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三七章 脱离

永不下车 第三三七章 脱离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即便不扯到什么人性,这些研究者,他们是否真的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会意味着什么;

简直可恶。uu234UU小说

如何监控劳动者,手段自古至今近乎于一致,威胁,是统治阶层的惯用手段。

然而时至今日,透过互联网的迷雾,方然却窥见了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迹象,凭借过去若干年的生命科学研究积累,和超卓的技术,他并不难发掘线索,进而逐渐意识到,某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某些怪人,又搞出了一些怎样的新成果。

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最新的成果,是关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外联。

外联,具体的讲,是通过一系列导线、或更精细的介质,将神经纤维与外部设备连接,继而尝试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读”和“写”操作。

所谓的读,是感受到大脑发出的神经讯号,而所谓写,则是将信号传导到大脑。

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什么很新颖的存在,早在若干年前就有实用化的成果,为残障人士提供受控义肢、或者其他意念操控设备,这是在造福人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随之一点点偏离其最初动机。

西历1486年冬,刚刚在nep小镇安顿下来,每天忙于自保,asa的警示讯息还是引起了方然的注意。

匆匆阅读后,他意识到,形势之恶劣与紧迫,恐怕已超出了自己之前的想象。

面对it渗透一切的大趋势,有产者,自身对其并不甚了了,只能借助奴隶之手去掌控这世界,却又对奴隶极其怀疑而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有朝一日双方必然将你死我活;

统治阶层并不傻,能预见到这一点。

相应的,为保住自身地位,在时代大势中垂死挣扎,对待奴隶的种种控制、监视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所有这一切,站在其对立面上,方然并非不能理解,他所不理解的,是身为研发人员的某些生命科学研究者,竟为其提供了新的手段,试图用身体改造的恐怖方式,去彻底控制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

迫于无奈,或者囚徒困境,你不做总有别人做,大概是一种解释。

不管是什么情况,在查阅文档后,方然眼前就呈现出这样的图景,不知在联邦某地的研究机构里,已经发生了这样的情形:

一个人,其包括延髓的脑部被从身体剥离,放置在鱼缸般的容器里,以外循环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新陈代谢,此人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传导通路,而彻底丧失了身为一个人的外在形态和活动自由。

继而,这样的劳动者(显然是纯粹的脑力劳动者),将不再有任何背叛的可能性,只能百分之百的服从命令,

如果不想被关掉循环泵,脑缺氧而死的话。

将神经中枢从身体中一把揪出,作为单独的部分,驱使利用,景象何其血腥而恐怖,哪怕见多识广的方然也禁不住胸闷欲呕。

冷静下来后,他更清楚的意识到,对联邦的有产者而言,这一手段简直就是统治的利器。

缸中之脑,名词,最初见于哲学家想象中情景,时至今日,借助发达的科技,却在一点点变成现实,继而,对被装进鱼缸的劳动者而言,则是真正的末日。

一旦失去身体,大脑,除思考外什么都做不了。

即便原则上,也有极其微小的可能,这鱼缸里的大脑能借助网络体系谋划反击,通过“全产机”制造出精密的移动机甲,杀入研究所将“自己”装进行走的装置中,重获自由,但与一个大活人的反抗相比,这种情形,概率实在是太微乎其微。

极大剥夺劳动者的反抗能力,单这一条,如此手段对顶层而言,就有极大的吸引力。

至于说,这横遭不测、变作非人的劳动者,是否肯选择合作,又或者是不惜一切代价而选择自尽,多少也算是一种掣肘,恐怕也正是如此,才让这方面研究的应用稍微迟缓,暂时还没有走出暗无天日的恐怖实验室。

但,眼光放长远些,这一类技术可能导致的局面,却令方然极其不安。

一旦确实掌握了这样的技术,一方面,让人脑能脱离身体而长期存活,另一方面,则是高速率的人(脑)与(计算)机互联,科幻作品里的某些恐怖场景,就真有可能出现。

甚至与,事态之严重程度,还不止自己现在看到的冰山一角。

出于绝对控制的动机,取出奴隶的脑,维持在鱼缸般的环境里,这固然十分骇人听闻。

但,倘若眼光再长远一些,这样的恐怖行径并无法保密,一旦被目标群体知悉,就必然引发大规模恐慌,和激烈的反抗。

站在奴隶的角度,效忠顶层,为有产者效尽犬马,归根结底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而绝不会是为了脱离身体,只剩脑部泡在缸里,即便少数倒霉蛋被抓住、被做成人肉计算机,绝大多数it从业者在得到消息后,至少还可以选择逃亡,甚至自戕。

长远看来,这么一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残暴行径,注定会无以为继。

继而,有产者的策略,边很可能在这技术之上更进一步,以正在研发中的“人造子宫”为基础,从零开始,采取大量培养潜在蒜苗、而后加以筛选的方式,取得足够多的、甚至对自身命运一无所知的智慧之脑。

培育人类,收割头脑,这种大规模的行动,简直就……

像是在种庄稼一样。

摹想,眼前的虚幻景象,已经恐怖如斯,但事态还不止到这一程度。

再继续向前推演,方然的想象,正与《黑客帝国》里的情景有几分神似,甚至还会更可怖。

从出生到成才的过程,在现实世界里的耗费十分巨大,那么,是否可以将“培养人类”的过程也虚拟化,降生的婴儿,从一开始就被“脱壳”而仅保留其神经中枢,继而,在完全虚拟的所谓世界中成长,待到心智成熟、大脑发育完成,再加以评估并善加利用。

至于这一过程中,并未发展出超卓智慧的废品,则一概丢弃、销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