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九十七章 循环

永不下车 第九十七章 循环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从全体投资者的角度观察,资本增殖,或曰“钱生钱”,是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过程。uu234

在经济循环中,作为整体的投资者投入一百马克,并期待着收回两百马克,为此,可以进行十分复杂的经济活动,但不管怎样,一百马克并不会凭空翻倍,当循环结束时,如果投资者的结算账户上真的有了两百马克,可以想象,那多出来的一百马克,必然是来自于整个经济循环之外。

多余的马克,这种东西,究竟存在于哪里;

一般人的想法大抵是“政府开动印钞机,央行随便改账户”,这种将货币想象成现钞、或者数字的念头,并无助于思考。

事实上,要顺利完成经济循环,让资本增殖,无非就是需要外来的货币注入,充当利润;

这种注入的货币,来源,可以是其他国家、地区的国民财富,可以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也可以是简单的开闸放水、信贷扩张,总之,要么来自其他经济组织,要么来自科技进步的衍生,要么来自信贷指向的未来。

万变不离其宗,总而言之,没有额外的货币一定是不成的。

联邦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刺激,货币、或者说就是“利润”的来源,都脱不出以上几条的范畴。

倘若以上渠道,全都无法提供资金注入,情况又会怎样呢:

一场极端典型的超级危机,就会到来。

置身于盛夏的大学校园,从媒体和网页上感受到联邦新一轮经济刺激的规模和力度,方然的感受,与卡奥*海因里希的观点大致仿佛,不过,这轮经济刺激埋下的隐患,可想而知,会比联邦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刺激都更严重,未来一旦爆发的后果,也将会是空前惨烈。

将大笔资金投入it、自动化、人工智能,这样的做法,效应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无多大区别,带来的后果,却很不一样。

一言蔽之,在这样的经济刺激过程中,作为资本利润来源的联邦民众,能够获得的货币,会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复苏过程都少得多。

从电力骨干网,到人工智能,诸多经济刺激的大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上,是高新科技的眼花缭乱,仿佛联邦即将开始第四次工业变革,待那些重化工、重人力的产业被淘汰后,就会自然迎来令人鼓舞的新一轮经济繁荣。

然而这所谓的变革,经济循环几乎完全在少数高科技企业、与基础设施制造商之间进行,衍生出的上下游产业少得可怜,普通民众的参与程度,则再创新低。

就方然手上的资料,譬如说,加利福尼亚某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从项目规划到竣工投产,一共只有寥寥数百人参与其中,这数百人,还包括项目主管和设计师在内的,十指不沾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现场施工队的规模不过四五十人,庞大的工程量,几乎完全动用自动化机械,按人工智能规划的流程来完成。

工厂建成后,日常的运行和维护,更只需要寥寥二十人的管理团队,每天即可生产三百五十辆无人驾驶电动车,如果全部卖出,毛利润高达一百四十万马克。

甚至,就连极罕见的生产线故障,前来处理的,也是流水线制造厂家的智能化检测维修系统,随行的工程师,一身西装坐在工厂会客室的沙发上喝咖啡,顶多瞥一眼平板电脑上的进度,轻松闲适的样子如果被大老板看到,说不定下一次,就连这家伙的机票钱、甚至薪水也都会被砍掉。

这样的智能化工厂,偌大厂房里,见不到一盏照明灯具;

仿佛墓室,令人窒息。

因为从头到尾,从原料投放到检测下线,根本没有一个工人实质性的参与其中,名义上监控流水线运行、事实上往往只是看客的运行团队,寥寥几名当班者,都在单独的值班室里,维系人类仅剩的存在感,仅此而已。

从现场施工,到工业流程,越来越多的岗位已经、或者正在被机器所取代,而联邦政府为经济开出的一张药方,则进一步加速了这样的嬗变。

纵观全局,只有在科技研发,或者前沿探索的机构里,才能轻易找到人的身影。

对置身于伯克利大学的方然,表面上,如果只关注周遭环境,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就是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循环中,人的地位仍然至关重要。

毕竟,在联邦顶尖的大学,研究所,或者企业的研发部门,无数头脑正殚精竭虑,设法攻克技术难关。

然而这些人类中的顶尖头脑,在人口中的比例,却是不足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微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达,人的体力,技能,乃至相对比较初级的智力,依次被系统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联邦民众被从经济循环中剔除,进而,无法获得其中流动的货币,继而丧失消费能力。

待到经济循环堆积到产品销售、变现回款的那一天,危机,就将再度爆发,如同雪崩般将联邦掩埋。

自动化的电动车工厂,从规划到运行,一个没多少人参与其中,对投资者来讲,似乎是天大的好事,也可以节省许多人工成本。

然而从整体上考量,这也就意味着,工厂所制造的产品每天的三百五十辆无人驾驶电动车,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买主,进而,投资者幻想中的利润,也将随着产品的销路不畅,而注定无法实现。

商品找不到买主,在投资者,是极大的痛苦。

然而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无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则是天大的恐怖。

因为这些必需品,从电动车、服装鞋帽到生活必须的自来水、电力,甚至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食品,生产的过程,几乎和普通民众没有一点交集,在这些商品的制造过程中,除极少数专业人才外,其他人根本拿不到任何报酬,现在又如何拿得出马克,去交换商品,满足自己可怜的生活需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