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三〇四章 总值

永不下车 第三〇四章 总值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国民生产总值,gross_domestic_production,长期以来作为衡量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近几年来始终没有实质性的增长,按某些机构的统计,甚至还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与之相比,联邦的基本生产指标:发电量,进出口总额与主要工业品产量,却与经济数据相背离,而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uu234

这一切,很明显的表征出来,联邦的生产体系正在发生变化。

大量经济活动,不再遵循货币产品更多货币的经济循环,不再需要依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利润,而是以相对低廉、甚至不予统计的标价在经济体之间流动,从一个工场主掌控的企业,直接流向令一个工场主掌控的公司。

这种经济活动,本质上,已经脱离了“资本增殖”的陈旧轨道,而越来越成为有产者为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简单再生产。

经济活动的变化,表明联邦的有产者群体,正在自发、或无意识的将资本背叛。

或者说,不再甘心充当资本的奴仆,为避免被其他有产者“大鱼吃小鱼”而每天殚精竭虑,而是互相勾结,彼此妥协,为实现“全产机”的野心而行动。

既然不再依赖经济循环,不再极度渴望增殖,资本,也就不再需要发达的金融。

资本究竟是什么,金钱吗,这是一般民众经常会犯的错误。

虽然对具体的有产者,其资本多寡,往往会以马克的多少来衡量,但马克并不一定必然是资本,反过来,资本也不见得一定要是货币,而是但凡能作为压迫、掠夺之倚仗的东西,都可以被视为资本。

从这一角度,在1484年的这时代,联邦顶层掌控的资本,相比以往,已经出现明显的“脱虚向实”之态势。

资本的表象,究竟是什么,有产者根本一点也不关心,而只关心其功用。

在扩大再生产的时代,要掠夺劳动者,要割蒜苗,最有效的手段是金融资本与雇佣劳动。

而在信息时代,从“自产机”到“全产机”的一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体系,则是效率极高的剥削手段,有产者只需雇佣少量尖端人才,切实的研制出“自产机”,“全产机”,就能靠这些系统而持续不断的获得产出。

系统的产出,仍是人类所需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却不再需要出售,至少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竞争,而是直接在庞大生产体系中加以分配。

最终的生活消费品,则先被有产者饕餮,残羹剩饭再施舍给奴隶与奴仆。

在这样的一整套流程中,可想而知,传统的经济统计手段已不再适用,勉强统计出的指标,譬如gdp,也无法再客观反映经济体的规模和实力。

今天的联邦,表面上,以马克计价的名义gdp已连续多年徘徊不前,再考虑到马克的贬值,近十年来的购买力缩水至少三成,扣除通货膨胀的gdp只会更低,短短十年间,就滑落到了巅峰时期的七成左右。

gdp不增反降,对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曾经会是天大的麻烦。

表面上,对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要全体成员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总体上维持稳定,gdp增长率并非一定要大于零,哪怕gdp长期纹丝不动,也不过是说明经济毫无发展,每年的产出仍然还有,不过就是下一年的产出相比上一年没有任何增加罢了。

然而现实中,考虑到资产主义社会的规律:财富的两极分划不可逆转,有产者对劳动者的压榨和掠夺并不会因经济停滞而自动终止,情况就会比想象中更严重。

一旦经济停滞,年产出相比以往没有增长,劳动者在这种经济体中的境遇,就会越来越惨。

因此,对任何实行资产主义的经济体而言,但凡要维持社会稳定、避免动乱,就必须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不仅如此,越是资产主义猖獗的国家,对gdp增长率的追求,也越迫切。

在这样的经济体中,有产者、顶层的胃口格外惊人,每年都要求在原资产的基础上平添巨额利润,获得很可观的增长率,否则就要套现立场,为了满足这一群体的血盆大口,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某种硬性的任务。

实行资产主义的联邦,毋庸置疑,历史上也曾长期处于这一阶段。

物是人非,连续近十年的gdp缩减,却没有在联邦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一方面显然是因为经济活动的变迁,让很多物资流转不再体现为gdp,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联邦有产者不再追求利润,而将兴趣转向“自产机”这样的实打实财富。

利润,曾经为有产者所狂热追逐,原因无他,资产主义的大鱼吃小鱼游戏里,不这么做的家伙一概都要被杀出局。

但是在顶层日益勾结的今天,追逐利润,就退化为一桩可有可无的消遣。

取而代之的,则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层面的竞争,谁掌控的“自产机”更成体系,规模更大,技术水平更高,谁就是联邦经济领域的巨头,相比之下,曾经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则蜕变为一种有产者彼此交易的结算手段。

在这种态势下,观察联邦的gdp就没什么用,根本无法把握经济。

而直接反应生产运行的指标,从发电量,输电线路负荷,到年度新增算力(flops),网络覆盖积(mexp2*bps),再到固定资产投资额,主要原材料消耗量,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才更能反映联邦社会的发展态势。

以上所有的数据,一言以蔽之,在过去十年间始终呈增长的态势。

这些数据的加权统计,按asa给出的算法,方然发现,观察社会体系中的实体部门、领域,在过去十年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8~8.5%,说明实体经济的总规模,在这十年里一共有了2.16~2.26倍的增长。

十年翻番,对体量庞大的联邦经济,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按国际组织的统计,预测,像联邦这样的发达国家,各领域的发展程度已经十分完备,一般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不可能超过3%。

十年累计下来,总的增长,至多也就是1.3倍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