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一四章 管制

永不下车 第三一四章 管制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为确保自身的控制力,有产者,可以雇佣信息技术的顶尖人才,作为自己的鹰犬。uu234uu234

但,这些新时代的鹰犬所做之事,却极其繁难,如果没有持续跟进、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同步分析,即便同行都难以精确把握其动向。

这种态势下,不管开出多么丰厚的报酬,it专家们的忠诚度也还是未知数。

信息技术领域的劳动者们,尽管在现行秩序下,是奴隶,在经济与暴力体系中也居于弱势,一旦踏入有如茫茫大海的it世界,则有如蛟龙入海,更顺势在有产者的内斗中,不知不觉的为其开掘坟墓。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apos次级节点工程中,代码深处,就潜藏着重重疑点。

接手新的任务后,没过多久,方然就熟悉了一整套新的工作流程,也明确了托马斯*安生在其中的作用。

身为基础研发组的得力干将,同时,也是签署过“终身服务协议”的所谓“自己人”,托马斯身兼双重职责,一边应付ffri-it的常规核查,凭借自身的成员身份,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研发改进提供指导,另一边则要自查项目中的代码、模块与系统。

和前一个职责相比,收获更大的,就是来自于公司项目代码的自查。

一亿行代码,准确的说,大约112,653,600行程序代码,看起来是很吓人,其实规模也并不怎样骇人听闻。

保存成无格式的txt文档,总共也就几百gbytes。

这种规模的程序,一个人是没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完,但应用aiasm这样的自动化工具,合理制定计划,要分析其稳健性与安全性,也不是太离谱,毕竟个人电脑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新版本的代码行数都动辄好几千万。

如果说,一份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代码规模,就会超出ffri-it专门委员会的能力,这未免就是在开玩笑。

然而问题在于,“全产机”的次级节点与个人电脑,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apos体系中的次级节点,单论代码行数,规模并不太大,然而和运行在微型计算机上的windows_os相比,次级节点的上亿行代码会应对几百个不尽一致的专业领域,对应不同的运行环境。

总体上观察,apos次级节点的数据、指令与秘钥吞吐量,也远不是台式机上的操作系统可以比拟的。

要核查这样的体系,在没办法实际运行、测试的前提下,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一点,在接手新任务时就心知肚明,方然粗略测算,如果没有划时代的新理论、新技术加持,在项目预定的6~18个月核查流程中,自己所率领的团队,至多只能覆盖这一亿行代码中的百分之二左右。

即便这覆盖到的百分之二,核查之后,就能保证没一点问题了吗;

他可不敢这样讲。

并不是对自己、或者aiasm的能力没信心,而是,身为托马斯*安生,他事实上根本无法确定,自己手下的若干名it工程师,甚至开发监控系统的那些it天才们,到底在打一些什么样的小算盘。

其实何止属下,托马斯自己的小算盘,不也一样有吗。

负责协调ibm与ffri-it核查组的任务,说繁重,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但是说轻松,只要不刻意去赶进度、或者在细分领域钻牛角尖,倒也真没多大压力,在夏洛特研发中心远程办公,每天还是朝九晚五的节奏,方然反而有些轻松之感,当然,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自己可以营造的表象。

接受7*24小时无死角监控,并不意味着,托马斯*安生连上网的权利都没有。

在签署“终身服务协议”前思虑再三,才下定了决心,方然能预料到ibm方面的监控强度,在网络这一块,无非是公司内网监控手段的强化,外加不定时的活动追踪与现场搜查。

这些手段,自从来到研发中心,就一直在频繁的斗智斗勇,并难不倒自己。

想一想“国际商用机器”的核查人员,又为什么要尽心尽力的来搜查、追踪目标呢,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巩固有产者的地位,让他们更从容的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吗,哪一个监控者如果还没这种觉悟,凭那点头脑,也根本爬不到这种岗位上。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方然预测到,所谓7*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必定不会像宣传中那样的滴水不漏。

事实也正是如此,签协议后,他的网络活动一如既往,而很少有掣肘。

浪迹在联邦网络中的it工作者,包括诸多黑客,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而愈加活跃,即便联邦政府始终在加大管理力度,也未能将其杜绝。

信息时代的监控、管理体系,在外行人眼里,的确是一空前强大的利维坦。

但是用同样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思维,去应付同道中人,看似坚不可摧、无处躲藏的防御与监控体系,就转而变得机器脆弱。

这种对抗的优与劣,似乎十分反常,毕竟联邦政府是覆盖全国的统治机器,其(名义上)掌控的资源,完全不是一个人能比拟的,更执掌着盖亚上屈指可数的庞大武装力量,和统筹全国资源的雄厚财力。

而活跃在网络上的it高手,即便也有一些隐秘的组织,不论规模、还是财力,都绝对无法与庞大的联邦当局抗衡。

然而,与普通民众想象中的情形不同,网络监控这种事,

并不像抓逃犯,而更像搞刑侦。

换言之,作用庞大资源的联邦政府,想要办到的,并非从联邦的三亿茫茫人海里抓到一小撮身份确定、证据确凿的犯罪分子,而是要无时无刻监控广袤国土的每一个角落,觉察任何异常迹象,并准确甄别出任何潜在的危险人物。

这种事,实施起来的难度如何,对照一下联邦警方的刑侦能力,也不难猜得到。

刑侦系统处理要案,办法,也不过是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以当局目前掌控的网络技术力量和相关资源,要想将触角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盯住每一个it领域、乃至其他领域的劳动者,甚至还要防备统治阶层中的叛徒……

难度之高,简直就是超乎想象,是完全的妄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