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一六八章 抹除

永不下车 第一六八章 抹除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来到地下二层,照明昏暗,年轻人开启手机闪光灯,慢慢的继续向前。uu234

但他已没机会走到阅览室门口,见到并不存在的trinity了。

走廊很长,刚过有一个拐角,托马斯*安生只觉得眼前一花、身形顿挫,他还没意识到那刺眼的光来自何处,身后一扇门就悄无声息的开启,继而,电磁驱动机械臂挥舞的长杆,准确的击打在后脑上。

一声闷响,继而是身体倒地的“扑通”,安生顿时失去了知觉。

而控制机器人的方然,则扫视监控,确定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他娴熟的操控机器人拖曳失去知觉的躯体,直到抵达不远处开启的窨井。

前后不过十几秒,一个人,就此从视线中消失,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间蒸发”。

干净利索的击倒目标,将沉重的身体抛掷到下一层,机器人在跳进窨井前,先返回现场,确认了房门电磁锁,并开启高汇聚度光源一寸一寸的检查地面。

很快,方然在拖曳路线上发现了一丝血痕,推测应该是在安生倒地时,磕破了鼻子、或其他地方所致,这在他的预案之中,于是先遥控机器人用吸水纸擦拭,再用漂白制剂仔细的喷涂现场,再第二次擦拭干净。

一切完成后,机器人返回窨井,缓缓落下,盖上略带锈迹的井盖。

袭击,发生在一瞬间,善后工作却很繁杂,方然又在电脑前忙碌了好几小时。

让目标人物从世界上“凭空消失”,只隐藏尸体还不够,为了不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还要将托马斯*安生的最后一段行程也抹除掉。

方然的做法,是在谋杀行动之前,启用早先植入进某共享汽车公司的木马程序,通过迂回的手段控制安生驾驶过来的iturn电动车,在行动完成后,一直等待到联邦东部时间的深夜,才小心谨慎的控制电动车去往最近的充电站。

在充电站外,借助公司内网的摄像头,他耐心等待站内没有人员活动的时机,再归还车辆。

为了安排这一切,几个月来一直在尝试渗透该共享汽车公司的内网、进而连接到视频监控服务器,方然策划已久,也确认这套方案的风险极低,即便在归还车辆的过程中,被人目击到,也只会认为那是一辆启动了“返回功能”的普通共享车。

自动驾驶,当今时代已相当成熟的技术,为行动提供了极佳的掩护。

不过就算是这样,有惊无险的完成每一个步骤,也篡改了充电站在该时段的视频监控数据,长出一口气的方然才感觉到疲惫,手心里几乎全是汗。

可事情还没完,自始至终,远程连接避难所中设备的痕迹,也最好一并处理掉。

位于波士顿公共事务处理中心的“末日避难所”,规模很小,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被偶然发现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是和无意间的泄露秘密相比,有心人的调查、嗅探,才更值得警惕。

为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从七月下旬开始,方然又一次侵入联邦电信的内部网络,但这次,自忖无法承担侵入核心网、继而被联邦调查局探员带走的巨大风险,他选择了迂回行事,通过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外围监控、保障系统,更改运行参数,让存储网络监控、筛查数据的服务器机房发生了一起ii级事故。

不同于联邦电信核心网的业务数据,针对互联网络的监控数据流,规模过于庞大,无法实时备份而只能留存特征数据与可疑的鉴别结果。

这一次失火,旧金山及周边区域过去三周来的监控数据,几乎被清除殆尽。

暗算成功,远程操控数据也近乎全灭,按理说,这样已足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加之名为trinity的id讯息也逐渐淡出网络、进而完成了脱敏处理,说的夸张一点,哪怕波士顿的避难所明天就被人意外发现,尸体也重见天日,倘若不投入联邦调查局与联邦警署的精锐力量,也很难将其与遥远西海岸的方然联系起来。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联邦,别有用心者能凭借高超的黑客技术,绕过强力部门的监控,完成一场几乎无法被侦破的谋杀,

过程之惊悚,这,似乎就是一段天方夜谭。

然而坐镇小城伯克利,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却将其独立完成,这一切,并非如“造轮子”般完全从头开始,而是借助活跃在网络上的,成千上万有头脑、有思维,进而必定有自己小算盘的it领域开发者。

任何计算机系统,软件体系,总归是由人来开发的。

即便aiasg,能并行开发、调试一大类典型程序的自动机,最初的创造者,也仍然是人类。

今天的信息技术领域,成就,有目共睹,仿佛一座高耸入云的宏伟大厦,在这座大厦里,越到尖顶,ai参与、渗透的程度越甚,然而再怎样宏伟壮丽,大厦的根基,却始终是无数聪明的头脑,是无数it领域参与者的智慧。

这样的庞然大物,不问可知,每一砖、每一瓦都凝结着人类的智慧。

但既然有智慧,可想而知,这无数it从业者建造大厦的动机,绝不会仅仅是为了追寻真理、探寻未知。

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诉求,甚至,仅仅出于一种炫耀技术、留有余地的酌量,当今世界的无数程序、软件系统,硬件、成套体系,都被各自的开发者留置了大量后门;即便在这样做时,开发者的动机不一定包含着恶意,但事实却是,针对联邦网络上运行的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有渠道、肯花钱,几乎都可以找到卖家,进而获得开启方便之门的“钥匙”。

借助计算机体系中的大量漏洞,力量雄厚的组织、甚至国家,会借此做一些收获颇丰的勾当,这在行内人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至于方然,在策划并进行这一连串的行动时,更非全靠技术的硬碰硬,那根本行不通。

高超的黑客技术、it水平,最常见的用处还是“摆脱追踪”,在付费购买后门、植入程序与权限时,不至于暴露自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