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四二二章 聚集

永不下车 第四二二章 聚集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社会。

继而,产生种种复杂之极、难以预料的社会成员之联系。

一群当今时代最强大计算机、ai都无法模拟的人脑,藉由语言等媒介,会衍生出怎样的思想与互动,曾经存在的人类世界就是一个例证,面对这情形,内向的方然会感觉棘手,是很自然的反应。

幸好,对nep大区的一万名研究人员而言,要为己所用,并不需要太多的联系。

科学研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科研”,方然所掌控的上百座研究机构,几乎都是从事理论、乃至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专业分工很细。

原本一个团队中,从首席科学家到助手,总会有若干人的规模,现在也几乎完全由计算机来取代了后者,如理查德*费曼这样的专家,几乎不需要与他人打交道,仅凭简单的指令,就可以通过生化仿真人,调动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完成大量的辅助任务。

换言之,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研究者真正需要的社会互动,仅限于理论探讨的层面。

基于这种现实,方然的管理策略是“分而治之”,不仅通过上百座彼此联系有限、完全置于asa监控之下的研究机构,将研发人员分散开来,对每一座研究机构中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研究者,也近乎于完全隔离。

典型的研究机构,譬如费曼教授所在的nep_729,在编人员共七十九名。

机构占地近十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则超过1,000,000平方米。

偌大的建筑集群,一大半都是实验系统的部署地,但其余部分,仍然足以布置几十个“微型研究所”,各自安置至多两、三名科研人员,和适当数量的生化仿真人助手、助理、秘书与陪伴者。

将研究者彼此隔离,如此一来,便无需仰赖科研人员的内向、木讷与理想主义倾向,而从根本上杜绝“社会”的出现。

头脑聪颖、威胁较高的研发群体,值得防备,相应的工作耗费甚巨。

但除此之外,遍布东北太平洋大区的一千多万流民,虽然绝大多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掌控大局的管理员眼里,仍有可能潜藏威胁。

这些流民,原本蜗居在联邦的大小城市内,核战爆发后,因为食物短缺、与有活力民间组织的迫害而流离失所,继而在寒冬中伤亡惨重,直到1490年夏秋之交,根据asa的一次详尽普查,nep大区的人口数已跌破12,000,000。

夏初的粗略估计,人口还有近一千四百万,几个月后却只剩下一千两百万出头。

惊人的损失率,起初,让方然有点难以置信,然后才意识到这只是前一阶段饥寒交迫、处境艰难的必然反映。

不管自己怎么认为,现代科技,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类的演化。

舒适的环境,唾手可得的食物与热源,让人类的身体机能逐渐适应、演变,在寿命上限、新陈代谢等方面获得未可知的收益,而在抵御极端环境所需的身体机能方面有所退化。

这种退化,很难说是从何时开始,但在文明进入近现代之后则一度加速,直到it浪潮席卷而来的前夜达到顶点,准确地讲,在西历1450~14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是最难以适应外界条件、尤其是艰苦条件的一代。

身体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并非百分之百取决于基因、遗传,后天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倘若一个人从小到大,几乎未经历剧烈的温差变化,也几乎没有为各种原因而竭力奔跑,其身体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从循环系统到肌肉的各组织、器官,也很难仅仅通过寻常条件下的锻炼来获得足够的“经验”,更遑论硬件上的准备。

表面上,在外界环境温和时,这样的人一般都表现良好,却会在极端条件降临时迅速现出原形,甚至出现猝死等极端事件。

“温室里的花朵”,用来形容社会剧变前夜的一代人,可谓恰如其分。

这种趋势,多少年前便有人意识到,但在社会变迁、生活条件一路向上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无人关注,更没有引起主流群体的注意。

说白了,既然冬天有供暖,夏天有空调,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便无关紧要。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一路下滑、直到爆发大战,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一直在恶化,当环境越来越恶劣,身体机能不良者便很难长久的生存下来。

这种情形,在全面核战爆发后,一度达到生存条件险恶之极的顶点,在核辐射、核冬天与战乱的多重压力之下,从药品到食物都全面短缺,居无定所,危机四伏,大量人口就是在这一期间损失殆尽,幸存者也常常身染重疾,命不久长。

普遍状态堪忧,但,基于一千多万的庞大基数,其中会不会埋伏管理员、甚至永生追寻者呢。

这种可能性也不宜轻易排除。

方然的对策,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管控nep大区、制定规则并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则启动调查程序,借助庞大的监控体系,和asa的信息收集、分析与甄别能力,对nep大区境内的所有人进行背景调查。

一千万出头的目标人物,逐个排查身份,工作量可想而知会多么惊人。

以nep大区的现有算力与带宽资源,要彻底完成这件事,需要近十年,自己显然没办法等待这样久。

故方然给人工智能的指令、或曰策略,是常见的“按威胁等级排序”。

概括说来,就是依据已掌握的资料、与合理的推测,对nep大区内的每一个人进行威胁等级评估,倘若发现某些疑点、佐证,怀疑其可能是it领域的竞争者、或永生追寻者,再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背景调查。

在这一策略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样的讯息,会提升威胁度”,核心逻辑则由方然自行编写。

身为竞争者、追寻者,究竟会如何掩饰自己的身份。

多少年来践行着这一问题,对其十分熟悉,方然做起基于fscim的规则设定来,自然就驾轻就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