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野性时代 > 16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重生野性时代 16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作者:王梓钧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31:37 来源:笔趣阁

网络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美国首席**官威廉伦奎斯特,几十年来风雨无阻参加一个由法官、律师、学者、商人和政客组成的小圈子牌局。这个牌局,有专门律师进行研究策划,以确保他们每次打牌都不构成赌博。其中一个律师因为外泄消息而被驱逐,牌局一共持续了33年,直至伦奎斯特去世才解散。

这些人痴迷于赌博吗?

当然不是,他们痴迷的是那个小圈子。

马小云为什么年轻时不爱喝酒,突然间痴迷于国酒茅台,还担任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甚至于迷信气功,跑去拜访李道长和王大师……咳咳,咱们都是猜测,切勿深谈。

不过马小云是一个铁杆金庸迷,这应该是真的。

他在创业初期,就托记者朋友拜访金庸,畅聊三个小时,被金庸赐名“马天行”。有一次去澳洲谈生意,他听说金庸在墨尔本,立即坐飞机过去见面,两人从一战、二战聊到互联网,金庸还仔细给他介绍了二战澳洲士兵的布防和战况。

淘x网创立的第二年,金庸因故回到大陆,马小云立即热情相邀,并带着十八罗汉在公司迎接偶像到来。当时金庸题词“宝不可淘,信不可弃”,马小云得之如获至宝,直接将其作为淘x网的企业文化核心精神如果只是为了混圈子,马小云肯定不可能这么干,任何合格的企业家都不可能这么干。

圈子是圈子,公司是公司!

能把阿里的厕所都取名“听雨轩”,可见这位大佬中毒之深。

“我最喜欢风清扬,喜欢独孤九剑,喜欢无招胜有招,”马小云已经完全忘记正事儿,聊武侠文化聊得飞起,“为什么喜欢呢?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最强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弱的地方;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地方,往往也是有错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就藏着最大的机遇。”

宋维扬笑道:“这是个道家哲学。《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别的书换得快,只有《道德经》从来不换,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几句。”马小云笑着打开他的公文包,掏出一本封面严重磨损的《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神妙,但要求悟性太高,其实我更喜欢读《毛选》。”宋维扬笑着说。

“《毛选》也是好东西,”马小云随手翻动《道德经》说,“但《老子》能让人随时开悟,一旦遇到麻烦事,或者心情不好,只要把这本书翻开,就能找到破解迷局的灵感。像你刚才说的那几句,完全揭示了宇宙和社会运转的规律。老子主张‘守弱’,我是赞同的,作为企业家也应该‘守弱’。‘弱’代表着生机勃勃,代表着新生事物,一个企业如果能随时保持‘弱’的状态,一个国家能随时保持‘弱’的状态,那它将永远焕发着无尽的生命力。”

宋维扬点头道:“可以这么理解,‘强’是事物壮大后的衰老,‘弱’是事物生长之初的状态,‘守弱’即为不断改革创新、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如果把这两句话放到市场,‘弱’是蓝海,‘强’就是红海。”

“什么蓝海红海?”马小云没听说过这词儿。

宋维扬没想到这属于未来词汇,立即解释道:“竞争激烈,通过降价促销、追求成本效率来生存的市场为红海,无人争抢、价值创新、前景无限的市场为蓝海。红海水质浑浊、营养贫乏、僧多肉少,蓝海面积宽广、清澈营养、生机勃勃。”

“这个比喻很有趣,”马小云突然把话题拉回来,“计算机和因特奈特就是蓝海,只要现在投身进去,未来必然无限广阔。我们的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对我而言是蓝海,对客户来说也是蓝海。喜丰公司一旦登陆中国黄页,绝对能够随着英特耐特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维扬哈哈笑道:“互联网在美国或许是蓝海,但在中国,现阶段还属于真空。中国连民用网络都没有,连一个上网的老百姓都没有,等于这片深海当中没有氧气和浮游生物,大鱼小虾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现在是真空,马上就是蓝海了,”马小云可劲儿忽悠道,“因特奈特的发展一日千里,去年中国已经接入国际网络,今年或者明年肯定会出现民用网络。现在领先一步,未来就能领先十步,我们完全可以领跑中国因特奈特的发展。京城的瀛海威你知道吗?”

“知道,信息高速公路嘛。”宋维扬忍不住笑起来。

瀛海威,后世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这家公司走出了不少互联网大佬。它同时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先烈”,在中国互联网史的地位,相当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再过三个月,瀛海威将在中关村南大门树起一块广告牌,内容为: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当时京城的高速公路刚刚开通不久,别说外地司机,就连许多本地司机都找不到高速公路入口,于是这块广告牌被懵逼的司机们当成了路标。中关村几乎天天堵车,全是被广告牌忽悠过去的,气得跑来疏导的交巡警叔叔们一肚子邪火。

马小云当然不知道那块广告牌,他问道:“宋老板为什么发笑?你觉得瀛海威不能做大吗?”

“不是,你继续说。”宋维扬忍住笑道。

“我认为瀛海威肯定能做大,”马小云用非常激动的语气说,“我已经了解过了,瀛海威正在寻求与邮电部门合作,要在中国架设民用因特奈特网络。他们的融资非常顺利,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中国的民用网络就会架起来。我们中国黄页虽然现在只能在国外显示,但只要瀛海威的计划成功,国内也能够看到中国黄页。瀛海威肯定能成功,他们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得到政府支持认可的……”

马小云开始大谈特谈互联网在中国的前景,吹得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而且还比较符合事实。

瀛海威的计划确实顺利,不到一年时间,只凭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就融资8000万。而且它还获得了政府支持,在邮电部门的帮助下,架设起中国的第一条民用互联网络,后世能够上网的小朋友都应该感谢瀛海威。

但是,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就成了先烈。

凉透了……

马小云还在翻来覆去的阐述互联网前景,宋维扬听得有些不耐烦了,笑着打断:“我同意做黄页。”

“真的?”马小云高兴道,“那太好了,我相信这是一次伟大的合作,喜丰公司将被铭记在中国英特耐特史上。我们……”

眼见这位又有长篇大论的征兆,宋维扬连忙说:“马老板接下来准备去哪里找客户?”

“去京城!”马小云说。

“那祝你马到成功,”宋维扬举杯道,“喝酒!”

“借宋老板吉言!”马小云一饮而尽。

马小云确实要去京城,而且直奔政府部门,但他根本见不着负责人。

历史上,他是通过朋友的关系,认识了一个在《北青报》当司机的朋友,想要请《北青报》发软文做宣传。结果《北青报》也不答应配合,多方辗转,终于在司机朋友的引荐下,走进了《中国贸易报》的总编办公室。最后他拿着《中国贸易报》发的软文,正好瀛海威又获得了政府支持,互联网概念被炒起来,马小云才慢慢打通政府路子。

“我的名片。”宋维扬发出他来盛海之后的第三张名片,前两张分别发给了盛海宣传部的学长和美国社会学家林南。

“好的,有事常联系。”马小云喜滋滋的把名片收好,他自己的名片在见面时就给了。

对马小云来说,不止是认识喜丰老总和做成生意让他高兴,宋维扬这个人也很对他胃口,聊起天来颇为开心。

等马小云离开,林卓韵才问道:“你真相信他说的那些?”

“相信一半,”宋维扬笑道,“这做公司黄页的两万块,肯定打水漂了。”

“那你还给钱?”林卓韵说。

“因为有意思啊。”宋维扬道。

林卓韵撇撇嘴,没有再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