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172【复旦校草】

重生野性时代 172【复旦校草】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宋维扬有宋维扬的报复方式,林卓韵也有林卓韵的解决办法。

别看林老师性格柔弱天真,一旦她决定的事情,谁也拦不住,就像她上辈子跟人私奔去美国一样。

林卓韵用毛笔手写了十多份大字报,直接贴到学校的各个显眼处。她先是澄清了那些恶意中伤内容,又承认自己确实在跟学生谈恋爱,并深刻认识到错误,已经决定辞去讲师职务,即将报考复旦中文系的研究生。

学院再三挽留,表示不会对她进行任何处分,但林卓韵去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下来。

不管在哪个时候,名校讲师都比较有身份。若能熬几年评上副教授,那直接走关系去政府机关,至少也能够当一个中层领导。

林卓韵居然说放弃就放弃,好好的讲师不当,偏要辞职考研究生。这种刚烈决绝的做法,瞬间消除所有负面影响,甚至还有人为她感到不值。毕竟政府法律和学校规章,都没有明文禁止师生恋,没必要因此毁了自己的前程。

这成了今年复旦最为轰动的校园新闻,并迅速传播至附近其他几所高校复旦研究生舞厅是盛海的高校跳舞中心。

一个是年轻漂亮的女老师,一个是青年创业偶像,师生恋元素让八卦飞快发酵。特别是林卓韵辞职考研究生的行为,为其披上了一层追求爱情的凄美外衣,都有学生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写诗传唱了。

好多学生刻意经过宋维扬的教室,对着里面指指点点:

“哪个是宋维扬?”

“靠窗那个。”

“果然很帅啊,难怪能让林老师倾心。”

“人家还有才华呢,不止是企业家,《生化危机》和《三体》也是他创作的。”

“真厉害!”

如果恰好林卓韵在班上授课,学生们还会加几句:“真的很般配”、“男才女貌”、“太浪漫了,现代版的杨过和小龙女”。

今天,宋维扬刚走出教室,又是引起一阵围观。

“那就是宋维扬吗?果然很帅,不枉我们从交大坐车过来。”走廊上几个女生叽叽喳喳笑个不停。

宋维扬瞬间无语。

同济、上财的过来看热闹还很正常,毕竟就几站路,交大的是什么鬼?你们也不嫌浪费时间啊!

好吧,有可能人家只是跑来复旦跳舞,顺便看看他这个传奇校草的。

是的,宋维扬现在是复旦校草。

校花、校草这玩意儿,民国时代就有,还煞有介事的进行民主投票。但到了新中国,也就随便喊喊,同一个年级可能会出现十几个校花校草,多年以后开同学会都对不上号。

但宋维扬这个“复旦校草”是公认的,谁让他泡到了女老师,而且女老师还为他辞职考研究生呢。这种震撼,比宋维扬是亿万富豪都更让师生们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校草”的名头随之传开,而且还没有人提出异议。

“宋学弟你好,你没把我忘了吧?”一个女生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成年人。

宋维扬感觉有点印象:“你是那个……”

女生说:“我叫刘子染,校报记者,新生开学还是我带你去报名的。”

“对对对,刘学姐你好。”宋维扬立即回忆起来。

女生介绍身后的两人说:“宋学弟,这是我们新闻系的黄亚辉教授,这是我们新闻系走出去的王常田学长。”

“黄教授好,王学长好!”宋维扬立即上前握手,把目光更多的停留在王常田身上,这位老兄未来可是身家数十亿的大富豪。

一番寒暄。

黄亚辉笑道:“去我的办公室吧,宋同学太受欢迎,咱们都成了动物园的猴子。”

“黄教授这是在笑话我。”宋维扬面带微笑说。

“哈哈哈,”黄亚辉大笑,“想不知道你都难,你现在可是复旦的第一名人。”

走在路上,王常田说明缘由:“我这次只是来盛海做采访的,顺便回母校看望恩师,没想到喜丰的宋老板也在复旦。”

宋维扬问:“王学长现在是记者?”

“嗯,《经济日报》的记者。”王常田说。

其实,王常田一毕业就进了全国人大办公厅新闻局,很快又调去《工商时报》当记者,三年时间便荣升该报新闻部副主任。这升迁速度足够快了,谁知他下海跑去做生意,不亏不赚,毫无发展,他于是又跑去《经济日报》当记者。

再过两个月,王常田即将进入京城台,创办某档财经类节目。也正是在京城台攒下人脉,他后来创办的光线传媒才能够迅速壮大,最终发展成一个娱乐圈大鳄。

来到黄教授的办公室,刘子染学姐非常熟络的去泡茶,黄亚辉则笑呵呵的招呼他们坐下。

“要做专访?”宋维扬问。

王常田笑道:“你现在可是中国最难采访的企业家之一,这次意外遇到,我不会让你跑掉。”

“那就来吧。”宋维扬顺水推舟。反正非常可乐上市需要炒作,而《经济日报》又是全国性大报,这次专访就相当于是一次免费广告了。

王常田已经听说了师生恋的事情,但经济类大报自有其专业性,丝毫不提八卦内容:“先问一个私人问题。你已经是富豪了,也是成功的企业家,为什么还要选择读大学?”

“为什么不呢?”宋维扬反问。

王常田说:“现在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鼓励下海创业。许多机关干部、国企领导、大学教授都选择经商致富,包括我,《工商时报》的副主任不做,跟朋友一起去做生意。我是没有商业头脑,才扑腾一年又回去当记者。但你做生意那么厉害,为什么不专心经营企业,反而来读大学?”

宋维扬道:“两个方面。”

“请讲。”王常田掏出速记本,那位刘学姐也在旁边记录。

“第一,是企业,”宋维扬说,“喜丰公司的总经理杨信非常有能力,他办事,我放心,他能够把公司经营得井井有条,我何必留在公司跟他抢风头?”

王常田问:“所以,你在公司是多余的,什么都不管?”

“当然要管,”宋维扬说,“我管的是大方向。决定公司发展策略,制定公司管理制度,方向有了,制度有了,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只需司机控制速度、防止脱轨,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总经理杨信是司机,我是管理司机的人。”

王常田道:“你跟我采访的其他企业家都不一样,他们有着强烈的掌控欲,大事小事都喜欢管,甚至不该管的都去管。你正好相反,直接就当甩手掌柜。”

宋维扬笑道:“这是大家的思维不同,我不喜欢冲锋陷阵,我更喜欢运筹帷幄。这就要说到我读大学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我个人。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就看它的领导人能走多远。如果我不继续读书,那我这辈子就是个高中生,我的眼界和圈子局限在那里。我提高了自己的深度和广度,就等于提升了喜丰公司的深度和广度。”

“很有趣的说法,”王常田突然问,“但比尔盖茨也辍学了啊,这并不妨碍微软的发展。”

宋维扬道:“比尔盖茨走的是高科技路线,他走在时代前沿,就算他留在学校,也不会学到更多的新东西。相反,他辍学了,在发展公司的同时,还能参与到科技发展浪潮当中,整个美国社会就是他的学校。”

以上,都是扯淡!

从宋维扬的创业理念,谈到喜丰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聊了一会儿冰茶大战。王常田突然说:“喜丰好像要推出可乐产品,直接叫板两可乐,还在我们《经济日报》预定了整版广告位。”

“是的。”宋维扬点头道。

“你有把握吗?”王常田问。

“把握肯定没有,但总要去尝试,”宋维扬说,“如今中国可乐市场全部沦陷,喜丰必须站出来,否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喝洋可乐。喜丰,愿意做饮料界的唐吉坷德,义无反顾的向犹如魔鬼的两架风车发起冲锋!”

“很悲壮。”王常田说。

宋维扬道:“喜丰不惧挑战,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王常田笑道:“去年你发了一篇工商界抗战檄文,今年又预定整版广告位,是准备再发一篇檄文吗?”

“这次是一首歌,非常可乐的主题曲,由魔岩三杰演唱。”宋维扬说。

“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王常田道,“喜丰推出的可乐名叫非常可乐,魔岩三杰是明星代言人?”

“是的。”宋维扬说。

王常田问:“能透露一下歌曲信息吗?”

“不用,下个月就知道了。”宋维扬说。

这次选择跟中药研究所合作,拿到可乐配方还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中药研究所有现成的原浆生产工艺,有现成的原浆生产车间和熟练工人,能够快速生产可乐,喜丰只需要赶时间提供配套工厂即可。

六月中旬,非常可乐即将问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