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四四一章 滴答

永不下车 第四四一章 滴答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暴力威胁,远在上千公里的边境线外,接近一千万编制的机器大军,覆盖大地的飞行物拦截系统,数百米的厚重地壳与缓冲结构,足以遮蔽迄今为止盖亚表面的一切武力。

除仿真少女外,身边没有一个人类,更杜绝了背叛的风险。

科学,发达的现代科技,得让自己享有自古以来任何人都不曾拥有过的,绝对的安全。

但这样就可以了么,死神,是只要立起厚重的屏障,就可以一直躲在后面安然无恙,这想法就未免太无稽。

衰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耳边回荡的“哐当”之声从未消散。

时间的列车,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扰,一直向前飞驰,任何乘客也无法让其稍稍减速,更无从奢望让其稍作停留。

要对抗命运,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生命科学领域之上。

每天翻阅研究简报,浏览从“基础物理”到“基因工程”的研发报告,一方面确定通用型ai工作正常,一方面了解治下科研机构的工作进展,方然所关注的,不仅是为长远目标服务的基础研发,和为中期目标服务的抗衰老研究,此外还特别关注医学、临床医学的发展,着眼于当下而特别关注。

1492年,至多再过几个月,自己就将迈过四十岁的门槛。

当今时代的四十岁,凭借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已不再是一个不惑、甚至知天命的年纪,每天例行锻炼的方然也没感到异样,以自己的感受,身体状态仍然良好,体能、反应还没有下降的征兆,一切似乎都还在掌控之中。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身体内,细胞的分裂、凋亡,时刻都在发生,端粒的磨损,也始终在无数次dna复制的过程中,真切的发生着。

看不见的,未必就不存在;

生命的钟一直在滴答作响,这,并非闭上眼睛、捂起耳朵就能逃脱。

伴随身体的衰老,疾病,除感染外的内源性疾病,风险也会一点点的,缓慢而持续的提升,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处境。

釜底抽薪的对策,抵抗衰老,修复受损的端粒,乃至重新谱写dna序列,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人才,与天文数字般的投入,心急也没有用,方然并没有揠苗助长的想法,但若着眼于当下,还是医疗技术的研发更重要。

衰老本身,不管怎样狰狞可怖,毕竟也只会带来一百二十岁的大限。

相比之下,早在这一大限到来之前,人体就几乎必然会因新陈带来的紊乱、遗传物质的损伤而乱象丛生,继而演变为医学教材中的连篇累牍之病症。

倘若无以应对,或迟或早,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大限之前,就因疾病而掉到车外。

下车,不管是因为衰老、还是疾病,后果都一样。

当今时代的医疗技术,总体而言,大致继承自全面核战之前的旧世界,残酷的内战一度造成破坏,人才,设备与技术散失损毁,nep大区的医学研发体系,是在秩序逐渐恢复后才重新组建起来。

这些医学研究机构的任务,除保障定居点内的一千余万民众,有起码的医疗服务之外,主要工作便是向各种顽疾发起进攻。

其工作的价值,不言自明,完全在于管理员的健康。

医学与疾病的竞赛,从古到今,几乎完全是一种针对传染病的斗争,单纯的医术往往不足以成事,还需要社会这一系统,提供从“环境清洁”到“病患隔离”在内的诸多支持,才能有效的对抗病原体之播散。

正因如此,今天的nep大区中,从管理员到民众的所有人,极少顾虑传染病。

民众被安置在上千处定居点之内,单个定居点的人口,至多一万,不仅整体上与潜伏各种病原体的郊野完全隔离,日常活动也很有条理、很有规律,这种情况下的传染因子大大低于1.0,意味着传染病即便出现,也根本流行不起来。

至于nep_7xx、8xx等研发机构,人口密度极低,同样处于与外界高度隔离的状态,也没有传染病滋生的土壤。

这种情况下,当今医学的研究、实践,便得以从繁重的传染病战场中抽身。

相比之下,治疗人体自身的内源性疾病,则是一个比消灭病原体、消除感染症状更复杂,也更深奥的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nep大区,共有九处研究机构负责。

本身并非一名业内人士,对医学,方然的了解十分有限,出于自知之明,他没有过多干涉研发机构的工作。

永生,无现场的生命,倘若暂且不考虑生命科学之外的手段,短期的目标,应该是对抗人体自身的疾病,中期目标则是提升一百二十岁的理论寿限,在那之后,才有资格探究“无限”的身体寿命,进而触碰到永不下车的奇迹。

道理上是这样讲,但,科学技术的研究,并不总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些技术领域何时取得突破,次序又会怎样,现在还没办法准确的判断。

放手让科学家研究,是一种策略,只不过,以四十岁的年龄来看:

自己,还能等待多久呢。

……

科学技术,一座高不见顶的大厦,根基深深扎进文明的久远历史之中。

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岂止妄想要将其加固、加高,哪怕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几乎没可能攀登到这大厦的顶端。

西历1493年,仰望着大厦的四十岁男人,就是这样的感觉。

回望过去的四十年,从幼儿园,一直到逝去不久的前一天,身为人类,而非机器,不敢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竭尽全力,向无人企及的目标冲刺,但扪心自问,方然的确认为自己已竭尽全力。

换做其他任何人,处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条件,恐怕都没办法做得更好。

但所谓条件,立场,却往往并无公平可言。

天赋,或者说,与生俱来的潜质,究竟是否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修读过生命科学专业的方然仍说不上来,现代科学的研究,充其量只能给出一个“智力受遗传与环境之共同作用”的判断,而无法确切说明,遗传与环境各占多大的比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