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六六二章 异化

永不下车 第六六二章 异化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作为主要的研究者之一,对此,朗道先生心知肚明,也并不避讳与阿达民讨论此事,在他看来,这位掌控盖亚净土大区的管理员,对所谓“永生”,所谓“自我意识之迁移”,认识还不够透彻,甚而会产生误解。

“阿达民先生,对于‘意识迁移’,你可能还有一些不太到位的认识。”

无须拐弯抹角,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在座位上,语调平缓:

“在您看来,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脑迁移到‘意识模拟器’,就如将一件货物,从a转运到b这样简单;

这样想其实也可以,但,你是否想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这种存在,要怎样定义其边界,才能确保其完整的从a迁移到b,并加以验证;否则,且不说你本人必定疑虑重重,不敢采用,就连眼下的**实验,效果都无法确定。”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朗道先生,我以为,根据‘意识模拟器’与‘脑外连’的相关资料,其可靠性是有保证的;

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当事者的自我意识,始终在运作,那么,其实并无须任何外来的检验、或者确认,当事者自己便能做出判断。

即便考虑到睡眠,意识活动,会有一定规律的活跃与静息,我也有办法监控这一过程,在可靠性方面,并不劳您费心。”

一个人的意识,如朗道先生所言,从a到b,这种操作如何确定有效。

倘若这一过程中,有人类参与,那么的确存在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但,既然这一切将会在“盘古”的监控下,以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手段去进行,作为当事者的自己便没理由怀疑其有效性。

至少,不用担心“自我”因睡眠而遇害,甚而被替换为“拷贝”。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如何判断其是“我”,而非“拷贝”,自身的思维判断终究无用,而需要切实存在的客观保障,在这方面,方然没有什么顾虑。

包括眼前的朗道先生在内,都没机会直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也没机会做手脚。

但朗道所言,并不是阿达民想到的风险:

“风险,或许可以控制,我对这一点并无很深入的研究。

但是阿达民,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就只是流淌在脑组织中的生物电,这种认识,是很有局限性,你是否认为,将这种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的生物电,导入‘意识模拟器’,就是将一个人的‘自我’,迁移成功了呢?

那我必须得提醒你,‘记忆’,脑组织中的突触讯息,乃至化学物质的变动,这些,也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识模拟器,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力将这些一并迁移、承载。”

说到“记忆”,方然确有一点意外,他看着朗道先生。

“‘人是一种活在记忆中的生物’,这句话,你想必也听到过,但,如何理解呢?

自我意识,正在思考的这种存在,如果说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当然可以,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身体当中,并无其他任何东西,比这正在流淌的生物电更有资格被称为‘自己’,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

‘自我意识’的范畴,并不止包含这流淌不息的生物电,记忆,对过去一切的印记,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脱离记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便无法与原来的‘我’等同,这你想过没有。”

记忆的价值,这么大吗,这是阿达民听后的最初反应。

不过,被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提醒,略微思考一下,方然就不得不承认,朗道先生指出的这问题,他很早就见过。

早在nep_791机构展开相关研究时,从“脑外连”开始,研究者就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脑外连技术,至少nep正在探索的这些脑外连技术,并无法处理人的记忆,迁移过去的自我意识也必然会“受到一些影响”。

记忆,与自我意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方然的理解有限。

不过思维活动与记忆的关系,却很显明,完全脱离记忆的自我思维,必然十分空洞,甚至严重影响意识的运作。

在这方面,无须安排实验,只消观察记忆减退的老人、病患,便一目了然。

与意识的存在形态生物电不一样,记忆,目前的生命科学研究,倾向于认为是人脑的一种实质改变,由遍布脑组织的无数突触,来保存过往所得的知识,见闻,经历,乃至可回忆的一切。

这种实质改变,在人类的脑神经系统中,是极其复杂的过程。

迄今为止,科学研究已发现,大脑底部被称为“海马体”的组织,对记忆形成至关重要。

人的一切现实感受、经历,都会在大脑中形成所谓“短期记忆”,种类有别,但除某些技能性的“记忆”之外,基本上所有的记忆,都需要经由海马体进行“锚固”,否则便会很快被遗忘的一干二净。

不仅如此,对脑中的“长期记忆”,那些可以维持数十年、乃至终生的印记,同样需要海马体来查找,否则便会丢失。

种种迹象显示,海马体受损、或手术切除的人,其长期记忆分明还“以通常形式”存储在脑中,但由于海马体的查找功能丧失,这些记忆,便仿佛丢失了指针的内存区块,石沉大海,再也无法被找寻。

记忆,对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意义极其重大。

所谓“活在记忆中”,并不是指沉湎与过去,而是一个人要想清晰的意识到自我之存在,确定自己的身份,必须要有相应的记忆。

同样的,观察那些因头部撞击、或者脑科手术而失忆的人,便不难明白这点。

一个失忆的人,严重时,关于外界、过去乃至自身的全部记忆都荡然无存,此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当然仍会将其视为一个人,可是站在当事者的立场,这判断,便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言之凿凿。

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自己的过去,甚至,对周遭环境毫无印象,当思维赖以运转的坐标、原点,全都消失不见,

确认自身的当前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