉悟了?还讲不讲政治了?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杨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躲避,或者逃避。一开始定下发饷的规矩,不仅仅是维系队伍士气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风格的昭示。从屠夫,到护院,为了杨西施,杨炯不得不委曲求全,低声下气。但是,这并不是杨炯的风格。大丈夫立身处世,不说横行天下,至少也要恣意挥洒吧!所以,当初落草为寇时,潜意识就告诉杨炯,虽然风险高了,但从此自由了,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活了!

闫知县要剿匪安民,那就来吧!

秦知府要斩草除根,那就来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就痛痛快快干一仗,让输赢来决定是生存,还是死亡!

简单直接粗暴,这才是杨炯想要的。

杨炯扔下芝娘,打着赤脚,披着头发,大踏步往营寨走。亲兵们捧着鞋袜、盔甲、一双斧头,亦步亦趋地跟着。

到了中军帐篷,杨炯传令小旗官以上入帐议事。几声鼓响,一阵跑动,不到片刻,大帐里便聚满了人。

对于这个集合速度,杨炯还是基本肯定的。看来,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训练和大力整治,大伙的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十号人,把大帐挤得满满当当,却没半点喧哗。一个个左臂压着头盔,右手按在刀把上,神情肃穆,站得笔直,胸膛也挺得高高了。

有那么一点意思了!看着一双双直视自己的眼睛,杨炯渐渐找到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根据实践与思考,在杨炯看来,进退有度、行动有节,任何时候都绝对服从、任何时候都严守纪律,能做到这些,基本上算是一支合格的武装集团了。哪怕没有什么大发展,但至少一般的生存是没有问题的。

胜可知不可为。能不能打胜仗,这个说不准,但至少,不会输得莫名其妙、输得一塌糊涂、输得再无回天之力。好比后世的红色军队,也不是没打过败仗,但人家从建军开始,就一直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生生把纪律意识刻进了传统,这才有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辉煌历史。

杨炯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用眼睛慢慢扫过队伍,大伙把胸脯挺得更高了。这是带队伍的小技巧。指挥官要洞悉人性,要善于驾驭和利用军心士气。在大众面前,一举一动都是有讲究的。这个环视,就是告诉大伙:我在看着你,我在看着你们每一个人!这是给大伙一种被重视、被关注的心理暗示。这样,大伙才会更认真听,而且形成庄重严肃的整体氛围。

杨炯一袭白衣、长发披散、魁梧挺拔,更是赤果果地彰显了等级差距和等级压迫。

“召集大家,有事安排。过些日子,官府可能会来进剿!”杨炯语气平和淡然,冲淡了官府进剿的危险性,加之长时间对纪律的强调,大伙此刻只是相互看了看,或用咨询的眼神看向杨炯。总之,听闻官府即将进剿,虎山贼寇没有出现喧哗和炸锅。

略微缓了缓,杨炯故意问道,“我看大伙没啥反应。是不是一点都不怕呀?”

片刻沉默之后,“不怕!”“怕个!”“谁敢来,就灭了谁?”大伙顿时嚷嚷起来。

果真,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个激将法多好使!

等大家宣泄、表态、叫嚣得差不多了,杨炯伸出右手,虚空按压,帐篷里立马鸦雀无声。

“看来,大伙根本就不鸟官军。嗯,这个挺好!弟兄们,我们虎头山,从来都是坐地收钱,从来都是大碗吃肉,从来都是堂堂正正当土匪,从来就没怕过谁!大伙说,是不是?”

“是!”炸雷般的回答声,差点把帐篷都给掀翻。

见大伙情绪被煽动起来了,杨炯便冷声道,“弟兄们有志气,我就有信心,相信大伙一定可以干翻官军。接下来,我要指派事情,大伙认真听。”

“**,你派人潜入县城、府城,打探官军的进剿准备情况,特别注意打听出兵人数、甲胄武器和粮草准备。”

“胡素,你派人严密监视何家冲附近地域,巡逻和放哨的范围,扩大到周围八里以内。”杨炯以前就实验和计算过,因为没有胶鞋的减震,此时行军八里地耗时至少一个时辰,也就是后世的两个小时。有这段时间的缓冲,哪怕官军突袭,也足够准备和应对了。

“王铁锤(小王铁匠),鸟铳打造暂停,全力打造长枪、大刀、箭支和护具。限你十日内,长枪兵总旗人手两杆长枪,刀盾兵人手两面盾牌和两柄大刀,弓箭兵总旗人手五十支箭,至于护具,必须人手一具。”

……

“给相应人员指派的事情,需支取钱粮的,速去老营支取;若有违抗和延误者,立斩不赦!”

“最后,官府进剿之事,大伙尽心督促训练即可,不得消息外泄,以免动摇人心!若有散布谣言者,立斩不赦!”

杨炯说得干净利落,大伙轰然称喏后便散去了,帐篷里顿时又空荡荡的。一个亲兵见杨炯依旧光着脚丫、穿着单衣,便殷勤地捧着鞋子和外套过来。

“大当家,你的鞋和衣,别凉着了。”虽然尽量轻声说话,但还是粗声粗气的。

七月天,当然不凉,何况才刚入夜,暑气还没怎么消散。杨炯看了一眼这个执勤的亲兵,原来是亲兵队的一个小旗官,小名叫三娃,才十**岁,长得算是比较高大,才比自己矮半个头而已,脸上带着热烈和紧张。因为曾经多年的带兵经验,杨炯明白他的心思。想通过关心和殷勤,来赢得领导的好感与关注,进而获得提携和栽培。

哪怕觉得光着脚丫、穿着单衣,既凉快又舒服,杨炯还是略微点头示意,把鞋子和外套接了过来。杨炯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互动的,需要有相互的默契。人家对你表示关心和尊重,你就要相应表示出接受和感谢。这样,才能愉快玩耍。不然,好心好意给你送鞋子和外套,你却不接受,那行,下次,就不再主动给你送了。

所以,哪怕热点,杨炯依旧欣然穿上鞋,披上了外套。穿戴完,杨炯对三娃说,“嗯,你比较细心。当亲兵,就是要这样。”

“嘿嘿,谢大当家。”三娃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三娃,你现在是小旗官了,每月四两饷银够不够花?”

“够花,够花,家里都帮我攒着,准备给我娶媳妇用。”

“找到合适人家每月?啥时候娶过门?到时候记得告诉我!”

俩人正聊得热闹,另一个亲兵队小旗官郭重在帐外大声禀报,“大当家,山上派了两个人下来,说有急事禀报。”

杨炯心里生出一丝不安,赶紧让他们进帐报告。

“大当家,令堂犯病了,发烧,肚子也疼得厉害。是惠姑跟我们总旗官说的。总旗官马上让我下山禀告大当家。”

一听杨西施生病,杨炯心里更是不安,恨不得插翅飞上虎头山。正准备出发,杨炯想了一下,便问三娃,“这两个兄弟,你认不认得?”

三娃靠近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回复,“大当家,我觉得有点面熟,也不太确定。”

杨炯又问下山的两个人,“今晚你们值班的小旗官是谁?”

不知道大当家为啥这么问,面面相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肯定回答,“今晚是丙小旗的小旗官刘星。”

嗯,对上了。杨炯这才确认,这两个人没有问题。自从把主营寨搬到何家冲之后,特别是随着队伍的扩编,杨炯就按照正规军的标准,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要求。每个星期,都会召集十个总旗官,对整个的岗哨和值班情况进行安排。哪个总旗负责外围的警戒巡逻,哪个总旗负责内部岗哨和战备值班,细化到每天值班执勤的小旗,并要求严格落实,绝对不允许私自调换。而且,很多细节,都是一对一跟有任务的总旗官单独交代和确认。

在通信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杨炯只得在手段上进行防范。像刚才确认来人的身份,就是靠的这一招。因为理论情况下,只有在山上驻守的总旗官和杨炯自己,才知道每天具体是谁在值班。

既然没有问题,杨炯一边叫人立即去唤**,一边叫人去找随营的大夫,并要求准备药材,而且要多多益善。

待**到了,杨炯断然命令,“我即刻上山。**,你今晚就住在我帐篷里,代行我的职责,有什么急事你看着处理。”

说完,没等**反应过来,便拎起斧头,带上刚刚赶到的大夫,以及亲兵队里三娃和郭重所领的两个小旗,打着火把,连夜上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