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四三七章 比例

永不下车 第四三七章 比例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时至今日,文明地覆天翻,曾经习惯于站在道德高地上扫射一切的那些人,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nep大区的定居点内,整容、塑身,则成为一种光明正大的服务。

不论男女,只要年龄、心智和动机通过审核,都可以在积累足够的joe后,前往医疗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身体和容貌优化,进而提升自己在异姓眼中的形象。

对这种行为,一开始,也有极少数旧时代的余孽,在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

仿真人小姐姐的训斥,则令人哑口无言:

“有伤风化,不知廉耻的正是你啊!

觉得女士整容是不自爱,到不如反省一下,为什么看到整容前的脸‘没感觉’,现在却躁动不安,如果说整容、塑身是丑行,你脑袋里的想法才更龌龊,明明一群人都有这样的偏好,迫得女士们千刀万剐,现在却跑去道德高地架机关枪,想做什么?

有本事就远远躲开,打报告去r901,那没有整容塑身的女人,遍地兄贵,包你满意!”

劈头盖脸的训斥,通常情况下,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但倘若还有人死不悔改,跑来大叫“我心里的想法,那是审美,是对美的追求”,安保机器人就会出手。

人类,一切关于美的概念,无非都是既往生存经验的适当、或不适当的任意延拓。

不明白这句话的人,去处,只有一个,nep_r934~939的人口正在持续被“消耗”,拿去补充实验材料是正得其用。

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方然却很习惯这样的做法,甚而更甘之如饴。

一个人说了算,是的,就是这样;

在暴力与权限面前,任何对与错的争执都毫无意义,倘若这一点都无法贯彻,那还当管理员干什么。

从整容到经济支持,方然想尽办法,维持治下定居点的人口更替。

哪怕这种事,要想见到实打实的收益,怎么说也得是十年、二十年之后,身为永生追寻者,他却必须做这样的长远打算,虽然照目前看来,一千万名义人口、六七百万实在人口的规模,能否支持nep大区的科技研发,目前还是未知数。

六七百万的人口规模,以旧时代的科学家、研究者产出比例,显然是很难维持一支上万人的科学研究队伍。

人类的智力、能力分布,一般而言,往往符合参数为定值的正态分布。

换言之,在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条件下,顶尖人才的产出不会有太大波动,而大致有固定的比例,这一数据,在西历1470~80年代的联邦大约万分之一,也就是全国范围内,大约有三万名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这数据长期稳定,波动不大。

同样的比例,代入nep大区的人口规模,则代表其只能维持一支几百人的科研队伍。

10,000与寥寥几百,规模差距极大,当然倒没有很悲观的认为“这没指望”,他很清楚时代的变迁会导致一些不同的结论。

最起码的,旧时代联邦的人才产出比例,1:10000的数字偏低,事实上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教育体系的两极分化,和随之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说白了,并非联邦的三亿人口,无法提供更多的杰出科研人才,而是联邦的经济规模不需要更多研究者,进而,便放手动用从关系到经济的诸多手段,将大批底层民众的子女牢牢钳制在经济金字塔的底层,以巩固自身的统治。

这种钳制,并不需要动用暴力,甚至不需要搞特殊化、划分数线,只要抬高精英教育的门槛,同时鼓吹“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就能轻易达到目的。

旧时代的联邦世界名校,从哈佛、到普林斯顿,除少数收编进来效力的平民学霸外,充斥着履历漂亮的权贵之后,从社会实践到才艺特长的诸多加分项,让履历看上去简直闪闪发亮,背后却是大量马克、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即便联邦中产家庭也根本无法负担,给子女造出这样一份漂亮的履历。

相比之下,联考分数则只是参考,除筛选特别优秀的“奴隶苗子”外,对名校招生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从幼稚园到高等学府,一整条教育之路,几乎堵塞了平民阶层的上升通道。

1:10000的筛选比例也没什么好奇怪,更不会让联邦政府担心,毕竟除此之外,联邦还可以凭借超级大国的优势,从其他国家吸引尖端人才,用看似优厚的待遇廉价收编之,为自己的帝国体系服务。

自己从这一体系中走来,对联邦的教育,方然很清楚其弊端。

正因如此,在nep大区定居点的教育规划上,自己就决不能犯一样的错误。

相反,出于尽可能培养人才、而非巩固自身统治的动机,他的决策是实施彻底的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配合相对公平的社会体系,长远看来,这一措施可将nep大区的人才梯队规模维持在数千人的水平,筛选率比旧时代的联邦高出十倍,唯有如此,才能在现有的一千万名义人口基础上,维持科学技术的研发态势。

事实上,如果不是刻意利用教育,维持治下稳定,这一产出比例还会更高。

教育,作用在定居点的所有民众身上,无非是一种麻痹,完全遵从这一体系培养出来的人,盲目而愚蠢,显然无法在科研上有所作为。

但也正因如此,鉴别一个人是否有科学研究的潜力,也变得很简单:

是否对这体系提出质疑,进而,意识到定居点学校内的若干“教育”课程,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欺骗,就是很关键的指标。

轻信教义说辞者,智力堪忧,尽快筛掉还可以解决资源。

即便如此,对眼下的一万人规模之研发队伍,仍嫌太单薄,无法指望有太多的成果。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甚至于,在此前召开的若干次研讨会中,与会专家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认为nep大区的科技研发态势严峻,不仅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研发投入,人力资源也不足以支持若干领域的遍地开花式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