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四二六章 人文

永不下车 第四二六章 人文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定居点内的世界,是社会,还是文明,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身为阿达民的自己一手策划下,定居点高墙内的世界,其社会形态和莫须有的人类之文明,必然在事实上异化,而无法与自己意识中的“人类文明”保持延续。

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讲,事实上,从西历1489年8月19日起,人类文明就已经开始消亡了。

文明的消亡,发生在不知不觉间,此前之所以没有一点感受,无非是离群索居、远离喧嚣所致,现在面对一大群流离失所之贫民,进而意识到这些残存者,便是人类的全部,危机感,就突兀涌上方然的心头。

经历过一场盖亚大战,全面核战与管理员之内斗,联邦,乃至全世界的人口,究竟还剩下多少,二十亿,十亿,还是更少,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更严重的,则是这些残存的人口,也被迫脱离了一切既有模式,逐渐与文明相分离。

定居点内的世界,生活,暂时可以维持,秩序,也还说得过去,但这样狭小的圈养空间,根本无法承载曾经的人类文明。

不仅如此,当眼前生活在定居点的这一批人,逐渐老去、离开世界,在狭小单调空间内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如果有的话,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能够承载起曾经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吗。

这一点,方然完全不表乐观,他很清楚意识是环境的产物。

在定居点的环境中,意识,多少也能成长,却难以长成与过去的世界中一样。

进而,失去“人”这一基本组成单元的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盖亚表面彻底消失,仅存些许含义不明的遗迹。

思考一旦抵达这种层面,危机感之外,又平添了几分紧迫。

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文明,原来并非只是成为“那个人”之后,才需要去做,而是在一路跋涉的过程中,就必须得要加以考虑的难题。

时间紧迫,是的,但又要如何拯救呢。

将治下的一千万贫民,放归钢筋水泥的丛林废墟里,抑或是在大区内设置一大片保留地,建造城市,规划乡村,让一切仿佛时间倒流般回到过去,然后向内填充足够数量的人口,就好像在排演规模宏大的话剧,这些做法可以么。

不试一试,就很难知道答案,方然却马上打消了这念头。

且不谈这一些手段,究竟是否行得通,单论释放所有贫民、重建过去的社会,就完全违背自己铲除威胁、追寻永生的初衷。

永生,与人类文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这样讲未免抽象,总之,不论出于何种考虑,一个追寻永生的人,都既无法脱离人类文明而独存,又无法承担其所携带的巨大风险。

在此之前,方然的想法是拖延,暂时不去考虑这一无解的问题。

但现在,觉察到文明正在消亡,时日无多,他却被迫得要采取措施,至少保存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文明印迹,哪怕只是碎片也好。

如何保存文明的印迹,加入fscim体系,是一个现成的选择。

不过这种工作,正如科技研发那样,迄今为止的计算机、ai都做不到,只能由人去完成。

人文艺术方面的研究,待到用时,概略查阅asa给出的汇总报告,方然才意识到这一领域是怎样的荒废已久,人才,又是多么的难寻。

不说盖亚大战之前,单从1489年8月19日之后,联邦不复存在,豢养奴仆的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纷纷毙命,为其提供服务的奴仆们也被抛弃,继而如水中的浮萍,在遍布惊涛骇浪的联邦大地上挣扎求生。

这些人文艺术领域的劳动者,在长期的被豢养中,失去了一切谋生技能、甚至艰难求生的勇气,几乎没办法熬过形势空前恶劣的核战后时代。

待一切尘埃落定、阿达民着手恢复秩序时,nep大区的人文领域专家、学者,已经极其稀少。

asa的统计数据,截至西历1491年1月1日,遍布东北太平洋大区的上千定居点内,一千万出头的贫民群体中,具有人文艺术及相关领域从业经验、或有材料佐证的人才,一共只有数千人。

不仅如此,这些声称具有专业素养的申报者,能力究竟如何,ai也无法准确判断。

以方然的揣测,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除此之外,出于种种顾虑、考虑,上千万贫民中应该也有一些人文领域的人才,没有主动申报。

那么还要设法将他们发掘出来。

一想到要应付这么多事,本身已日理万机,方然就难免烦躁。

但,现在不应付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印迹终将渐行渐远,损失却是无法估量。

权衡之后,方然先拟定命令,面向治下的一千余万贫民发布征集书,“出于保护、延续文明的需要,以优厚条件,征集文化、艺术、历史、社会等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一切相关资料”。

另一方面,对若干定居点提交的,所谓“民众代表与阿达民见面商谈”的要求,则干脆利索的拒绝,并以《定居点行为规范》作为回应。

商谈,不论形式、议题如何,终归都是没有必要。

正如农场主不会与一群羊坐下来,探讨农场的管理,阿达民也无须在乎治下民众的感受。

恰恰相反,作为nep大区的管理员,自己倒有必要为定居点里的民众,制定规范,代替曾经的联邦法条、道德等一切准则,以维持其运转。

这种事,在全面核战爆发前,或者仅仅是一年以前,方然都没思考过。

但,不同于艰深晦涩的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领域,尤其是直接涉及社会运行、管理层面的法律、道德与体制,理解起来真的很容易。

不论曾经的御用专家、学者们如何摇唇鼓舌,凭借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本事,要将这水搅浑。

在方然眼里,一切文字游戏,也根本就是徒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