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六八章 大脑

永不下车 第三六八章 大脑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人会犯错,机器不会犯错。

莱斯利*兰伯特离开天堂镇后的好几天里,方然脑海中,都会时常浮现出这句话。

在与兰伯特见面前,凭借自己的思考,方然就差不多想到了这一点,也曾因此而心生迷惘,甚至怀疑人在与机器的竞争中前景堪忧。

事实是明摆着的,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如果哪个人说未来某一天,计算机上运行的人工智能程序,会在大多数智力劳动中超越了人类,不仅联邦民众会觉得这是在胡说八道,it业界的大多数人也会难以相信。

但是在今天,计算机战胜人的场面,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象棋、或者围棋的赛场上。

当今时代,究竟还有什么样的智力劳动,是人工智能办不到,必须依靠人才能进行的呢,有,当然有,但这样的场合,正在随ai能力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少。

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即便在“计算机的能力是否有极限”上取得共识,告别莱斯利*兰伯特后的若干天里,方然还是在缜密思考后承认,传统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上限,还十分遥远,哪怕考虑到超级计算机的架构损失。

堆叠更多的物理核心,建造更巨大的超级计算机,这条路的终点,也许不远。

但观察现今的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迄今为止,人类尚未触及“单个原子”的晶体管之理论上限,按现在的发展速度推演,达到这一极限,怎么说也还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

今天的超级计算机,和运行其上的ai,十分强大,但未来还会更强大。

而人,一个人的头脑,受限于先天架构与体积、能耗的限制,却几乎没办法提升性能。

人脑的算力究竟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曾引发热烈的讨论,和徒劳的争论,事实上在现代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人类并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度量手段,来衡量人类自身(其实就是大脑)的处理能力。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对照计算机与人的工作方式,在一些数学、逻辑运算方面,两者才有了起码的对比可能。

自然,在这样的对比中,一开始人所遭遇的就是惨败。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占地面积和能耗都令人印象深刻,故障率也高至几分钟就可能停机一次,但这样的庞然大物,却能每秒钟完成5,000次加法。

电子计算机,从一开始降生时起,就将人类的计算能力远远抛在身后。

时至今日,“走鹃”这样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能完成的加法次数已达到500~750eflops,如此巨大的数字,很难让人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可以说,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如果和人比试算加法,那么其一秒钟的计算次数就接近十万亿亿,远远超出人类有史以来全部个体毕生所能做的加法次数之和。

超级计算机运行一秒钟,就碾压了有史以来全部人类的总和,这样看来,似乎创造出计算机的人(脑),其智慧、算力,在创造之物面前实不值一提。

但很快,人们便意识到,大脑能进行的智力活动,远不只有加减乘除这样简单。

单纯比较数学运算,做加法,人的计算速度远远逊色于电子计算机,起初这事实令一部分人深感悲观,计算机领域的业内人士却不以为然,道理很简单,电子计算机是人专为计算而创造出来的东西,可是大脑,其所面对的任务,却绝不是单靠加法就能解决的。

在尝试解决复杂问题时,计算机,只会加减乘除并无济于事,一切都要依赖算法。

继而,问题越复杂,算法(一般而言)也会越复杂,依靠逻辑电路而完成加法、继而用无数加法器拼凑出复杂计算能力的电子计算机,就日益陷入到计算量暴增、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算法复杂度之深渊中。

时至今日,不论ai、还是计算机,都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就。

但这一论断,却并没有过时,而是在计算机算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越发凸显出来。

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搭配适当的软件,能做什么呢,从自动驾驶到实时翻译,或者,掌控“全产机”这样庞大的生产体系,让体系中的几百个生产部门,上万个生产单元里的数百万台各类设备协同运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力所不及的。

哪怕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彼此协同的要完成这些事,多半也只是徒劳。

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解决特定的问题,今天的ai、超级计算机还没办法做得到。

道理很明显,倘若在这些领域里,计算机 ai能够胜过人类劳动,掌控生产体系、把持人类世界的顶层,自然会选择将员工解雇、以ai取而代之,从而获得从生产效率到安全系数的双重提升。

但直到今天,在包括it研发的一系列领域中,这种现象并未出现。

顶层,虽然奸诈狡猾、醉生梦死,却并不是一群傻瓜,倘若出现这样的机会,是没理由不去抓住的。

思考进行到这里,原则上,只消看一看自己现在的处境,方然也不难想明白,至少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研发、运维领域,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无法将人完全取代,不仅如此,遥望未来五年、十年的世界,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迹象。

it技术突飞猛进,有产者,却还是需要雇佣一些劳动者,这当然不是在发慈悲。

根据观察,得出结论,方然的思维链条足够牢固,但他并不想满足于此,而是从这一判断出发,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在未来的计算机面前,人,会变成一种不合时宜的存在吗。

方然并不确定,相反,在天堂镇忙碌之余,他还是有足够的闲暇揣摩问题。

身在nep_871,远离西大陆与太平洋上的战火,表面上漠不关心、实则伺机而动,托马斯*安生的表现恰似隐士,时间也还算充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