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527【人才与设备】

重生野性时代 527【人才与设备】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位于张江园区的工厂里,刚运回国的一批设备正在进行调试。

张如京带着宋维扬一路走去,他并不主动跟员工说话,员工也完全当他不存在,都在各自忙着手里的工作。

宋维扬自嘲道:“早在几年前,我就想创办芯片制造企业。当时我手里有点钱,于是心血来潮想玩玩尖端科技,结果仔细询问倪院士之后,吓得我赶紧打消异想天开的想法。”

“哈哈哈!”张如京笑得很欢乐。

像倪院士这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一心想做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统,但他也不敢说自己开芯片工厂,只能设计好芯片让弯弯公司代工。

困难有三:一是钱,二是人,三是机器。

而这三个困难因素当中,钱反而是最好解决的,政府如果真想搞,砸锅卖铁也能凑出几百亿啊。

真正困难的是人才和机器,中国政府在过去的20年里,为了发展半导体各种砸钱。但是没有合格的人才,清华和中科大的师生再牛逼,也不可能凭空掌握相关技术。当时负责技术引进的,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他们当年能学到什么知识?即便花钱引进了技术,天天对着别人的图纸,也无法将技术给完全吃透,更别谈进一步的做技术研发。

想要有所作为的领导们就琢磨,既然没有过硬的人才,那咱们就花时间慢慢培养。于是不断花钱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跟跨国企业搞合资,一边搞生产实践,一边积累技术和人才。这个思路放在其他行业是可行的,包括许多制造行业,确确实实成功了。

但是,有个东西叫“摩尔定律”,有个组织叫“巴统”,有个协定叫“瓦森纳协定”。

摩尔定律的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脑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巴统和瓦森纳协定则规定:限制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能批准出口的技术设备,通常比最先进的晚两代(加上引进时间和落地消化,中国拿到手的技术通常落后三代)。

这几个东西叠加起来,导致中国引进大量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刚开始一两年或许勉强够用,但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技术和设备就已经被彻底淘汰。于是国家的扶持项目宣告失败,过几年政府还是不甘心,又动辄数十亿元的引进技术和设备,结果又迅速被淘汰了。

所以,几年前宋维扬屁都不懂,手里有点小钱就像做芯片制造,等他了解实情之后迅速打消念头。别的不说,设备他就买不到,买落后两三代的东西有个屁用啊!

现在宋维扬非常好奇,盯着工厂里的那些设备问:“张先生,你是怎么把这些先进设备搞到手的?”

张如京笑道:“你猜。”

宋维扬道:“我听到一个传闻,说你找了美国五家教会做担保,保证中芯国际的芯片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用途,最后才拿到了这些设备的出口许可。”

“哈哈哈哈,”张如京嘴巴都笑歪了,“这个说法很有想象力。”

宋维扬试探道:“高盛在悄悄使力?”

张如京点头说:“高盛和华登做的担保,还出钱游说了一些美国部门。”

“这就说得过去了。”宋维扬瞬间想通。

去年,张如京被迫离开世大半导体,并宣称自己要到大陆开公司。这消息传出,中国大陆、弯弯、新加坡和美国的诸多企业,甚至主动联系张如京给他送钱来,两个月时间就筹集了10亿美元。

其中就有高盛和华登,都是在美国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他们帮忙弄来高端技术设备就相对简单了。

现在中芯国际的十大股东当中,高盛占股第一,华登占股第二,神州科技占股第三,上实(国企)占股第四,汉鼎(美国)占股第五,祥峰(新加坡)占股第六,说白了就是一家万国血统的合资公司。

而张如京带来的300多人团队,也并非全部来自弯弯,还有新加坡籍程序员,甚至还有从德州仪器追随过来的,公司高管中亦有美国人、意大利人等国际友人。未来还会加入海归派和土木派(清华),再加上创始元老弯弯派,派系又多又乱,只有张如京能够镇得住场面。

等到中芯国际吃了官司,前途无望,许多外国员工就自动离开了。高盛等股东也纷纷减持,国内企业趁机增加投资,把中芯国际彻底变成了“中国血统”。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新总裁上任之后,首要问题不是抓技术和市场,而是如何掌握公司大权、平衡派系斗争。强势的总裁直接压服,不听话就给我滚;弱势的总裁只能当和事佬,在摩擦当中困难发展;最没用的总裁,直接把中芯国际给玩坏了。

而且三大股东也不省心,因为持股比例太接近,谁都不能真正掌握公司,互相之间能打出狗脑子来。

宋维扬站在工厂车间里,突然产生一个念头,那就是顺其自然,让中芯国际经历一次大挫折。只有到了公司最危险的时刻,高盛、华登、汉鼎、祥峰这些外国股东,才会愿意把手里的股权卖掉,而神州科技才有机会控股中芯国际。

要知道,张如京的能力太强了,手里拿着100亿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居然两年时间就把中芯国际做到全球第四。这种下金蛋的母鸡,如果不是被恶意打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些国外股东怎么可能舍得脱手?

而如果神州科技不能做到控股,又如何保证中芯国际的长远稳定发展?

那么就让台积电来起诉侵权,把中芯国际告到快倒闭的地步,神州科技再出手砸钱接盘,顺便把张如京这个能镇住场面的总裁保下来!

还有就是注重人才吸收和培养,一是招揽海龟,二是自己造血。

前面我们说了,90年代的中国没有相关人才,但2000年以后就突然有了。

这些人才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必须在中国读完本科,再去美国那边深造,并在跨国企业工作数年之久,才能掌握真正实用的尖端半导体技术。从这些学生出国到回国,时间跨度至少要10年以上,否则回来的就是半成品!

也即是说,必须是80年代出国的人才,回国之后才能撑起中国半导体的天空。

历史上,中国芯片制造行业那些大佬,大部分都是2000年之后陆续回国的,其中不少就被华为和中兴给挖去了。

2000年之后有个海龟回国潮,因为在这一年颁布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意见》,号召国有企业和机构自主引进海龟。如果这些海龟回国后主持科研项目,并且是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急需项目,直接由国家提供科研配套经费。

这些海龟回国后担任要职,还能继续拿美国绿卡,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回国任职一段时间,且放弃美国绿卡,还能担任国有企业和机构的法人代表,这同样属于2000年以后才有的规定以前你如果拿过美国绿卡,除非特例批准,否则不能担任国有企业和机构的法人。

甚至,这些海龟如果家人定居国外,其收入可以直接以外汇形式汇出,每年还有专门的出国探亲假。如果把家庭搬回中国,配偶的工作要帮忙解决,子女上学也要帮忙解决,甚至规定了必须就近安排到条件最好的双语学校、双语班级,这些海龟子女参加中考和高考还能加分。

此项针对高层次海龟的《意见》一出,立即引发了21世纪初的留洋归国潮,这些回国的海龟后来充斥于国内各种尖端行业。

而且,许多高级海龟并不需要这些福利,也不稀罕国家解决妻儿老小的生活,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辞去高薪回国。因为这个政策放出了特别信号,那就是国家非常重视高端技术人才,他们回国创业可以一路绿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