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六**章 蚩尤

永不下车 第六**章 蚩尤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站在管理员的立场上,审视现状,方然必须承认,他并无法理解丁仲义所做的一切。

在“天梦”地下城之民众,乃至其管理者的眼中,当今时代,是强人工智能肆虐于世、人类或将彻底灭绝的黑暗末日,这一点,在与丁仲义交谈时,方然就隐约有了判断,也被asa搜集的讯息验证。

既然迟早会灭亡,早一天,晚一天,又会有什么区别。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吗,也许,这种不言自明的动机,是可以解释丁仲义在过去若干年中的表现。

即便憧憬永生,渴望无现场的生命,而这一至高追求又被现实打得粉碎,生而为人,贪生怕死的动机,也足够驱使地下城的管理者竭力挣扎,凭借强人工智能对抗“蚩尤”,这根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难道不是吗。

不,并不是,这想法有一个很大的矛盾:

畏死求生,对管理员而言,简直是天经地义一般的追求,但倘若丁仲义的动机,便是尽可能拖延下车的时机,

那么在“天梦”地下城里,庇护百万幸存者,便完全多余。

人口,在当今时代,尤其在掌握“强人工智能”的管理员眼中,价值基本为零,但凡管理者要挣扎求生,便应该将全部资源投向强ai与暴力机器,而不应该维持一座百万人口地下城的运转。

明知资源宝贵,对抗“蚩尤”必须竭尽全力,却分出一部分资源庇护民众,这也许是丁仲义的恻隐之心。

但,所谓“恻隐”,却又是会致管理员于死命的东西。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东北太平洋大区、到现在的盖亚净土大区,也一直维系着大量民众的生存,但这也是建立在nep与gpl的资源相对优势之基础上,扪心自问,倘若明知自己必然失败,那还会不会供养这许多民众,方然自己都说不好。

丁仲义,身为一介管理员,行动却是如此矛盾,这一度让方然提高了警觉。

此人会不会在说谎,或者,这其中另有隐情,自认为这是相当合理的揣测,一段时间的调查,asa却未提交什么颠覆性的报告,反而多方确认,

丁仲义所言基本属实。

“天梦”地下城,乃至西大陆割据势力的一切,情况确乎便是如此。

从西历1500年至今,龟缩在地下城市里的两百多万民众,一直在管理者的荫庇之下,以“稍高于最低需求”的水平生活。

而在城市之外,借助网络,指挥分布在西大陆各地的抵抗军,是地下城管理者对抗“蚩尤”的主要手段,只不过若干年来,随“列强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人类一方则日渐衰弱,到“军”来时,“天梦”已成为西大陆上的最后据点。

倘若不是“军”杀到,清扫了“列强军”,几个月内,一切便都将结束。

身处这种境地,丁仲义所做的一切,令方然费解。

西历1508年的秋天,西大陆上,一鼓作气向南推进的“军”,已近乎占据了原列强全境,将“列强军”驱赶到大陆南方的半岛地带。

这一过程中,“军”不出所料的发现“蚩尤”大本营,只不过当大军杀到时,庞大的地下基地内已遍地狼藉、“ai”去楼空,很显然,具备完全决策能力的“蚩尤”,因军事压力而仓促搬离。

仗打到这一步,接下来,只需荡平南方半岛、群岛地带,战争便会结束。

不过,考虑到中大陆、西大陆东边的太平洋,几乎全是水雷,规模极大扩充的“红海军”并无法南下参与战斗,短时间内,“军”还无法拿下南方群岛。

一样的,也无法奢望以此为跳板,进攻凹斯垂利亚。

南方战线大局已定,暂时放下心事,方然让“盘古”斟酌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具体的讲,是穷举猛打“列强军”,还是彻底打垮“伊甸军”,抑或打通纬度线,向天竺、中东与南方大陆进军。

不论选择哪一个方向,无非是效率的区别,现在,方然已可以很有把握的讲,

盖亚净土大区,将赢得竞争,也让自己成为“那个人”。

竞争即将尘埃落定,但,成为“那个人”之后,又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方然却心下踌躇,长久未做决策。

当选择的权力,摆在眼前,可以按自己的设想去描绘时,

自己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一个怎样的未来,便成为至关重大的问题。

未来,世界将会怎样,文明将会怎样,方然其实早已有十分详尽、甚至十分清晰的构想,但他却始终在担心,这构想,是否切实可行,是不是真的会在这饱经创伤的盖亚表面,从理想化为现实。

是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踯躅徘徊吗,其实并不然。

内心深处,已做出了一个决定,现在,方然只是心中忐忑,紧张不安,

担心这决定并不甚正确,甚至大错特错,一着不慎,不仅自己的永生将成泡影,也会将历经磨难的人类文明,彻底推向万劫不复之境。

哦,其实也没那么惶恐;

即便自己毫无作为,人类文明,早晚也会经历这一关。

深秋,恒温的地下世界里,感觉不到些许四季变迁的气息,这一天傍晚,晚餐后的阿达民休息片刻,就爬进“替身机器”。

“军”抵达“天梦”地下城,至今已有好几个月。

几个月来的生活,对地下城的男女老幼而言,还算不错,从食物到药品的供应比之前宽松了一大截,最重要的,只要提出要求,民众都可以搭乘大型电梯,来到地面,看一看浩劫之后的大地,晒一晒久违的阳光。

自由的在大地上活动,这,是两百万幸存者此前想也不敢想的。

一切看来还好,但,正如人类的某种特质,在解决了眼前的生存、生活问题后,从管理者到普通民众的思维,便难免会迁延到未来。

每一天准时起床,到点吃饭,完成些很难讲有什么意义的事,倘若这便是人生,久居其中的人,迟早都会思考,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所谓“生活”,有什么意义,以这种状态存续下去的自己,又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