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混在大明搞社团 > 第十章 装,继续装!

混在大明搞社团 第十章 装,继续装!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9:57 来源:笔趣阁

扔河里是不可能了,汪家那几个武装家奴又抓不住杨信。

老管家对此视而不见。

他肯定不会担心杨信勾引他们家小姐的,毕竟双方身份差距大得足够阻断任何非正常联系,而后者估计在家里脾气也是这样喜欢玩闹,毕竟他们家老爷是大明朝最叛经离道的思想家弟子……

真正的叛经离道。

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叛逆者,更是儒家思想的鄙视者。

汪家的家风不会太迂腐。

再说他也没空。

黄镇正充分表现着一个狗腿子的角色,带着他迅速在码头雇了轿子和驴车,甚至还有人力的大车,紧接着将从船上卸下的行李统统装车,丫鬟婆子们上驴车,老管家雇一头毛驴骑着,汪小姐坐上轿子。从张家湾到北京还有四十多里,她们得先到通州然后折向西过八里桥,赶得紧些天黑前就进朝阳门了,汪家在北京的府邸在明时坊……

明朝是宵禁的。

故此各地城市都是坊制,这一点比宋朝是倒退。

事实上宋朝也是宵禁。

只不过宋朝从三更开始,那时候禁不禁的也没意义了,还敢在这个时间四处乱跑的指定不是良民,而且五更就解禁了,可以说宵禁时间短得约等于无,但从胡元开始,宵禁又回到一更,从此一直延续……

延续到辛亥革命。

所以看辫子戏里面半夜俊男美女游街这种事情就笑笑好了。

晚上八点后不找保甲长领夜行牌就敢出门,小心被抓进去先挨个五十大板,至于还逛夜市那就更想都别想了,除非元宵节,其他时候哪怕北京城也一片沉寂。同样汪家一行也必须在一更多点开始宵禁前,赶到北京入城进坊,就这样两家人迅速分别,汪小姐还特意邀请黄英去她家。顺便她又看了一眼她的救命恩人,紧接着哼了一声走进轿子,然后在武装家奴保护下匆忙赶往通州吃午饭。

送走他们,黄镇才开始忙他们自己的事情。

他们的菜籽油在张家湾就有专门接货的合作商,卸下船直接运到后者的仓库就行,杨信和那些水手充当挑夫,一人一根扁担,把这些油桶挑到张家湾城的仓库,直接雇挑夫当然也可以,但小本生意能省则省。

不过杨信不会用扁担。

这东西谁会用?这不是挑两头那么简单,要是平衡掌握不好路都不会走,他干脆在一片愕然中,一手一个油桶拎着。

收油的掌柜无语地给了他一辆手推车。

然后他也不会推。

这种手推车又不是托盘车。

这东西第一是木头轮子,而且轴因为常年磨损变细,转动起来不是平稳而是扭来扭去,第二是分左右两边的,推车不仅仅需要力量向前,还得努力维持平衡。一边两桶理论上是一样重,但实际上都有误差,尤其油桶里面的油还是流动的,也就是说以一个不断扭动的支点,维持两边不断改变的重心平衡,还得推着向前走。

推车?

推车那也需要技术啊!

杨信这具身体肯定原本会的,可问题是他不会啊!

“来辆那个!”

杨信愤而说道。

他指的是人力拉的两**车。

“何伯父?”

黄英看着旁边收油的掌柜。

后者笑了笑,朝后面一招手,一名他手下的伙计,立刻跑到附近一家熟悉的商铺里,紧接着拉回一辆这种两轮的大车。杨信试了一下,对这东西比较满意,这个是双轮不需要控制左右平衡,只要在前面用肩膀拉着绳套,双手搭在车把上就能控制前后平衡。如果不是上下坡都没什么大问题,上下坡就悲剧了,尤其是下坡的时候,很容易把他翘起来。

“装!”

他扶着车把保持平衡说道。

黄英抱起油桶给他装上,很快底下就排满八个。

“再装一层!”

杨信说道。

“别闹了!”

黄英无语地说。

旁边黄镇笑着又给杨信继续往上装油桶,很快又装了一层六个,加起来超过七百斤。

“还能不能再往上装了?”

杨信说道。

“能,再往上装,给他装够一千斤!”

何掌柜说道。

那伙计和黄镇一起,又抬上了四桶,最后在最顶层又加了两桶,恍如金字塔般矗立着,四周一片惊叹,黄镇赶紧拿绳子给绑结实。

“一千斤,拉到城里我请你吃肉!”

何掌柜说道。

杨信带着一脸的憨厚笑了笑然后迈步向前,伴着两旁响起的惊叹,在铺了石板的街道上信步而行,后面摞了四层的金字塔,伴随着他的脚步同样向前……

“这也赚不了多少啊!”

坐在何掌柜家院子里花园的矮墙上,杨信一手他打赌赚来的羊腿一手木棍,在地上计算着他们这趟的收入。

“你这是什么鬼画符?”

黄英疑惑地说。

阿拉伯数字在胡元时候就已经进入中国,但没什么人使用,中国人更习惯算筹加汉字,至于会计数字里的那十个,据说是媚娘姐姐发明,朱元璋推广防止官员伪造账目的。看看大明太祖的智慧,人家要饭的出身不识字怎么了,一样能想出让现代会计们束手无策的招数。但至少目前大明民间,是很难见到阿拉伯数字的,估计一些学者会懂,但指望黄英懂是不可能。

更何况杨信还在竖式计算。

“123456789,这个是零,一加零就是十,加俩零是百,仨是千,四个就是万,进一位加一个零,加前九个数字就是十几,这是加减乘除的符号,没算盘就用这个算,你要是以后给我洗衣服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你!”

杨信贼兮兮地说。

“呸,自己洗!”

黄英说道。

“不过咱们这趟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啊,到头来还不如方小姐砸我那袋子呢!”

杨信看着结果说道。

方小姐财大气粗,当然,也有可能气糊涂了,砸他那钱袋子里,除了几枚西班牙人的双柱银币,居然还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让杨信一下子就很富有了。不得不说这有钱人家的小姐就是不一样,砸人都能用银票砸,下次一定要登门拜访,看看她能不能再砸一袋子。

而他们这次总共拉了两万斤菜籽油,这东西目前供货才不过零点零一几两一斤,到不了零点零二两,两万斤不过三百多两,哪怕零售也才零点零二多点,万历末年物价简直令人发指。明朝灭亡后广东一个人哀叹,万历盛世一去不复返,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这一年,他家一斗米才不到二十文。咱大清十全老狗时候一升米就得十文,算成斗得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五倍,哪怕就是以京城米价算也高不少,因为这时候大米零售价依然是零点几两一石。

黄镇这一船油就值三百来两。

而这些是货值又不是利润,哪怕其中一倍的利润也才赚一百多两。

但不可能一倍的利。

他们的油是从河间贩来,黄英家就在五官淀,也就是白洋淀东边任丘北边,属于河间府和保定府交界。

这距离又不远。

这样的距离不会有太高利润,真要可以轻松获得一倍利,那得一堆商人蜂拥而至,这点距离又不存在信息差,从五官淀划艘小舢板,都能走浑河也就是卢沟河到北京。不过这一次因为有老管家帮忙,免去了过河西务钞关和雇纤夫的费用,另外张家湾的税也免了。毕竟那些税官不知道他们之间真正关系,给老管家面子就是给侍郎面子,这样黄镇省下了不少。但总得来说仍旧利润微薄,要知道这种生意一年做不了几次,总共也就是九个月的通航期,光来回这一趟就得超过一个月。

他这一趟是特殊情况,如果不是跟着汪家的船,光在河西务钞关就得不知道排几天队。

同样在张家湾这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靠泊码头。

而且在来之前还得加上备货的时间。

他的货是自己的。

这些货得从那些专门在民间收油的商贩手中收集凑够一船。

而他还得给那几个水手工钱,总共六个水手是不可少的,他还得沿途各种花销,在苑家口也得交税,还得面对各地官员刁难勒索。

真算起来也就赚个几十两。

这还有风险。

因为路上肯定有抢劫的,三角淀是一片广袤的水域,光东西长度就差不多相当于现代北运河到胜芳,周长两百多里,其间除了水就是沼泽,这样的地方不可能没有水匪。话说这片水网沼泽可以一直绵延到白洋淀,几百里河流串联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除了水就是芦苇荡,这样的环境不生水匪那就见鬼了。抗战时候日军都拿这里面的游击队无可奈何,更何况大明朝的官兵,也难怪黄镇船舱里藏着一堆武器。

这生意也不好做啊!

至少这正经生意是不好做的。

“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再说几十两也不少,都够在这京城买一处宅子了。”

黄英没好气地说。

“也就是说我居然可以买得起北京的房子?”

杨信掂量着方小姐砸他的那个钱袋一脸的震撼。

(感谢书友1534656482500912,灯火见人家,mainid,天朝上国,那壶,轩辕贵胄祖述尧舜,俺真不是英雄,碧落黄泉教主,ktyy等人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