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一〇章 争夺

永不下车 第三一〇章 争夺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奴隶与奴仆阶层,无法自我完成代际更替,这样讲当然不一定准确。uu234uu234

假如,仅仅是假如,联邦的顶层动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让奴隶与奴仆们大肆繁衍,每一对夫妇都生育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子女,然后“择优录用”,不符合条件的淘汰者则一概扫地出门,汇入两亿八千五百万垃圾的洪流。

这样做,仅仅从理论上讲,的确有可能完成“代际更替”这一艰巨的任务。

然而站在实践的立场,这种策略,就不太可能奏效。

且不说在顶层的压力之下,奴隶与奴仆阶层会不会乖乖听话、生育一大堆子女去充当代际更替的原材料,就算他们乖乖就范,人,毕竟不是牲口,并非生下来管吃管睡就能充当劳力,而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工程,在it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似乎可由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机器代劳。

但事实已经证明,人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这一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很难取代,单纯用机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论性格、还是能力都有很多缺陷,这并非臆想,而是被一系列残酷的实验所证实。

归而总之,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要蜕变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并非简单的掌握几门课程、锻炼工作技能就可以办得到。

展望未来,在不知多么久远的将来,或许有一天人类将能够完成代际更替的全自动化,以不知疲倦的庞大“生产机”来制造出理论上无穷无尽的劳动者大军。

但凭借今天的科学技术,用不着深究,方然也能看得出,距离这一天还极其遥远。

迄今为止,要培养文明的接班人,人的因素仍然是必不可少,而每天辛劳不辍的奴隶、奴仆们,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额外承担这一繁重的义务,为千秋万代的顶层们提供一茬茬蒜苗般的劳动力,简直就是不问可知。

置身于新时代奴隶制的大框架下,不论奴隶,还是奴仆,但凡稍有头脑都不难看透自身的处境,和围绕着自己的这一切。

继而,哪怕因顶层的施舍而暂时生活无虞,甚至拥有些多余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是否会有兴趣将其耗费在辛苦的生养后代上,主动去做这形式上是延续生命、实则不过是种蒜苗的无事生非之举,也是很可疑的。

荒谬的资产主义制度,扭曲了一切,连人类的繁衍延续都无从幸免。

正因奴隶与奴仆的代际更替,没有保障,所谓“新时代的奴隶制”,也就无法彻底脱离联邦的285,000,000民众而一直封闭运行下去。

当体系内的顶层恣意繁衍,奴隶与奴仆却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消磨殆尽时,这一体系必须从外部获得新鲜血液,补充消耗掉的底层基石,而新鲜血液的来源,放眼四顾,也就只有那曾被视为“活的垃圾”的无数民众。

从这一角度观察,思考,方然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自产机”大行其道,“全产机”崭露头角的今天,金主们掌控的联邦政府,依然会维持运转。

遍布联邦大小城市,在钢筋水泥垃圾堆里苟活的民众,也还能领取到一些起码的救济,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服务等资源,而没有像某些科幻小说、电影里那样,被掌控自动化生产体系的统治者彻底铲除。

即便失去了被压榨的价值,也失去了当炮灰的资格,他们,仍有最后一点用处。

哪怕身为底层,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不论生育、还是教养都难免被异化,但和体系中的一千五百万人口相比,出局者的规模更庞大的多,随便生养些子女,便可以为这新时代的奴隶制补充人口,维持体系的长久运转。

何况随着it的进一步渗透,生产体系的升级,数量稳定之顶层所需要的奴隶和奴仆数量,显然会缓慢而持续下降。

代际更替,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也更加成为了无关痛痒的小事。

在不考虑生命科学进步的前提下,奴隶制的稳定性,并不会受到“代际更替”的冲击,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方然并不在乎。

在一开始,他所洞悉到的根本矛盾,也并非是在这方面。

而是贯穿这一制度始终的,并且,会随着it渗透而愈加尖锐、终将爆发的,

奴隶与顶层的争斗。

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不稀奇,在人类历史上更一直存在着。

但新时代的奴隶制,其根本矛盾,却和以往任何时代迥异,并非是被压迫者反抗、乃至推翻压迫者的简单直白,而是切实创造、完成与运行这体系的奴隶,与凭id、密码与权限将其掌控的顶层,这两者之间的一场“火并”。

也即是,注定爆发在并不久远之将来的,程序员与权限狗之战。

当今时代的联邦,不管如何形容眼下的制度与体系,新时代的奴隶制也好,欣欣向荣的联邦梦也罢,事实,是很清楚的,铺陈在联邦大地上的一切,从高速公路到巨型计算机的全部物质财富,与正在隆隆运转的庞大生产体系,完全归功于新时代的奴隶群体。

正是他们,凭借科学这一工具,创造了联邦社会的全部财富。

而执掌这体系的顶层,又是凭借什么,才切实的将这一切捏在手中呢。

表面上,是联邦政府的武装力量,和资产的无形压迫,但究其实质,不论武装力量,还是庞大资本,归根结底,都必须体现在生产体系的控制逻辑中,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暴力体系是什么,是机器人,是作战单位,是先进的武器。

然而这一切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网络,接到准确的秘钥和命令,并凭借ai和网络来组织行动。

资产,更是如此。

表面上是所有权凭证,或者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事实上,

只有将其注入生产体系的控制核心,体现为具体的id和指令,才能真正奏效。

规则如此,没有什么是自然而然,武装机器人不会自主决定向谁开火,银行账户上的马克也不会自己去掌控生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