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五五六章 疲倦

永不下车 第五五六章 疲倦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不是矿藏,就是石灰岩,再或者是生物体,总之,碳的来源无非是这几种。

至于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盖亚表面究竟有了一些怎样的变化,不仅阿达民,nep大区的研究者们也无从观察。

但,稍加思考,也不难猜到几分。

一言蔽之,在全面内战后的“新时代”,盖亚表面的人类活动,完全以寥寥几十个管理员的意志驱策,目标则是这些家伙的野心,在此前提下,一切人类活动(或者说机器活动)根本罔顾任何环保、生态利益。

一旦明确这点,此时此刻,盖亚表面的此类行为,是采矿,还是发电,是战争,还是屠城,都会造成生态的极大破坏。

进而,甚至会一点点改变盖亚大气圈的成分。

这种原因,相比于氧含量的0.04%之变化,更令方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完全不顾长远利益,事实上,也根本没心思、没条件去想太多,这种立场,东北太平洋大区其实就一直如此。

在制定规划时,ai根本不会考虑任何环境影响,为提升供电稳健性,规划一座巨型火力发电厂,为此而铲除大片森林,爆破巨量喀斯特岩体,甚至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通路,敷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这一切,无疑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森林被铲除,岩体被炸坍,最终,在大气、水与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固定碳都将氧化,继而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

一边大兴土木,疯狂燃烧化石燃料以获取电力,一边则是生态环境的毁灭。

粗略估计,盖亚表面的植物,换算成含碳的总量约五千亿吨,相比地下矿藏与石灰岩等,更容易被破坏,博士在报告中提出假设,如果在最近三到五年中,盖亚表面的植物以年均5.5%左右的速度“消失”,则可以解释氧含量与二氧化碳含量波动的50%。

否则,单考虑化石燃料,与石灰岩等地质物的氧气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并无法解释数据为何会飙升。

盖亚在燃烧……

这,是浏览报告后,方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

5.5%的植物,被燃烧为各种氧化物,其中固定的碳变成了二氧化碳,这比例并不很可怕,然而再想一想,盖亚生物圈的植物,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海洋表层,这些植物显然无法“燃烧”,事态就立即变得十分可怖。

植物,在人类活动面前,几乎没有任何逃避的能力,更遑论抵抗。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是战争,还是开发行为,盖亚表面的植物正在被毁灭,这,是监测数据背后的残酷现实。

而一旦植物被毁灭,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废已久的耕地,盖亚表面的一切生物,就会失去植物这唯一的食物、也即能量之来源,到那时,除极少数人还能凭借储备与“造饭机”苟延残喘外,绝大多数物种都会殉葬。

即便理智在告诉自己,“盖亚的植物全灭”,并不会发生,巨大的生态危机还是让方然感到十分棘手。

原因,不止于眼前的情形,在人类毫无顾忌的活动影响下,盖亚生物圈的态势每况愈下,更在于面对这一切,身为阿达民,掌控偌大nep并(理应)决定一切的管理员,自己却没办法将这势头遏阻。

资源,能源,乃至所有的一切,必须为盖亚大战做准备;

此时此刻,不止是自己,盖亚表面的所有割据者都不会有闲情逸致,去搞什么环境保护。

环境,盖亚表面,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似乎应该被全体人类所珍视,现实情形却是,身为管理员而想的很明白,倘若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最终成为“那个人”,盖亚的一切对自己而言,便毫无意义。

环境保护,维护现有生态,倘若只是为“那个人”暂时呵护资产,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点,即便情感上万分厌恶,理性却毫无犹豫,方然只能耐心听完克莱德曼博士的报告,然后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让在场的科学家们稍安勿躁。

现在,不论这些人,还是自己;

除默默送别外,又还能为命运多舛的这文明,做一些什么呢。

“诸位,关于北大陆,乃至盖亚表面的生态现状,本人已有全面的洞察。

至于接下来的对策,在这里,作为阿达民,我不妨将实情一并托出,以各位的聪明头脑,想必也不难理解。

身在这样一个时代,不用说,割据势力之间的竞争,是苟延残喘之人类文明的基调,作为管理员,不管自己持什么样的观点,若不想被杀出局,便只能一切为军备竞赛、乃至盖亚大战而服务。

相比之下,盖亚的生态环境,与其他领域的诸多危机一样,充其量,只会间接影响nep大区的运作,而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灾难性后果”

“抱歉,阿达民阁下,但、您怎能这样理解这一问题?”

阿达民的话,在克莱德曼博士听来,简直荒谬,他甚至怀疑此人是否看懂了报告,

“盖亚生态圈的情形,现在,用‘危在旦夕’形容也不为过,作为统治者,您也许可以漠视边境线外的一切生态灾难,可是,且不说北大陆的生态恶化,并不会被一条无形的边境线所阻挡,东北太平洋大区的生态,同样在恶化,难道就这样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嗯?

倘真如此,诸位在座的专家,你们恐怕早就坟头长草了罢。”

这些科学家,是该说他们勇气可嘉,还是图样图森破呢,不,这些都不一定合适,察言观色,长期观察这些麾下的科研人员,方然早已明白,自己与这些理想主义者的观察、理解问题之视角,究竟差别在哪里。

区别只在于,专家、学者们,大都还对事态的本质,缺乏认识。

仍认为人类文明会服从“螺旋上升”的经验,熬过眼前的艰难时代后,说不定,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而自己,藉由it领域的历练,才深刻洞悉人类文明的宿命般结局,认识到今天的文明,无非是在苟延残喘,只待又一次盖亚大战横扫大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