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医卫 > 荆湖卷 268章 首辅之怒

锦医卫 荆湖卷 268章 首辅之怒

作者:猫跳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2:00 来源:笔趣阁

268章首辅之怒

书房之中,首辅帝师张居正无力的跌坐太师椅中,在朝堂之上从来高昂着的头颅无力的垂下来,以至于必须用手扶着额头以作支撑,jīng光湛然令文武百官不敢bī视的双目,此刻则疲倦的微闭着。

自隆庆元年成为宰辅重臣已有十二年,隆庆六年一跃为顾命大臣,万历元年开始以帝师首辅身份执掌朝纲,至今也到了第七个年头。

回顾过去,他任用戚继光平息东南倭以封贡开边为条件降服塞北俺答汗、三娘子,起用曾省吾、刘显一举平了西南地区困扰帝国上百年的僰人之可谓赫赫武功。

实行考成法,效秦王执敲扑鞭笞天下,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风气为之一改,即使遥远的边陲,也能雷厉风行的执行朝廷政令;裁汰庸官懒官冗员,jīng简官僚队伍,把浑浑噩噩之辈打发回家;推行一条鞭法,清量土地、抑制兼并、消除苛捐杂税、降低百姓负担,可谓煌煌文治。

像一位聪明睿智的老船长,张居正牢牢把握着庞大帝国前进的方向,驶向他预定的目标。

当然,如果谁敢质疑他掌舵的权力,敢质疑大船行驶的方向,这位霸道的老船长,也会毫不犹豫的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堵住他的嘴巴,甚至将他推落船下。

多少反对他的尚书郎、将军,甚至同为宰辅大臣,都被他以种种权谋手段革职、流放……

但这次,他遇到了难题,因为他唯一的nv儿已在书房外面跪了整整五个时辰,生生阻住了他亲笔所书,一旦发出去便有雷霆万钧之效的钧旨。

手指头在墨迹早已干透的钧旨上敲击着,良久,张居正一声叹息:“徐子升,我处处强过你,唯有这一条,只好对你甘拜下风了。”

张敬修、张懋修惴惴不安的站在旁边,听到徐子升的名字先是心头一紧,又听得父亲自承不如,方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徐阶字子升,嘉靖年间的一代名臣,对张居正有提拔之恩。这位徐阁老毕生最轰轰烈烈的一件事便是斗垮jiān相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为了麻痹严嵩,他将嫡亲孙nv许配给严世蕃的儿子做妾,斗垮严家之后为了表明立场又毒死了这个可怜的孙nv。

虎毒不食子,若在普通人家这叫人伦惨变,但朝堂之上从无ī德,徐阶所为反而要被赞为壮士断腕,为了扳倒jiān相严嵩不惜牺牲嫡亲孙nv,实是忠烈之极!

张居正自承不如徐阶,他毕竟不是徐阶。

张敬修把腰一弯,劝道:“父亲大人,小妹说那秦林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许略为言过其实,但以孩儿看来,他实有彻幽冥、审yīn断阳之能,父亲爱惜人才……”

“人才,人才!”张居正冷笑起来:“为父斗垮、放逐的人才还少了吗?高拱、海瑞、艾穆、吴中行还有赵用贤,哪一个不是人才?不能为我所用,甚至站在新政的对立面,这种人的才干越大,危害就越大,越要及早除去!”

张敬修朝弟弟使了个眼尽管明知父亲已起了雷霆之怒,但为了小妹,也是为了朋友,他俩总要尽到最大的努力。

哥哥闭口不言,张懋修又接着道:“以孩儿愚见,秦林和海瑞、艾穆等人大不相同,以前听他对新政的议论,似乎并非一味反对,而是有他自己的看法。”

张懋修挠挠头,不敢再往下说,事实上有时候和秦林闲谈议论,他甚至觉得秦林对改革的观点比父亲还积极,想走得更远。

张居正却会错了意,拈着胡须连连冷笑:“老夫且不拿他做一介武夫看待,就算他是宋提刑复生、包龙图再世,那也只是断案之能吏、守成之贤臣,对改革新政、变法图强不世大业又能有什么见解?我看秦某人也是陈词滥调,多半在江南沾了些文人酸气,想顶撞老夫来沽名卖直!哼哼,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话说的可真好听!”

两兄弟对视一眼,知道老头子这次是动了真怒,作为一言九鼎的首辅帝师,多少尚书、都督都不敢忤逆其意,巴巴的亲笔写了一封书信、隐约间还透lù了招婿之意,被秦林拒绝了不说,他还跑去把王本固宰掉了……

张敬修是长子,隐约从父亲话里听出点口风,忽然心中一动,故意挑道:“王本固真是死了都在害人,父亲为了已死的老贼,和有意招揽的青年才俊反目,小妹也不懂事,就此闹起来,却是何苦来哉?”

“王本固算什么东西?”张居正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唯一的nv儿跪在外,他也有五个时辰没休息了,喝了口茶着太阳没好气的道:“那秦某人忒地大胆狂悖,嘿嘿,竟然退掉老夫的手书,他把老夫看作什么人了?难道他以为老夫以首辅帝师之尊,还要拿nv儿和他做jiā易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呼——张敬修、张懋修两弟兄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找到父亲发怒的真正原因了。

与其说是为了王本固被杀,倒是秦林忤逆其意使张居正更生气,以宰辅之尊亲笔写下有招揽之意的书信,却被退了回来,更何况书信上还隐约有招婿的意思——老头子不发火才怪呢!

上次亲自看中的刘戡之成了那么个结果,就让老头子很不高兴了,这次张紫萱瞧上的秦林,又扫了宰辅帝师的面子,偏偏nv儿还一个劲儿替这家伙说话,跪在外面苦苦央求,老头子的肝火自是越烧越旺。

想到这一层,两弟兄都在心头苦笑:父亲、妹妹还有那个秦林,这三个的脾气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一卯上了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开?

突然管家游七一溜儿小碎步的跑进来。

张敬修、张懋修朝着他怒目而视:没见妹妹和咱弟兄都在卖力的劝?你偏要急着来拿钧旨,是何居心?

游七的神è颇为古怪,看也没看张居正放在书桌上的手书钧旨,而是将一封书信呈上。

张居正一看封皮就有些吃惊,挥挥手打发游七出去,那管家又朝上磕了个头,望着两位公子爷谄媚的笑笑才转身离开,毕竟没有去拿钧旨。

两弟兄站在父亲身后,看见书信上落款是“南京都察院耿定向”,都有些丈二和尚mō不着头脑:

这耿定向也是清流言官当中极有名望的领袖人物,官居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还有个在京师做佥都御史的弟弟生故吏极多,在清流中也是一呼百应。

耿家兄弟和王本固是一党,属于顽固保守派,猛烈抨击新政,不论当年的丁忧夺情事件还是前段时间兴国州爆出清量田亩的弊案,他们都像打了jī血似的上窜下跳,成天唧唧歪歪的上奏章恶心人。

虽然父亲很想把耿家兄弟一巴掌拍死,但一则朝堂势力需要平衡,二来他们名望大了也不便贸然下手,所以到现在也没奈何他们。

作为政敌,两边是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怎么耿定向忽然给老头子写信?

张居正拆开封套,他天生才具过人,一目十行的很快看了一遍,忽然就面lù喜将书信往桌子上重重一拍:“哈哈,耿定向把老夫恶心了这么些年,没想到竟折在秦某人手上!”

原来这封书信言辞极为谦卑,什么“过去种种不堪回首”、“逝者不可挽,来者犹可追”、“仆愿为江陵相公效犬马之劳”,总之一句话,耿定向是五体投地愿做相府下走狗了。

张居正自己都奇怪,心说没有捏着耿定向什么把柄啊,就算王本固死掉,耿家兄弟的势力还在,他也用不着这么自甘下流吧!

再往下看,耿定向在书信里面提到了秦林的名字,大赞张相爷慧眼识人才,简拔青年才俊不遗余力,颇有古之贤相的气度云云。

闻弦歌而知雅意,张居正立刻就明白了原委,先是大吃了一惊,继而暗自思忖这个秦林本事倒ǐng大的,先后把王本固、耿定向这两个清流领袖bī得走投无路,实是员斩关夺旗的虎将。

朝着两个儿子道:“定是秦某人捏住耿定向什么要命的把柄,bī得他向老夫投降——这个秦林,他不是退回老夫的手书了吗?”

两弟兄闻言大喜,知道秦林迫使耿定向投降,已消除了杀死王本固给父亲布局带来的不利影响,再劝父亲回心转意就容易多了。

至于秦林为什么能挟制耿定向,嘿嘿,秦林那家伙的坏主意可多得很哪。

张懋修讪讪的道:“还是孩儿心急失策,当时那般情形,也难怪人家误会……”

他将担心秦林和父亲闹翻,刻意指出书信上招婿之意,反而引起秦林误会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呀你!”张居正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良久才哼了一声,“秦林说和老夫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何这会儿又替老夫收拾耿定向?”

张敬修字斟句酌的道:“好叫父亲大人晓得,秦林应该也是支持改革新政的,只是在改革的思路上和父亲有所不同。”

“孩儿敢保证,他绝不是顽固守旧派,”张懋修也斩钉截铁的做出保证。

“这样啊……”张居正思忖着,忽然眼睛一瞪:“还不把你们妹妹扶起来?你们两个,是怎么做兄长的?”R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