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苏醒的神明 > 644

苏醒的神明 644

作者:铭爵君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50 来源:笔趣阁

资本的上升,使得铁路的建造变得更加财大气粗,同时与火车相关的行业也开始大规模的扩张,钢筋水泥,魔法灯具,石雕,艺术品,等等,原本这些行业之中,很多人都在观望之中,或者只是缓慢的增加工厂生产量,毕竟他们也不确定火车这一新的交通工具是否会长久的建造下去,还是在热火朝天一阵子之后,快速转冷。

这毕竟是难以预测的事情,所以真正敢全范围投资的人还是非常少的,而如今,看到铁路运营公司的股票涨到这种程度,所有人的信心都开始暴增,许多没有进入到铁路系统的贵族和商人,也纷纷开始购买与之相关的概念股票,如此一来股市大规模扩增,从原本的一万三千点,涨到一万六千点。

这其中一点等于十万所罗门货币,增长三千点,等于是增加三亿所罗门货币的股票价值,这无疑证明了市场对于未来的信心,而企业在得到这些新的资金之后,自然是大刀阔斧的开始扩增自己的产量,同时原本规划在火车站周围的土地也纷纷开始成为热门的竞标地点。

火车站的出现必然带动繁华的人潮,这是建造商圈最为理想的地方,甚至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新的繁荣,而铁路运营公司,在收购土地的时候自然也想到这一点,所以在收购土地的时候,将火车站周围的大片土地也全部收购下来,等到如今商人们开始争抢的时候再卖,也算是挽回一部分购买土地所造成的损失,等于是把这部分钱转嫁到了这些商人的手中。

不过这些商人也不会亏,买下土地之后,只要他们经营有道,很快这些土地就会产生利润,说到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原本拥有土地的人如今卖掉土地之后,就能够得到大量的钱,而铁路运营公司再将这些土地卖给商人们,商人们也可以借此赚钱,没有人会在这一个环节中受损,,因为易魁洛的市场蛋糕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上冲刺,这一点从股票交易期货市场新一年的手续费就能够看得出来,相比起去年,足足增长一千万所罗门金币的手续费,证明了股票市场真正的繁荣。

这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更加的看好易魁洛的资产,所以许多吸血鬼们,矮人们,也开始纷纷将自己的家族资产送到易魁洛来进行投资,毕竟那些钱放在自己家里,只能够吃灰,而在易魁洛,在如今股票进入全面牛市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太过于蠢笨,那人人几乎都是巴菲特,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自己的资产增加一成左右。

这对于本就拥有庞大资产的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收入,所以更多的贵族,开始把自己的钱放到股票市场来,而一系列的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服务机构,其主要的工作,便是帮助这些贵族和商人,来管理他们的股票。

在以前,股票市场的规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一共能够上市的也没有几只,再加上交通工具的问题,所以真正炒股的人其实并不多,许多贵族也不在乎这一些,而如今随着火车的诞生,人们在炒股上,自然就有更多的便利,同时股票的牛市,许多传奇,在报纸的渲染下,使得人人都希望通过炒股拿到一笔财富,所以很多的人,甚至是一部分的中产阶级,都开始投资股市。

而如今的股市相比起刚开始的时候,股票也越来越多,整个末卡维证券交易市场中,登记的股票一共有三百四十支左右,看起来数量不多,但这些企业和公司,以及财团全部都是易魁洛最为强悍的财团,只有他们才能够登录在证券交易市场中,而这些企业的市场总额达到十六亿所罗门货币,相当于易魁洛政府十二年的财政收入,这无疑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数字,且如今还在上涨。

在这种状况下,自然愿意投资股票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是不会的,因为股票的增加,股票的难度也呈指数型上涨,哪一个股票更赚钱,哪一个股票不赚钱,这是一件很难决定的事情,而这个时候,金融集资公司无疑就可以帮助他们。

他们负责把人们的钱集合在一起,然后帮助他们进行投资,这种公司的出现,证明金融市场开始真正成熟起来,许多人开始把自己的钱交给这些金融公司来处理,而他们也确实能够赚到钱,这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把钱给他们,从而很快这些公司变成一个个的庞然大物,议会自然注意到他们,毕竟这么多的钱在他们的手里,这对于金融市场会不会产生波动,他们还是很怀疑的,但无奈这些金融公司,一个个都是纳税大户,每年都会为易魁洛带来十几万的所罗门金币,因此最终议会也没有对他们进行什么限制,这为之后的金融股灾爆发,埋下了伏笔,不过此时,这些金融公司无疑是在为易魁洛做着很大的贡献。

而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包括外国的公司和集团也希望能够在易魁洛上市,从而可以在投资者的手中获得大笔的资金以开拓自己的产业,在这一方面,自然又诞生出一大批的金融公司,来服务与他们,而如今易魁洛,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促进股市发展的计划,也允许外国的公司能够来易魁洛上市,毕竟股票交易所带来的手续费,每年就是上千万的,如果有更多的公司上市,有更多的股票在市场流通,对于易魁洛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如何发掘这些公司的价值,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安稳的上市,这又是一个商机,因此许多与政府有关的人员开始进入到金融市场,成立一个个的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同时将这些数据与自己的合作金融公司共享,这一个从上市到购买股票的产业链开始形成,标志着史上最为赚钱的金融市场,开始在易魁洛这片商业的热土上成熟起来。

而这个产业,无疑是非常赚钱的,这也让易魁洛拥有更多的税收去建立起更加庞大的学校系统,以及医疗系统,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权利去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

除此之外,如此巨大的资金涌入到铁路运营公司中,这也让设计师和规划者们对于铁路本身也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从第二年开始,除了已经在建造的三条铁路之后,西部铁路和东部铁路也都陆续开工,分别自己的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开始建造,两条铁路分别为一千七百公里和两千三百公里为规划开始建设,打造一个真正的大都会区。

这个消息一宣布,易魁洛的各项指标也都开始往上升,同时君克尔也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加速让小部落的民众进入到城市中来,如今的各大城市,工厂对于员工愈发渴求,无数的订单朝他们涌来,除修建火车站所需要的材料之外,外围的商场修建,自然也需要新的材料,同时城市的税收提高,也要修建一大批的基础设施,比如美术馆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进行,而大量人口的涌进,使得服务业的需求增加,自然也需要人口来增加服务生以及管理人员,如此一来,整个正循环开始持续发力,农村中的人口开始快速向周围的城市靠拢。

大量在都会区中的农田开始变成城市的一部分,高楼大厦在其上开始建立起来,在这些都会区,你越来越少的能够看到农田的出现,而因为火车的发明,原本大都会区的粮食,百分之七十要靠附近的农田来承担,但如今火车则让粮食问题变得不再那么迫切,大城市完全可以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过来,因此这些靠近城市的农田,自然也不再那么需要,政府政策的放宽,使得大量农田开始消失,后世意义上的超级都市,开始渐渐在易魁洛遍地开花。

六大都会区,以因斯布鲁克为首,率先突破一千万城市人口的大关,大量本地区的农村人口被合并入城市之中,同时周围的城市开始向因斯布鲁克扩充,人口不断的增加,无数的工厂在地面上拔地而起,工人数量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便增加超过两百万人口,工厂突破一万工人的数量也从原本的四十一个,增加到一百四十余个,万人工厂的增加,使得易魁洛的工业化正式迈上快捷通道。

而大规模开放公司上市,无疑也有这个好处,这些公司一方面会给易魁洛缴纳大量的税收,同时得到资金的他们,也可以在易魁洛广泛开设工厂,这些工厂就可以吸纳人口,这对于易魁洛的城市化是有着很大帮助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易魁洛也提出很多的法案,希望能够促进金融的发展。

在这一年里,整个易魁洛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大量的铁路公共工程修建完毕,无数的人开始乘坐火车,来往于各个城市之间,同时廉价的运输成本,以及更为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到了一个几乎人人都能够买得起的地步,如此一来,商品经济更加发达,某一种商品不再只有一种货物可以选择,而出现多种商品共同角逐的场景出现。

就像以前,肥皂只有一个牌子的,因为生产量有限,全国只有中产阶级以上才能够用得起肥皂,需求量小,一家公司往往就能够全部吃掉,根本不需要第二家,而买家即便心里不满意这些肥皂,也因为只有这么一家在生产,没有第二种选择。

而如今,随着城市化的人口急剧增加,同时肥皂的价格因为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下降,所以商品价格也下降,即便是工人阶级也能够买得起,如此一来,原本用肥皂的人口大约是三百万,而如今则扩充到七千万人口,甚至许多农民在家里都开始用肥皂,市场的扩大,自然使得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么庞大的市场,也能够养得起更多的肥皂公司。

如此一来,自然有公司会在其中开拓市场,第二家肥皂公司,第三家肥皂公司,彼此推出不同的产品,从而使得客户们,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而商品经济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而如今,这种现象正在各个行业之中,蓬勃发展,在以前,只有贵族们可以有选择商品的权利,而中产阶级和底层是没有选择的机会的,而如今,随着消费的增加,市场的扩容,整个消费市场正在蓬勃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行业内,都开始出现多家公司共同角逐的场景出现,这在以前是绝对看不到的。

这无疑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个性化,以前他们只能够选择买可以买到的商品,而如今他们则可以去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庞大的市场促进市场的细化,而这些产品在易魁洛经过试验之后,再卖到其他的国家去,占领他们的市场。

这其中的原理也不难理解,就像现代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放眼望去,许多高端品牌几乎全部都是外国货,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外国的商品通过他们庞大的市场,经过了细分,不像中国,往往电视机就是西湖牌的,手表就是上海牌的,自行车就是凤凰的,收音机就是浦东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而在中国,同样也有消费个性化的需求,但因为当时本身市场很小,没有办法培养出自己的本土品牌,而外国品牌抢占先机,利用自己产品丰富和资金雄厚的特点,开始在中国布局,最终吃下中国最大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到如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