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四六三章 兵力

永不下车 第四六三章 兵力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一条条的浏览下去,这些动向,其实用不着看简报也能猜出大概,好消息比较多,坏消息比较少,asa的预判已经让方然心中有数,不过,今天的简报里出现了医学领域之成就,人类对抗坎瑟的武器又有了一定的进步,这让方然心下稍安。

四十一岁,不知不觉到了这样的年纪,外表,也许依然年轻,细胞分裂、化学刺激所积累的dna损伤却逃不过。

坎瑟,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种类的发病率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相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现在的方然格外关注医学领域的新进展,拨付的研究经费和实验“材料”也毫不吝啬,这当然是一种自保的明智选择。

除此之外,定居点民众分层计划,则是前些时间的一个脑洞之延拓,暂时不理也罢。

至于武装机器人的规模,12,500,000的数目,应该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是这样吗。

其实也不尽然,一边切割盘子里的牛排,货真价实、而非“食材机器”用有机材料制造出的肉饼,一边估计麾下军事力量的实力,方然不由得这样想。

关键还是那一点,毗邻大区的军事实力怎样,单凭边境线上的接触,根本无法断定。

憧憬着无限长的生命,现在,一切安全都只能寄托在机器大军身上,之所以还有心情坐在餐桌旁大快朵颐,方然的推理,无非建立在“红桃皇后”般的处境之上:

倘若所有管理员都竭尽全力发展军力,各方的实力对比,便不应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只要竭尽全力,将每一个焦耳都投入到军事、或相关领域,就用不着担心哪一天被打上门来的敌军消灭;

要是事情如此简单,那倒好了。

战争,从人类主宰的时代,演变为机器主宰的时代,规则也随之而变,摆在方然与麾下ai眼前的一个问题,则是“前线”与“后方”的配属比例。

早在若干年前,人类还是战场厮杀主力的时代,这一问题并不存在。

旧时代的暴力机器,不论主子是谁,由于主要和关键的组成者都是人类,一言蔽之,必须经过必要的教育、训练及动员,才能具备起码的战斗力,常备军就是暴力机器的必然存在形式,其他诸如民兵、预备役等编制只是补充。

不论怎样庞大的补充兵源,要具备战斗力,必须有一段时间的整训,在战争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暴力机器的作战能力,因此而越来越接近于常备军的实力。

除非爆发盖亚大战,旷日持久,否则后备力量一般都没有露脸的机会。

在机器取代了人之后,盖亚表面的战争,节奏更一下子加快了好几倍,武装机器人不忌惮黑夜,不需要休息,随时可以充当炮灰、诱饵等牺牲品,前线与后方的分划愈加模糊,战争强度与烈度都空前提升。

以ai的预计,一场大区间的战争,甚至会在几天时间内分出胜负。

这里的所谓“胜负”,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降”,而是一方被另一方完全歼灭,管理员被消灭,因此而失去翻盘的可能性。

因应新时期的战争形势,管理员的策略,基本类似,一方面在前线维持庞大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也着力建设规模更庞大的后备军,采取“热备份”、“冷备份”等不同等级的待命方式,能够在战争爆发时迅速驰援。

这种战争准备方式,在旧时代,显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不切实际。

人,不论枕戈待旦、还是解甲归田,只要活着就要吃饭,此外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需求,旧时代的国家,要想维持庞大的后备力量,就要将其中的大量人员供养起来,至少要投入相当可观的资源,才能在一旦需要时有兵可用。

相比之下,新时代的机器大军,充当后备力量的代价则小得多。

从武装机器人,到履带式炮车,再到制导弹药与无人战斗机,所有这些装备,在封存待机时都无需花费多大的资源,一旦战况紧急,需要出动这些后备力量,从软件更新到电池更换的流程,也并不占用多少时间。

最至关重要的,是这样一支分明刚刚投入战场、毫无实战经验的军队,其战斗力却借助资料、算法与学习库的共享,而具备身经百战之同类单位的实力。

机器人主宰战场的时代,后备力量消耗更少、战斗力同样有保障,自然多多益善。

但,前线毕竟也不能无一兵一卒,边境线的对峙,压力沉重,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做到一线力量与后备力量的平衡,就是非常复杂的决策难题。

在这方面,算力强大的ai作用也有限,一般还是需要管理员定下基调。

方然的选择,并无新意,相对来说还有一些保守,他更倾向于在前线屯驻重兵,至少维持与边境线外的武装力量实力相若。

与一旦开战、如何取胜相比,很显然,他更想办到的还是“如何不战而胜”。

只有在前线维持足够庞大的武装力量,非但如此,还要让对面看得一清二楚、又无法集火消灭,才能让对手有所忌惮。

进而,眼前的表面和平态势,才能维持下去。

前线与后方的比例,这一问题,一开始让方然很有些头痛,但很快他就发现,这问题完全可以“推”给其他大区的管理员,不论对方在边境线另一侧部署多少兵力,自己只需有样学样、也部署那么多,就可以了。

按这种无脑策略,近几年来,nep大区的武装力量部署,一直做到在各条边境线上的“力量均等”。

具体的分布比例,视情况不同,两者的比例一般在30%~40%之间。

这一比例究竟是怎样确定的,即便没有情报,想一想各大区的分布比例也应该差不多,事实上,无非是在将资源用于消耗、还是再生产之间,求得平衡,在维持边境武力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作战平台的产能。

按这一指导思想,西历1494年,方然麾下才会拥有12,500,000的机器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