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591【未来的大牛】

重生野性时代 591【未来的大牛】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ps:上一章搞错了,复旦计算机系主任,只是在2002年意外卸任了,暂时还没有带团队跳槽华东师大。)

相辉堂依旧是老样子,连一些凳子都是破的。

只不过比起宋维扬读书那会儿,相辉堂的灯光设备做了升级,而且现在演讲还有数字化投影仪。

“杨校长!”

“薛主任!”

“陆主任!”

“臧院长!”

“朱教授!”

“周教授!”

“……”

宋维扬来到学校的时候,校长亲自带着两个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的老师来迎接。这个阵仗有点太大了,绝对不仅仅因为,更像是为刚刚成立的软件学院造势。

去年教育部批准30多所大学创办软件学院,全都加了一个“示范性”前缀。就跟以前的mba班,最近两年的emba班一样,都是最牛逼的大学在搞,成了一种互相竞争、比拼脸面的项目。

那位周教授就是未来带队跳槽华东师大的系主任,而今年接替他当系主任的薛教授特别年轻,其进阶速度惊人:27岁获得西电博士学位,29岁评副教授,32岁评教授,33岁当博导,34岁成了复旦计算机系主任。

当然,复旦有两个计算机系,去年刚刚一分为二的。

至于那位臧院长也特别牛逼,34岁才拿到博士学位,36岁评为教授,37岁当博导并一手创办复旦软件学院任院长。在担任教授之前,他在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工作过,并出国参与项目研发,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构架工程师。恰逢去年国家大力发展软件行业,各大重点高校都要成立软件学院,这位先生就被复旦请回来,评为教授、筹办学院、担任院长和博导一气呵成。

有意思的是,这位一手创立复旦软件学院的臧院长,跟刚卸任计算机系主任的周教授一样,后来都带着自己的团队跳槽了。周教授去的是华师大,一路升迁至华师大副校长;而臧院长去的是上交,担任上交的软件学院院长。

此时他们还留在复旦,是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的中流砥柱。

说实话,这些专家教授就没几个是搞互联网的,对宋维扬提出的概念只是稍有兴趣,被校长硬生生拉过来迎接宋维扬,并且还要老老实实坐在相辉堂听演讲。他们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爽,感觉完全是在浪费宝贵时间。

在众人的陪同下,宋维扬来到相辉堂,这里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学生。

本来只有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被允许进来听演讲,但其他专业也自发跑来不少。甚至有上交、同济、华师等学校的学生闻风而来,他们进不了相辉堂,就堵在门口凑热闹看稀奇。

即便互联网业界大佬,对概念的理解都很模糊,更别提这些在校学生了。他们这些日子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一水儿的不明觉厉,悟性好的或许有所领会,但还是想当面听宋维扬做进一步阐述。

宋维扬只知道这种概念性东西,他对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一无所知,更不可能知道这些学生中有多少未来大牛。

只说复旦软件学院吧,今年3月份第一次招生。

3月份刚刚过完春节,离高考还有半年呢,软件学院上哪儿招生去?从往届学生当中!

第一次招的是00级学生,只要你愿意转系,那么软件学院随时欢迎,甚至有医学院的学生都跑来凑热闹,并且成功被复旦软院录取了。从春节到元旦,复旦软院一年之内招了六次学生,除了护理学院,其他院系全都有学生转过来。软件学院不但招了两三百人,还专门搞了个“爱尔兰班”,从这个班毕业能同时拿到都柏林大学的学位证书。

宋维扬在学生们的簇拥下走上主讲台,而台下就有个从00级计算机系转到复旦软院的学生。

这个学生的名字叫陈海波,再过九年,他就会成为第一个在sosp独立发表研究论文的亚洲学者,再后来就成了华为操作系统内核实验室主任、华为鸿蒙系统首席科学家。

嗯,陈海波虽然在复旦本硕博连读,但最后还是去了上交,臧院长跳槽的时候一起带过去的。上交在国际操作系统领域属于无名小卒,生生被陈海波的团队带到世界第六,这位老兄今后肯定是要被评院士的。

而此时的陈海波正戴着副眼镜,衬衣外面套着件羊毛衫,腋下夹着件刚脱下的羽绒服。衬衣的领角有半边藏在里面,还有半边露在羊毛衫的v领之外,他的头发蓬松而凌乱,因为抢不到位子,只能踮起脚好奇的伸脖子往台上看去。

“今天人很多啊,我都快缺氧了。”宋维扬笑着说出毫无营养的开场白。

“哈哈哈哈!”

学生们很给面子,莫名其妙的跟着一起笑。

宋维扬看了下都快挤到台上的学生,拿着麦克风说:“上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我在深城搞诈骗的时候,当时听我讲创业课的学生,直接围在我脚边坐了好几圈。可惜没有卖挂票,不然肯定有人挂在我身上听课。”

“哈哈哈哈!”学生们再度爆笑。

陈海波也在跟着笑,他觉得这位学长讲话很幽默,比平时那些教授有趣多了。特别是宋维扬自黑搞“诈骗”,既表现出坦荡胸怀,也把那些讽刺他的人幽默了一把。

宋维扬又说:“九年前听我讲创业课的学生,有的已经身家超过10亿,也有不少是千万富翁。但说实话,这些人能够事业有成,不是因为我讲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你们也一样,甚至比他们更优秀。就算我今天只是胡说八道,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当中也能涌现出世界最顶级的大师级人物!”

“啪啪啪啪!”

这下所有的学生都开始鼓掌,来自首富的恭维话,把他们说得豪情顿生。

“所以,我今天就是来胡说八道的。”宋维扬又补了一句。

“哈哈哈!”

一阵轻笑声响起,演讲气氛真是不错。

宋维扬继续说:“本人是复旦94级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对计算机和互联网一窍不通,在各位师生面前纯属班门弄斧。以前记者采访我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我说自己只会打字聊天和拨号上网,现在我又学会了新技能,我已经会玩网络游戏了。你们谁玩过《传奇》?”

一片笑声当中,至少有两三百号举手。

宋维扬立即说:“刚才举手的学生,麻烦教授们都记一下,他们的平时考勤分全部归零。学生打什么游戏啊?那是电子ya片!”

“哈哈哈哈!”

这次的笑声比之前更加响亮,大家都听出来了,宋维扬是在怼某些专家学者“网瘾”概念已经有人提出了。

“咱今天不聊专业内容,因为我根本不懂,我连怎么盗qq号都不知道,”宋维扬说,“我是复旦社会学专业毕业的,今天就聊一聊社会学知识。谁看过凯文凯利的《失控》?”

无人应答。

宋维扬立即说:“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本,杨校长可以搞几套英文原版过来,如果在场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跟你们的学校领导反映一下。今天上午,《望》杂志的记者采访我,我们就谈起了凯文凯利及其著作。《失控》是一本什么书呢?《黑客帝国》在拍摄时,导演要求全剧组人员必看这本书。想要理解,读完《失控》就更容易了。就是蜂巢效应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

扯了一番书中的基本观点,成功激起师生们对凯文凯利和《失控》的兴趣,宋维扬突然又泼冷水说:“现在美国已经有人把《失控》翻出来说事儿了,凯文凯利跟我一样,成了华尔街资本家炒作概念的工具。我估计国内很快也会炒作凯文凯利,甚至还会有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老板,花高价把凯文凯利请来对话,而来几年凯文凯利会被奉为神明,预言互联网发展的神明。但是,在座的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材生,你们千万别把凯文凯利当成是神。《失控》虽然写得很有意思,但对你们的专业能力提升毫无帮助,稳扎稳打学好本领才是正事儿。《失控》能够提供的只有思维启示,让你跳出来以更高层次的视角看待互联网。”

“好了,我的演讲结束了,下面就自由提问吧,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

什么鬼,这就结束了?

算上之前开玩笑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才20多分钟啊!

当然,学生们已经顾不上许多,呼啦啦把手举起一大片。

宋维扬随便选了个比较靠前的,那学生立即说:“学长,我是复旦软院的大一新生。你说时代人人都是创造者,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程序员的作用会变小?是否没有以前那样具有主导地位?”

“不,”宋维扬摇头说,“预示着程序员的春天来了,你们将有更多选择,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因为程序员的数量将会呈几何倍增长。这位戴眼镜的女同学请提问。”

眼镜女生微笑道:“宋先生你好,我是同济医学院的大二学生,你觉得时代对医学有没有什么特别影响?”

宋维扬道:“抱歉,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只能说,以后你写毕业论文查资料更方便,可以远程检索到很多国外的专业论文资料。甚至当视频网站发展起来之后,你可以通过网络,详细观察到某些复杂手术的过程。至于医学的发展,我觉得还是应该着眼于生物和化学领域,互联网只能作为非常普通的辅助工具。这位手里拿羽绒服的同学请提问。”

陈海波愣了愣:“我吗?我就随便看看。”

“那你刚才举什么手?”宋维扬无语道。

在众人的大笑声中,陈海波说:“大家都在举手,我也举起来碰碰运气。学长,《三体》真是你写的吗?我听好多大三大四的师兄都这么说。”

“是我写的。”宋维扬道。

陈海波又问:“《三体》第三部你刚写了个开头,已经大半年没更新了,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啊?”

“你问我,我问谁去?”宋维扬没好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