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191【东方之子】

重生野性时代 191【东方之子】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盛海市教育台对复旦志愿者协会的报道,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毕竟它收视率太低、影响力太小。

作为协会的宣传部长,刘子染学姐不但沿途拍照,而且自己也写了一篇新闻稿。这篇稿子,首先在复旦校报上发表,同时她还将其寄往《文汇报》。

复旦的新闻系很厉害,而《文汇报》(大陆版)总部又在盛海,报社里一堆一堆的复旦校友。眼见母校出了这种正面新闻,而且还是在响应团中央的政策,竟然直接给了头版头条。

90年代中期,《文汇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80万份左右,偶尔碰到热点新闻,销量是要破100万的。十多年前,刊登《伤痕》小说的那一期,《文汇报》更是直接加印150万份。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爱心感化杀人犯自首》!

这就是《文汇报》的新闻标题,一经刊载,立即在全国引发热议。

如果从专业角度分析,它有三个重要元素:大学生、杀人犯、志愿者。

什么事情扯上大学生,都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网络自媒体时代。比如警察抓了一群电信诈骗的,十个诈骗犯当中有一个是大学生,那么新闻标题就会刻意加上“大学生”三个字。

杀人犯更是新闻报道的常客,无论中外,从有报纸的那一刻起,凶杀暴力相关新闻,就天生自带社会聚焦属性。

这两个新闻元素叠加到一起,立即产生化学作用!

同时,它又发生在中国转向物质社会的特殊时期,还跟团中央的号召相一致,《中青报》、《北青报》、《光明报》等报相继转载,全国有40多家报纸随即加入大讨论。

一下子就引爆热点,火得一塌糊涂,让宋维扬感觉不可思议。

放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这种新闻根本掀不起波澜,还不如某某明星出轨有话题度。就像80年代初,大学生为救老农而牺牲到底值不值,这个新闻竟然引起全国讨论,当时几乎所有报纸都卷入论战当中,年轻一代的朋友们能够想象吗?

《人民x报》很快发表社论,高度赞扬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美好品德,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全国高校推广建立志愿者组织。

一下子捅上天了!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该低调,宋维扬直接躲起来谢绝采访。

短短半个月时间,20多家媒体记者涌进复旦,都找不到宋维扬本人,只能去采访老师和学生。感化杀人犯的乐建波同学频频上镜,成为全国皆知的焦点人物,复旦学生会已经打算吸纳他做干部了,明年入党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大概在十月中旬,突然来了一个采访组,让宋维扬根本无法拒绝。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

时光咖啡厅,餐厅,里面靠墙的一张桌子摆着电视机。

305宿舍的兄弟们霸占了一张餐桌,丁明瞅着时间,突然喊:“来了,来了,5,4,3,2,1!”

一阵熟悉的偏头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东方时空》四个字。接着又是一阵音乐,屏幕上出现《东方之子》,包括冯巩在内的许多名人照片相继出现,画外音说道:“新闻人物,学界名流,商界奇才,文体精英,社会各界风流人物,出现在东方之子行列!东方之子,浓缩人生菁华;东方之子,尽显英雄本色!”

就算没有大学者志愿者的新闻,以宋维扬现在的情况,也足够登上《东方之子》了,好些还不如他的商界名人都上过这个节目。

画面一开始就是看守所,流浪汉脱下脏衣服,换上了一身号服。

记者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自首?”

犯人说:“那个大学生说的一些话,让我认识到潜逃不是办法。自己做错的事情,就该自己去承担,我现在只想把牢坐完,好好的回家孝顺老娘。”

画外音响起:是谁让杀人嫌犯幡然悔悟呢?是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

画面切换到复旦校门口,上百辆自行车涌出来,志愿者们跟随旗帜散往大街小巷。突然就来到一户贫困家庭,两个志愿者正在帮孤寡老人搬运蜂窝煤,老人对着镜头说:“他们很好,每个周末都来看我,帮我干活,陪我说话。都是活雷(和谐)锋!”

画面切回学校,志愿者协会的专用办公室。

策划部长张成宇说:“经过几次志愿者活动,对于孤寡老人、困难五保户,我们已经总结出一套‘爱心6 1’的志愿模式。”

记者问:“什么叫‘爱心6 1’?”

张成宇说:“大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一对一帮助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做久了也会懈怠厌倦。所以,我们把六名志愿者划为一组,定点帮助一个困难户,每周只派两人参加,轮换着来。”

记者问:“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志愿者项目?”

张成宇说:“很多。比如春天的时候,组织志愿者植树造林。寒暑假的时候,前往偏远地区支教。”

画面上出现各种志愿者活动的照片,突然就换成了商场,一瓶瓶非常可乐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同时出现在镜头内。接着,画外音又开始介绍喜丰的冰茶、罐头业绩,并特别指出喜丰罐头已经出口到欧洲为国家创汇。

画面切回演播室,主持人水均益面带微笑:“大学生志愿者和饮料企业,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都出自于同一个人的手笔。今天,东方之子邀约的嘉宾,就是喜丰食品饮料公司的董事长、复旦大学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宋维扬!”

画面再度切换,跑到复旦的图书馆里面。

“哈哈哈哈哈!”

餐厅里爆发出一阵哄笑,不止305的哥们儿,其他来吃饭的顾客也都笑起来。

却是桌子上摆着高高的一摞图书,把宋维扬的脸都挡住了。

水均益坐在画面另一边,开口就说:“以前出镜需要遮挡画面的受访者有三种。一种是特殊职业者,比如缉毒警察;一种是举报人,害怕遭到报复;还有一种是罪犯,保护**。你属于哪种?”

宋维扬笑道:“我属于第四种。”

水均益问:“第四种是什么人?”

宋维扬说:“长得太英俊的男人,长得太漂亮的女人。这种人上电视必须遮脸,否则会引起观众的极度不适。”

水均益问:“你有蔡国庆帅吗?他都不需要遮脸。”

宋维扬说:“我和他,帅的境界不一样。”

水均益道:“怎么不一样?”

宋维扬道:“他的帅停留于外表,我的帅已经深入灵魂。”

水均益已经快憋不住笑了,强忍着说:“《东方之子》采访过很多商界奇才,自信的有很多,像您这样自信的,还真是比较少见。你刚才所说的话,让我想起你的那位老乡。”

宋维扬道:“老牟子?”

水均益说:“对,就是牟其中先生。”

牟其中在接受《东方之子》采访时,是这样说的:“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不缺影响世界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唯独缺影响世界的大商人。那么造就一代大商人的工程,就将从我们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应该走向世界,这个我很有信心。我和很多(国外)企业家交过手……我认为他们经商的知识和才能,远远不如我。那不但是不如我,是远远不如我!”

宋维扬道:“我比不上他,人家打算出资31亿美元,给中国海军购买航空母舰。”

水均益感觉有些跑偏了,拉回话题道:“但你在面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种国际巨鳄的时候,却显得非常有信心。”

宋维扬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两可乐在中国结构僵化,管理迟钝,营销乏力,要跟它们抢市场太简单不过。”

水均益道:“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不应该代表国际先进的商业管理经验吗?”

宋维扬道:“我说实话,你们《东方时空》敢不敢播?”

水均益道:“敢,一字不漏。”

宋维扬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公司,其实就是销售公司。它们跟中国企业的合资公司,其实就是一家家代工厂和代理公司。纵向,它们无法统一管理。横向,它们无法深入协调。这样的公司结构,其实就是松散的利益联盟,一盘散沙,它们都没法跟我搞营销大战。天府可乐说什么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于是跟百事可乐合资,现在学到了吗?学到个(哔)!自己把自己弄死了!”

水均益问:“你的商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宋维扬说:“诚信,专一,自强。喜丰公司不卖假冒伪劣产品,这是诚信;喜丰公司专做饮料食品,不涉足其他行业,这是专一;喜丰公司不怕任何竞争对手,这是自强!”

水均益道:“说起自强,现在国货大反攻,你对此怎么看?”

宋维扬说:“没什么好说的,惨烈。国产日化领域已经基本上死透了,其他领域也在慢性死亡。”

水均益道:“你很悲观?”

宋维扬说:“实事求是而已。所以我们要反击,某些行业还是能够胜利的。在大学建立志愿者协会,其实也是一种反击。现在中国一切都向西方看齐,极度缺乏民族自信心,外来糟粕也被奉为菁华。西方那套物质享受,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侵蚀。志愿者是个好东西,它看似来自于西方,其实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我们有助人为乐的说法,也有学雷(和谐)锋的惯例,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呢?”

水均益道:“你的志向很伟大。”

宋维扬摇头道:“不不不,我只是个凡人,别把我捧那么高,会摔死我的。”

水均益和宋维扬大概聊了10分钟,画面再次切换,变成了对学校师生的采访。

科幻学社社长郭涛:“宋维扬牛逼啊,他写的科幻小说太好看了。”

聂军:“老宋创作的歌曲都很棒。”

志愿者协会普通会员:“社长是好人。社长牛逼!”

剩下几分钟,水均益都在聊宋维扬的才艺和爱好。包括上网,甚至还提到了王小波,这让水均益大感兴趣,聊王小波和文学就聊了两分钟。

《东方之子》播出完毕,丁明起身大喊道:“扬哥牛逼!但我怎么没上电视?我也接受采访了啊!”

聂军仔细思考,确认道:“应该是你没我长得帅。”

这是宋维扬第一次接受电视采访,而且还是《东方之子》,出名出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