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一六章 不见

永不下车 第三一六章 不见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在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方面,既有的手段,看起来是十分有效。uu234

唯一的问题在于:

全产机,并不是简单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或者核心服务器,而是一个复杂度超乎想象的庞然大物。

控制权,具现的一条条指令,从位于橡树岭的中枢传递到apos次级节点,或者由“国际商用机器”高层下达到这节点,并不能直接执行,而需要由次级节点来解构、分析与代换,变成规模高出几个数量级的指令包,然后才能下压到三级节点。

这些繁复的指令包,各自抵达三级节点后,可想而知,还会经历一次解构、分析与代换。

然后到外周节点,再然后到达具体的生产单元,数量庞大的生产单元之间,还会频繁通信、保持横向联系,只有如此,才能高效而可靠的执行任务。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全产机”体系,就是模拟人类社会的生产组织流程。

相比于“人”为基本单元构成的社会,全产机的生产组织,摈弃了这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各模块、节点,通过统一的fscim体系而彼此联结,这样的体系,没有人类的思考力与灵活性,却有着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准确程度。

再怎样安全、确切的指令,一旦抵达次级节点,就会开始被解构、分析与代换,进而如水银泻地般,推送到“全产机”的诸多末梢,要托马斯的小组去追踪所有这一切过程,还要给出可靠性报告,根本就做不到。

调查者们能做的,无非是传统的安全领域,查阅核心控制部分的代码,搭建测试环境,制定策略,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与攻防演练。

一切工作的重点,在于防范“非技术性”的内部风险,与“技术性”的外部攻击。

至于说,完成所有这些模块的it工作者,究竟有没有恪尽职守,有没有遵循莫须有的职业道德,或者说,有没有蠢到真开发出100%受控于admin、管理员的系统,基础研发组完全力有不逮,而只能选择相信每一模块所附的监控报告。

再至于说,提交这些监控报告的人,有没有上下其手、掩藏玄机……

著名的“猜疑链”概念,用在这里,倒也是恰如其词,不知道“国际商用机器”的老板们怎样想,凭借自身经验,方然几乎能透过一份份报告书,和连篇累牍的代码,看透某些并不十分高明的把戏,发现模块有问题的征兆。

但,与事先的料想一模一样:

对这些隐约的迹象,潜在的问题,他的对策则是视而不见。

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将潜在的问题一查到底,这是上头交代给托马斯*安生的职责,但要不要履行这职责,决定权,则部分操之于己。

然后就是一个很显然的问题:

凭什么,不过例行公事的自己,要将这些隐约的线索深究下去呢。

岗位职责,上头交代的任务,在方然眼中只是一摞废纸,绝大多数it领域从业者想必也是如此,在从事专业性极强、独立性极高的任务时,不会盲目服从,而只会遵从内心深处的利益之诉求。

在出于无奈、将一切下级节点视为黑盒的做法面前,要彻底调查这些线索,就得大动干戈,亲自前往才行。

只待在夏洛特研发中心看屏幕、敲键盘,一般是不成的。

且不论现场调查的风险,退一步讲,就算在研发中心远程调阅、分析材料,将一切不轨行为绳之以法,又有什么好处:

好让顶层、有产者们更好的掌控全产机,早一天将绝大多数劳动者杀出局吗。

只要想到这前景,但凡稍有头脑的it工作者,都会明白,在全产机取代绝大多数劳动者的过程中,自己不会有获益,反而很可能遭遇重大的危机。

那么该怎样做,不就是太明显了吗。

测试,核查,与之相关的一切工作,出于专业领域的特性,都无法用血汗工厂里司空见惯的计件法来给付报酬,换句话讲,到底在所负责的项目中找出多少bug和危险因素,并不(怎么)决定工作者的收入。

既然如此,面对眼前的线索,就更没必要去穷追不舍。

默契,并非基于信任、或者彼此制衡,而是出于每一个参与者对自身利益的权衡,信息时代的新*奴隶制,就在这基石的缓慢侵蚀中,逐渐摇摇欲坠,搭建再大、再高的“全产机”之类脚手架,也无法让顶层逃过这一劫。

离顶层还远,自己更无意往上爬,这一切和方然追寻的目标很远,他也不太在乎。

但是……

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即便身为托马斯*安生,可以视若无睹,稍微思考前因后果,却不由得让三十二岁的年轻人焦虑丛生。

“全产机”,在一开始的宏伟规划里,是高度集成、联系紧密的庞大生产体系。

但是在眼前的现实,仅仅“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投标的apos次级节点,就隐含着大量it中人出于自身利益而留下的痕迹,这些埋伏,固然会架空有产者寄望的核心控制权,使其成为一纸空谈,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计划十分不利。

支离破碎,每层的模块、节点与单元,都是彼此防备的黑盒,这样的一整套体系,在席卷联邦、乃至世界的剧变来袭时,真的能被“那个人”所完全掌控吗。

还是会像旧时代的割据那样,一旦天下大乱,强者拥兵自起;

潜伏在体系中的反抗者,野心家,会否将apos体系割裂为大量彼此排斥、各为其主的碎片。

大量it工作者的行动,即便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相互之间,却极其缺乏沟通与协调,总体上就是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

这样的后果,则是成果的碎片化、零散化,有朝一日发难之时,必定能打碎有产者们掌控“全产机”、进而掌控盖亚的美梦,却没办法针锋相对的,让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去掌控“全产机”的控制权。

在这种态势下,“那个人”,会不会压根就不会出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