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437【两笔投资】

重生野性时代 437【两笔投资】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硅谷留美博士团”的25位学霸,其中有21人打算在半年之内回国创业。

宋维扬在离京之前,专门去参加了他们的聚会。发现这些人既缺钱,又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动辄数百万元资金,几十万的投资根本看不上这25人的平均年龄虽然不满30岁,但个人资产都在50万美元以上!

一次聚会结束,宋维扬接触了所有人,只对邓忠翰及其伙伴的项目感兴趣。

此人在中科大毕业之后,就前往美国留学,五年间获得物理学、电子工程和经济学3个硕士学位,成为加州大学创立100多年以来,横跨理、工、商三科学位的第一人。

邓忠翰还没硕士毕业,就进入ibm做高级研究员,获得“ibm发明创造奖”。他只在ibm干了大半年,就跑去硅谷自主创业,业务范围是研制高端数码成像半导体传感器,用于监控、卫星、外太空探测等高尖端应用。

现在,邓忠翰决定卸任美国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几年之后,这家公司市值达到1.5亿美元),带着自己的团队回国创立“中星微”。

“你现在有多少资金?”宋维扬直接问道。

邓忠翰笑着说:“信产部投资了1000万元。”

“这点钱够做芯片?”宋维扬说。

“勉强够用了,我们只做多媒体芯片。”邓忠翰说。

宋维扬又问:“允许私人投资吗?”

邓忠翰扶了扶眼镜,点头道:“可以的,但信产部要求绝对控股。宋老板如果想投资的话,恐怕拿不到多少股权,因为我的团队也要35%的技术入股。”

宋维扬道:“现在是怎么分配股权的?”

邓忠翰说:“信产部直接投资1000万元,并提供政策扶持,占股65%;我的团队拥有多项专利,并负责管理、研发和运营,占股35%。”

“我如果也投资1000万元,能获得多少股份?”宋维扬道。

邓忠翰笑道:“这你得去问信产部的官员,我没法做主,但我当然是希望有更多启动资金。”

宋维扬脑子一转,突然想到个绝佳的主意。

这几个月以来,神州科技公司被信产部打压得厉害,小灵通在省会城市的业务发展趋于停滞,何不趁机把信产部变成自己人呢?

信产部一直有自己的“小金库”,名叫“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现在投资“中星微”的也是这个基金。并且,这个基金属于信产部直接管理,此时还没有专门开设创投公司进行代管。

在电信领导的引荐下,宋维扬顺利的找到一位信产部领导,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交易合作。

信产部电子信息发展基金投资2000万元,获得神州科技公司3%的股份。神州科技公司投资3000万元,获得中星微电子14%的股份。

这笔交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信产部一分钱都不用出,便获得价值上亿的神州科技股份,完全等于是在地上白捡钱。同时,被信产部寄予厚望的中微星,还多出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信产部仅让出14%的股份,依旧绝对控股着中星微。

而神州科技呢?实质上只拿出了1000万元,获取中星微14%的股权,并送给信产部价值1亿多元的公司股份。

看似神州科技吃亏,其实是皆大欢喜。

以后信产部就是神州科技的自己人了,小灵通随便在几个大城市新开业务,那点钱轻轻松松就能赚回来,并且还规避了今后十年的政策风险。

而被神州科技占股14%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同样前途无限。仅仅再过六年,中星微设计的多媒体芯片,就能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绝对属于无可争议的业界霸主若非后来智能手机兴起,而中星微的发展战略出现偏差,恐怕这家公司的体量能吓死人。

宋维扬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十多年内,借着中星微的好几次私有化改革,不断吃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成为大股东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他还有着穿越者的先见之明,引导中星微专注于智能手机市场,让大部分手机品牌都使用中星微的图像芯片。

“老沈,准备开搞吧。”宋维扬在电话里笑着说。

沈复兴也松了一口气,感慨道:“以后终于不用害怕小灵通被禁用了,还得上面有人才行啊。”

宋维扬道:“现在没了后顾之忧,小灵通明年的营收,能不能增加50%以上?”

沈复兴哈哈大笑:“只要信产部睁只眼闭只眼,我有信心让小灵通明年的营收增加100%。”

……

临州,西子湖畔,马小云的家里。

这里同样也是阿里巴巴的公司所在地址,蔡崇信已经放弃了70万美元的年薪,跑来马小云手下拿500元人民币的月薪。

蔡崇信刚刚入职那会儿,马小云连公司都没注册,因为阿里巴巴的域名被加拿大人抢注了。在拿到域名之前,马小云都不能确定公司名称,干脆就那么一直拖着,仅凭其业界知名度便拉到数百家企业客户此时连网站都没开,宋维扬的投资也只是一份手写协议。

等蔡崇信搞明情况,顿时陷入懵逼状态,整个人的三观都被刷新了。他连忙跑去帮马小云注册公司,又吹着电风扇,每天夜里挥洒汗水给十八罗汉们讲课,讲股份讲权益,并拿出十多分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让马小云和员工们签字画押,顺便还找宋维扬签了一份。

短短几个月过去,阿里巴巴的会员数已经超过41000个。

这可不是4万多个网民,而是4万多家企业和采购商,搜狗搜索的广告客户也就这么多!

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在出口受挫,国内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他们严重库存积压,完全找不到出路。而许多国外的小型采购商,想要买中国商品又缺乏渠道,阿里巴巴正好给他们搭建了平台。

这一天,蔡崇信从美国回来,对马小云说:“我已经谈好了融资方案,高盛、富达、ab等公司,答应共同融资500万美元。”

“你没去找老宋?”马小云问。

“宋维扬吗?”蔡崇信道。

马小云点头说:“是啊,我答应让他优先融资的。”

蔡崇信解释道:“老板,阿里巴巴融资不仅是缺钱,更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源。现在我们的主要市场在欧美,而金牛资本只在中国有影响力,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但我早就答应过宋维扬,不能说话不算数。”马小云道。

蔡崇信皱着眉头说:“那我给金牛资本50万美元的融资额度。”

马小云说:“太少了,他想投多少就投多少吧,就当是还了他的人情。”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蔡崇信有些头疼,在商言商,他不喜欢这种人情往来。

阿里巴巴是真不缺钱,虽然公司资金已经快见底了,但好多机构抢着来投资,之前马小云已经拒绝了38个投资商。

这么说吧,你如果穿越回1999年,买彩票中了1个亿,想要全部拿去投资阿里巴巴。但很抱歉,马小云和蔡崇信一分钱都不会要你的,他们只接受那些能带来资源的大公司。

历史上,阿里巴巴在第一轮融资之后,仅仅两个月就启动第二轮融资。这次融资就不是为了单纯的弄钱,而是为了打开日苯市场,为了得到软银的商业资源,还特聘孙正义担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顾问。

蔡崇信立即动身,飞去见刚刚回盛海的宋维扬,开门见山地说:“宋先生,阿里巴巴正在启动第二轮融资,高盛等机构预计投资500万美元,你愿意投资多少?”

“1000万吧。”宋维扬笑道。

“美元?”蔡崇信惊讶道。

“当然。”宋维扬说。

之前宋维扬就占有阿里巴巴10%的股份,现在又砸1000万美元,这家公司都可以说是姓宋了。

蔡崇信感慨道:“宋先生真有眼光,恭喜你即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