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五六六章 海默

永不下车 第五六六章 海默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脑,大概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一旦出现病变,传统的医学手段,经常力有不逮、或者投鼠忌器。

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肆虐老年届的阿尔兹海默症。

一种主要侵袭老年人的病症,按理说,四十七岁的阿达民尚无须太担忧,但方然的思维,并不能与凡人等而视之,对这一发病率并不低的“漫长的坎瑟”,仍感到恐惧,并下令相关研究机构寻找对策。

尝试攻克阿尔兹海默症,在核战前的旧时代,便是诸多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

核战前的旧时代,具体而言,资产主义由盛转衰的西历1450~80年代,大量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因和平安定的生活庇佑,陆续进入老年,困扰老年人的诸多疾病,坎瑟、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发病者都越来越多。

相应的,不论出于社会责任、还是追逐利润,相关的研究规模也水涨船高。

尽管如此,直到西历1480年代末,即将毁灭的世界,仍未找到一种治愈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手段。

阿尔兹海默病,直接的发病机理,是沉积在脑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这些蛋白大分子,构型迥异,既不具备生理功能,也无法被代谢移除,长期积累,会逐渐令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摧毁病患的脑组织。

但功能正常的人脑,为何会沉积这些特定的蛋白质,假说,推测,一时间层出不穷,根据相关推测和假说开发的药物,治疗手段,最终却没有一个能通过iv期临床测试,对阿尔兹海默症没有任何疗效。

这一令人失望的现实,充分说明,人类尚未抓住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

旧时代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汗牛充栋,只因全世界的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发病者的数量,逐渐递增,完善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又让病患中的大多数一直存活,直到脑组织彻底崩解、失去基本功能而死亡。

这一漫长过程,毋庸置疑,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老龄化引发的负担,最终之解决,则十分讽刺,一场盖亚大战引发的全面内战,将旧时代的秩序彻底颠覆,人人自危的乱世,年老体弱者根本无从生存,纷纷毙命。

按人工智能的预测,全世界六十岁以上人口,在全面核战爆发日之后的六个月里,死亡率在90%以上,这一数字十分惊悚,但,客观上也的确为历经浩劫的世界,甩掉了一个极其沉重的包袱。

不论这一过程如何惨烈,今天的nep大区内,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口,的确很少。

但身为永生追寻者,面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曲线,稍加延拓,也难免会有点脊背发寒,因此而寻找对策,是一个阿达民很合理的诉求。

阿尔兹海默症,揭开特定蛋白堆积的表象,真正的机理,一直困扰着相关领域研究者。

旧时代末期的一些研究,提出质疑,认为脑组织中特定蛋白的堆积,并不一定是疾病发展的直接表征,结合该病的发病因素,从“受教育水平”与“家族史”的凡此种种,实在太模糊,给相关的研究造成很大困难。

新时代的科学研究,面对这一难题,迄今为止的表现又如何呢:

失望,大概足以形容方然的心情,不过在聆听774机构的报告后,他对这一“漫长的坎瑟”之恐惧已有所减轻。

截至西历1500年,nep大区的相关研究机构,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仍限于“对症”。

使用种种手段,让病患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症状进展迟缓,很多病例的症状多年未有明显改变,如此一来,便可将阿尔兹海默症转变为一种“不那么致命”的慢性病,是研究机构目前的成就。

只是这种成就,对阿达民,分明就一点用处都没有。

东北太平洋大区的民众,倘若在年老、或者尚未年老时,罹患此病,对阿达民而言,其实只是一种概率可控的资产贬值。

救,还是不救,一切都应该遵循损益原则。

而研发机构给出的疗法,不论在控制阿尔兹海默症的发展方面,如何高效,终归也是一种耗费甚巨而几乎毫无产出的慈善事业。

事情是明摆着,一个nep大区的民众,只有在尚未老去的中、青年时代,才有可能成为研发机构里的骨干力量,而耄耋老者即便未罹患此症,事实上,对nep大区的科研工作也几乎没有用处。

之所以说“几乎”,毕竟还是有些老而弥坚的研究人员,在确诊阿尔兹海默症后,有拖延病情的价值。

否则,这一临床医学的成果,价值就更菲薄。

但,不论如何考虑损益,审视自身,掂量四十七岁的年纪,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无法忽视,诸如此类的病症,东北太平洋大区的研究机构都在竭尽全力,却无法尽数解决、承诺治愈,让管理员很有些心里没底。

阿尔兹海默症,一旦被疗法“转化”为慢性病,对寿限有度的凡人而言,往往便算不得一种很棘手的烦恼。

人,皆有一死,这事实固然恐怖之极,某种程度上,却也是大量病患的最终救赎。

其实又何须将这救赎的范畴,局限于病患,每一个人的身体,本来就没有设计成永不朽坏,譬如肾脏,从年轻时起,净化血液的能力就始终在缓慢下降,到一百岁左右时,其机能会跌落到尿毒症早期的水平,处理能力已十分低下。

照此趋势,用不着考虑其他零件,但肾脏这一条,迟早会让所有耄耋老者掉落车外。

不过反过来讲,既然早晚也是一死,并非意外、而是身体各部分都接近于崩溃,一种进展迟缓、不会很快要命的慢性病,在上年纪的人眼里,简直就没所谓。

还没等症状发展到致命的程度,人,就会撞上大限,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种想法,放在一般民众身上,固然是种自我安慰,对追寻无限长生命的方然而言,却根本就无法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