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五六七章 换头

永不下车 第五六七章 换头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一旦考虑无限长的生命,对永续的身体,慢性病便等同绝症。

譬如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其与年龄呈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大则发病率越高,症状恶化的也越迅速。

这一特性,对追寻永生之人而言,发病率以时间轴的积分便会趋近于1.0。

只要生命延续到无限长,任何慢性病,原则上的发病率都会趋近于1,说白了,就是迟早会中招,而阿尔兹海默症的情况,又与高血压、高血糖等“表征性”慢性病不同,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完善的治疗、控制措施。

虽然nep大区的研究机构,已能将95%以上病患的病情,控制的相当不错;

但,如果未来某一天,发现自己属于那药石罔效的5%,又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百年,一千年,病情始终在缓慢而持续进展,则最终仍难免一死。

正因这种考虑,对阿尔兹海默症之类的威胁,方然更愿将其视为“灰犀牛”,

而非凡人意识里,不知哪一天会中招的“黑天鹅”。

现在无法被治愈的阿尔兹海默症,未来,可会有一天被征服吗,或许会,或许不会,倘若对人类文明抱有信心,至少对nep的科研抱有信心,将眼光投向未来,方然则承认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

可是尽管如此,若自己未来罹患阿尔兹海默症,是身亡于此、还是被治愈,却终归是一个孰先孰后的概率问题。

而概率,正是所有追寻永生之人,最厌恶的东西。

阿尔兹海默症,以及,危及身体存续的凡此种种,是看似久远、却的的确确存在的威胁,应对之法,也无非逐一去研究治愈之术,或者,想方设法将意识从其赖以栖居的牢笼身体之中,解放出来。

相比于结构复杂,容易出岔的身体,脑,一般而言还是比较耐久的器官。

一个人的身体,从配子发育到几十万亿细胞的集合,过程中难免有各种错误、瑕疵与外界影响,继而,所有人的身体机能,都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百分之百,在漫长的一生中,这些缺陷逐渐显现,最终将身体摧毁,生命宣告结束。

在从生到死的这一过程中,应该说,相比于身体其他器官,脑,如未罹患恶疾,总归是比其他器官支撑的更久。

故,从旧时代延续至今的研究方向,延长人类的寿命,着眼点往往便在身体器官、而非脑组织,只要将身体维护妥当,理论上讲,一个未遭受阿尔兹海默症侵袭,也没有脑血管疾病的脑,很容易坚持到一百二十岁的寿限。

但在那之后呢,一百年,乃至一千年,这看似稳定的脑,也终将如身体般衰亡。

人的衰老,绝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层面,体力的下降,新陈代谢能力的降低,这些都是表象,随之而来的智力衰退,从神经反应速度到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滑坡,才是身为一个人,更深层次的衰老之迹象。

意识层面的衰老,毫无疑问,是由于脑这一器官的衰老所致。

身体中的某一器官,乃至其整体,在今天的东北太平洋大区,已经有能力将其替换,但是对于脑,“自我意识”的栖居之处,情形就完全两样。

简单粗暴的“换头术”,用另一个人的年轻头脑,替换衰老的头脑;

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只不过是一种“换体术”,根本没有对那衰老的头脑做任何事。

更进一步的策略,“换脑”,则是nep_774研发的核心内容。

类比于计算机,传统的身体器官、乃至整具身体的移植,相当于将计算机中除存储器意外的某一部件、或者整体,用完全相同的配件替换,无须重装系统,开机之后,对使用者而言也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站在计算机的立场,替换外围部件,并无损于存储器中的内容。

但倘若存储器也严重老化,不加处理,则迟早会宕机、数据损失殆尽,怎么办呢,对计算机而言这很简单,只要准备同规格的存储器,将数据完整复制。

验证无误后,即可将老化的旧存储器与其中(已备份过)的数据,一并销毁或丢弃。

而人脑的衰老,对“自我意识”的灭失威胁,与计算机的情形相似,区别只在于,将衰老脑组织中的“数据”读出、再写入到新的脑组织之中,是行不通的。

一方面,人类尚未掌握这样的技术,另一方面,这样复制出来的东西,是“赝品”,只对旁观者有意义,对栖居于衰老大脑之中、亟待续命的“自我意识”,并没有任何帮助,未来这种技术成熟后,也只能用来“复制”人才,而无助于永生。

nep_774的工作,则为此提供另一种不同的思路:

在衰老的脑组织上,逐次“种植”新的脑组织,直到拼接为一个基本完整的脑,待意识逐渐扩散到这新的脑之后,再将衰老的脑整体剥离。

意识,是脑中流淌的生物电,只有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才有可能迁移。

整体思路大致如此,具体的手段,774机构的白大褂们一直在努力,迄今为止的研究,尚未发现致命性的缺陷,看起来一切还算顺利。

当然,这种“一切顺利”,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nep大区充足的“实验材料”。

事关人类的意识,很显然,传统的研发流程并不适用,即便在动物身上验证这一系列环节,充其量也只能观察手术效果,而无法确证意识的迁移程度。

完全从效果上考虑,类似实验,从一开始就用活人进行,是最好的选择。

为这些研究提供“材料”,方然毫无负罪感,冷酷无情吗,也许,但有时他则会想,对nep_r934拘留点内的人间渣滓,施加制裁,一颗花生米,一管致命性毒剂,抑或用机械探针、电刀在脑袋里切来切去,这些手段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为人类的科学研究而献身”,如此一来,简直都并非制裁,而是立地成佛呢。

自幼年时代,一直竭力挣扎到今天,是非观,在阿达民心中早已被生死观所取代,自然罔顾那些在电钻“吱吱”声中体味莫大恐惧的“材料”,转而询问负责人,现有意识迁移手段的可行性与副作用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