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七八一章 火箭

永不下车 第七八一章 火箭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觉得用‘战斗士’、‘歼击士’、‘双翼士’,乃至‘喷气客士’称呼天上飞行的机械,

是很别扭的一件事?

但没关系,民众终归会习惯这一切,

正如第一次学习某种语言,对其中任何符号、词汇,都不假思索那样。”

语言专家的脑洞大开,类似报告,方然在闲暇时看过很多,今天顺便在这里讲了一番,与会者则在网络上议论纷纷。

其中,不乏反对的观点,研究不同语言的专家、学者各执一词,要么认为自己钻研的语言文字更合适,要么则支持“世界语”,还有更加激进的则认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可以直接用“联邦文”应付人——机交互,

而根本不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语言。

对此,阿达民在几天后,陆续于公众平台发布公告,阐述语言文字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不论未来的人类,如何演变,生存形态从血肉之躯迁移到“意识模拟器”,乃至于长远未来的其他形态,只要仍以群体、社会、文明的形态,共存共荣,语言文字就是一种必须。

不仅如此,依附其上的历史积淀,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重要。

一切只因为,新时代的人类文明2.0,将彻底告别过去,文明之中,将不再存在任何纷争、压迫、内战与毁灭,所有这些负面事务的对立面,也将随之而失去原本的意义,从宝贵的追求蜕变为每一天的习以为常。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是否还会设想到一切光与影的对立,是否还能创造出旧时代先辈们所创造的,从《战争与和平》、《矛盾论》到《过零丁洋》的灿烂成果,

是一件大有可疑,甚至极其艰难的事。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再怎样摹想,也难以洞悉其中的精义。

未来的人类文明,当然,一定会有其他形式的灿烂辉煌之成就,谱写出的人类艺术作品,会比旧时代的任何东西,都更宏伟壮丽,但是,也必定有一些久远的过去,晦暗的历史,并无从体验,也无从描述。

出于这种考虑,一种语言、文字,承载多少历史的厚重积淀,

完全是一种无法再生的宝贵财富。

正因如此,不论盖亚净土选择什么语言文字,作为通行语,对旧时代的每一种语言文字,乃至依附其上的人文成果,都有发觉、保存与研究的价值。

至于说,基于自己曾经的身份,族群,掌握的语言,而对这一选择心生抵触,

这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随时间流逝,我们终将适应这一切。”

人类,不论到什么时候,要想以群体共存的形势生存下去,就必须有语言文字。

旧时代的文化遗产,在两次盖亚大战后,直到今天,只留存一部分,人类的几万种语言文字,准确地讲,是几十万种语言和几万种文字,仍然可以提供丰富的选择,但不论怎样选,通行语至多只能有一两种。

并非其他诸多语言文字,不够优秀,而是由客观历史决定了现在,无视不同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积淀,生造“世界语”,

那才是一种罔顾事实、不讲效率的唯心主义。

决定了语言文字,接下来,盖亚净土的人文学科,自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阿达民,无暇多顾这一领域,只在1517年深冬时节批准了计划书,将盖亚净土的初、中、高级教育阶段科目确定下来。

初级教育阶段,科目有人文社会、数学、自然科学三科;

中级教育阶段,有人文、社会、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八科;

高级教育阶段,则以自然科学为主线,按不同的工程实践领域,进行细分,但一切以理论研究为主、工程实践为辅,切实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由“全产机”去完成,人类,则专注于磨砺自己的头脑,去探寻无尽的未知。

花费若干年时间,从百废待兴,到百舸争流,在阿达民的指引下,盖亚净土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

西历1518年3月,西大陆“文昌”航天中心。

驱使“替身”来到现场,而不是借助网络,在地下掩蔽所内遥望这一切,深夜时分,火光乍起,照亮天空,几十枚重型运载火箭在一分钟内点火,掀起的气浪,挟裹超过一百七十分贝的声浪,响彻大地。

源自旧时代的火箭技术,经过十年改进,人类如今掌握的最大运载能力,是能够将上百吨载荷送上月球的N-5型。

N-5,理联N-1巨型火箭的后期迭代版本,发射全重七千四百五十吨,第一级由多达二十四台推力四百吨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组合而成,总体上,采用四级串联方式,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接近一百吨,是人类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强大运载火箭。

在制定太空探索第一阶段规划时,对运载火箭,相关研究机构提出过几种方案。

一开始,主流意见是在联邦“SATURN-V”火箭方案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者利用人类已掌握的八百吨级氢氧发动机,另起炉灶,开发一种第一级四台发动机并联、全重两千五百吨级、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三十吨左右的型号。

至于旧时代理联的N-1,第一级并联发动机台数太多(高达三十台),总体可靠性差,历史上四次发射全部以第一级故障、爆炸而告终,几乎没有人看中。

但是,以人类今天掌握的科技,特别是无人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全产机”,所能提供的工业产品之可靠性,可是旧时代任何体系都望尘莫及,一具二十四台发动机并联的第一级火箭,可靠性也可以满足要求。

为此,盖亚净土才启动研究,花费近十年时间完成了新一代N-5火箭的研发定型。

在漆黑一片的夜里,几十枚巨型火箭同时升空,场面何其壮观。

一次极其密集的发射行动,时间节点,并没有经过特意选择,发射场还有另外几十枚火箭待命,随时补充因意外而损失的第一批次火箭,确保项目进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