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一五七章 协议

永不下车 第一五七章 协议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按fscim的规定,“年龄”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中的“秒”。m.uu234

大致翻阅fscim的长篇累牍文书,年龄,虽然只是庞大测度码体系的一点微末,定义却空前精确,但这并未让方然十分惊奇,他惊讶的,是fscim的定义,不论措辞、还是语境,都和人类文明以往的那种定义不一样。

以他的感觉,测度码定义的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全新的视角,

不是从人的角度,而是从计算机、算法、程序与系统的角度,观察、分析与界定客观世界。

反映在定义的具体内容上,还是查询“年龄”这一条目,虽然fscim标准对其的定义、测度有十分周密的表述,事实上,这个对人、人类而言十分重要的概念,在fscim的世界里却几乎完全被架空。

架空,表面上的根据,是“年龄”并非一个独立变量,而是“当前时刻”减去“出生时刻”的一个持续变化量。

故而,在计算机的数字化世界里,年龄的重要性,远在“时刻”分类中的“当前时刻”与“出生时刻”之下,似乎也合情合理,但这其中,就蕴含着计算机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原则性区别,不仅是思维模式、也是思维基石的区别:

对人类世界而言,人的“年龄”,并不适合用“当前时刻-出生时刻”来替代,毕竟没有人喜欢在随口问年龄时,还要解决一道未必能信手拈来的算术题。

但是对计算机,哪怕是智能程度最初级的那种,用后者替代前者,则毫无困难。

一个简单明了的实例,在方然眼中,成为了窥探、洞悉fscim的钥匙,在不断的学习和理解中,他渐渐意识到,与其说这“联邦标准信息测度码”是为了解决人类世界的信息重复、遗漏、错位、扭曲等问题,倒不如说,

这是一种新的语言,应用的场合,则是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世界是否有语言,曾几何时,但凡受过一些教育的人都会点头称是,并天真的以为,人类学生艰难学习的、诸如c、sql、kotlin之类程序设计语言,就是通行于计算机世界的交流媒介。

但所有那一切,不论原始的c、还是最新的uidl,只是人用来命令计算机的,仅仅能够被人所理解的蹩脚符号集。

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一望可知,显然不会画蛇添足、去使用人所习惯的语言。

甚至于,方然凭借自身的姿势积累,也并不难想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乃至更宽泛定义上的交流,

根本就无需使用什么“语言”。

语言究竟是什么,在人,或使用原始、萌芽语言的其他高等动物,归根结底,无非是借以表达思维、传递讯息的工具,这工具之所以诞生,即可以认为是人(也包括某些动物)的智慧所在,也可以认为是这些物种,在没办法通过更高效、更可靠的手段来交流意识和讯息时,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但是对计算机,彼此之间互联互通,带宽远超语音与字面信道上万倍、乃至亿万倍,信号的传递,皆有完备而精确的协议,这时候,用来凝练思维、描摹讯息的语言,

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不是语言,那fscim又是什么,方然顿悟般超越了人的思维局限,

意识到fscim的本质是protocol,是协议。

这种存在,即便还只是并不完备的1.0版本,假以时日,就会成为颠覆人类与计算机、人类世界与计算机网络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藉由fscim概念的出现,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正加速从“计算机为人服务、计算机适应人脑”向“计算机被人依赖,人去适应计算机”转变,人类世界对信息的提炼、描摹,越来越符合计算机、而非人的处理要求,这样的嬗变,最终将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方然现在还看不清楚。

但回忆过去,他的直觉也告诉过自己,这种变化,其实早已经开始。

计算机之间的讯息交流,从一开始,显然就没必要、事实上也没有在信道中增添“翻译成人类语言”的画蛇添足一环:

既然信源和信道都是计算机,这样做就毫无必要。

那么今天,fscim的出现、和可以预期的完善,无非就是it对人类社会的进一步渗透,抵达了“从计算机迁就人、到人迁就计算机”的关键节点。

面对规模庞大、细节繁杂的人类社会,和其中生活的无数个体,历史上,多少雄才大略的野心家、统治者,都曾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凭借从密探到酷刑的一切手段,彻底将其掌控,然而囿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技术限制,他们从未有一人成功过。

但是今天,凭借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和由此衍生的fscim等颠覆性的规则、协议,一切即将发生变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毕竟是一种设想。

明日的天网,倘若真能密布到滴水不漏,其恢恢的程度,各位尽可以自行想象。

“联邦标准信息测度码”的出现,仿佛一记猛蛰,让方然从繁忙的日常劳碌中惊醒,继而对人类世界的嬗变心生感慨。

但感慨是没有用的,现在,他必须抓紧时间,为隐匿身份而殚精竭虑。

未来,说不上是哪一年的哪一天,一旦网络对人类社会的渗透越过了临界点,到那时,再想隐匿自己的身份,甚至只是暂时脱离无孔不入的网络化、体系化监控,即便拥有强大的黑客技术,也将成为一桩风险极高的妄行。

但具体又要怎样做呢,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金蝉脱壳,李代桃僵。

两处避难所的施工,紧锣密鼓,时间过得飞快,西历1475年夏,在波士顿的第二座末日避难所完工之际,方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改进、完善的系统也通过了测试,继而和以往一样,部署到物理学部的大型机上,对联邦公共管理部门,公共卫生部门和教育系统的内网、核心服务器进行频繁的侵入和渗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