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二八一章 活动

永不下车 第二八一章 活动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空气变得凉爽,莱斯利*兰伯特信步走到船舷一侧,眺望着辽阔无际的大西洋。uu234UU小说

“世界如此真实,年轻人,你感受到这一切了么。”

方然没贸然接话,他大概猜得出,兰伯特先生肯定还有一些话要讲。

“世界,是真实的,是所谓‘客观存在’,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可是我们的工作,fscim,却是用一整套规则和数据,去界定这客观而真实的世界。

数字,离散化的度量,和抽象的概念,条目,术语;

所有这一切,究竟是不是能堪大用,能够完全、准确描述世间万物?

电子计算机的威力,当今时代的所有人都印象深刻,也认为这发明终将改变世界,甚至颠覆世界,但我个人却认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能力,有无法逾越的极限,这种计算机无法描摹量子世界,也无法将量子理论真正的具现化。

脱离量子理论、局限在经典理论的层面,fscim体系就无法真正贴合现实,也无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是什么样的更进一步,方然在旁猜测着。

但莱斯利*兰伯特的话,他却听得明白。

这位顶头上司所说的,并非fscim体系里没有量子理论的一整套测度条目,而是这体系本身,从软件到硬件,都完全基于现有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正因如此,任何fscim条目,对世界的描摹和仿真,都必然会局限在前量子时代。

世界的真面目究竟怎样,是经典理论、还是量子理论更贴近现实;

这个问题,但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能回答。

而对于人的自我意识,意识的活动,究竟是经典物理就足以描述,还是必须深入到量子层面。

联想到罗杰*彭罗斯的若干著述,方然就心生一丝不妙的预感。

fscim,计算机体系,渗透盖亚表面的网络,这一切,恐怕只能让“那个人”在文明的浩劫中幸存,却没办法解析人的意识,没办法让自己在追寻无限长生命的征途上,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

游艇的邂逅之后,在杰克逊维尔度假区的几天里,方然一直心事重重。

表面上,自然装出一副轻松闲适的表情,托马斯*安生不仅出席年会活动,广泛结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还忙里偷闲的和emily徜徉人生,流连于从歌剧院到赛马场的一系列场所,私下独处时,也很享受水床的惬意时光。

暗地里,却是一如既往的忙碌,通过asa汇总ffri-it年会和相关学术活动的报告,资料,数据集合,尝试归纳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轮廓。

至于fscim的内在缺陷,固然如天边的阴云,令人不快,一时也还没到紧迫的时候。

抱着这样的想法,约一周时间里,托马斯*安生参加了四五场学术活动,涉猎从大数据到量子计算机的诸多领域,所得的讯息,也喜忧参半、分外繁杂,要从中窥见一丝联邦、乃至世界的未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最起码,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景,有时候是一望可知。

大批业界精英、人才云集杰克逊维尔,通过各种活动和交流,展示出的联邦信息技术产业现状,并不出乎方然的意料,从“全产机”到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如火如荼,似乎根本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与之相比,量子力学这样的基础领域,还在继续裹足不前。

量子领域的研究,最近若干年,应用层面的成果一点也不少,事实上早在十年前,联邦就成功进行过量子通信实验,继而实现“理论上无法被破解”的量子加密通信系统,诸如此类的现实成果,方然多少总有些了解。

但同样是量子理论的应用,在新一代计算机上,就没有多少进展。

“量子计算机”,名字听起来就很晦涩,其实终归还是进行数值处理的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相比,根本性的区别,在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qbit)表征能力比普通比特(bit)强得多,运行模式不再是一条线般的逻辑推演,而是基于量子纠缠效应的并行处理。

在这方面认识有限,方然没有投身这一领域的打算,相反,他只对研究成果感兴趣。

今日的学术界,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是热点,但迄今为止的所有验证机型,不论早期d-wave公司的“猎户座”,联邦安全局的“硬破解”项目,还是ibm自己研发的量子计算验证机,所有这些系统的功能都还很简陋,除原理性的验证外,无法进行任何实质意义上的计算,因此也毫无实用价值。

究其原因,业界公认的难点,是“量子纠缠”的保持条件太苛刻。

即使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微小的扰动,都可能打破纠缠态,继而让量子计算机停摆。

即便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在诸如破解aes加密的领域内,总的费效比,也几乎无法超越现有的电子计算机。

对自己而言,“量子计算遥遥无期”,有这一判断也就够了。

基础研究乏善可陈,另一方面,ffri-it年会的应用类研发报告,倒是遍地开花。

以ibm基础研发组成员身份参与,方然向年会组织机构提交的报告书,就切合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

按“国际商用机器”研发部门的展望,在“自产机”基础上,有必要加快研发、设计与制造体系的变革,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积累,设计并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台“全自动工业母机”。

这个概念,普通民众想必很陌生,方然却熟悉的很。

在夏洛特研发中心,“自产机”这种东西,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产物,但这种产品,仍然需要大量it开发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才能以更接近传统工业流程、而非现代化无人流水线的方式被制造出来。

ibm的计划,和联邦产业巨头们的想法一样,都期望这制造“自产机”的过程,也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

能自主制造若干类“自产机”的东西,方然的叫法,就是“全产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