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一一四章 自动

永不下车 第一一四章 自动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24:28 来源:笔趣阁

只有解开了量子世界的秘密,科学,才能够继续前进。顶 点 X 23 U S

但这并非方然的任务,他也没这能力。

西历1472年的春夏之交,研究暂告一段落,仰望物理通天塔的年轻人眺望过远方,才把眼光从遥远的未来,收回到眼前。

几个月里抽时间查资料,尝试洞悉物理世界的奥秘,时间,太过奢侈,直到从无尽高塔的梦境中惊醒,方然才意识到,在追寻永生的路上,他根本没这么多时间精力,来提前探索眼前用不上的东西。

量子力学,即便再怎样深奥,暂时也无助于解决眼前的问题。

经济危机进入第三个年头,联邦政府的大规模刺激计划,逐渐显露成效,至少在旧金山,偌大城市的环境逐步有所恢复,电视机里的新闻镜头,街头流浪汉和防暴警察的数量暂时有所减少,股市止跌回升,高科技研发与智能化制造公司的股价,更一路飘红,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暂时降到百分之八以下。

在刺激政策面前,天量资金一下子注入,经济有起色,再正常不过。

但这样的表面繁荣,能持续多久;

窥探联邦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忙于研究软件工程的方然就有些悲观。

这一次,由资金与技术主导的经济刺激,效果很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短暂,带来的副作用,却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剧烈。

危机降临,刺激复苏,这样的经济周期,在人类世界的运行图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

为什么刺激政策无法根治经济危机,卡尔*海因里希的论述切中要害,毕竟一切经济危机的根源,总无外乎生产商品的劳动者所获太少,无法维持工场主们幻想中的“商品货币更多商品更多货币”的循环,当链条断裂,大量商品无法出清,或者大量货币无处投资,危机就会降临,报应不爽。

在这样的危机面前,刺激,无法触及问题的根源,自然也就无法根治经济危机。

但这一次的经济刺激政策,相比以往,更大的问题又会出在哪里呢,每天在网络上兼职,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打工,方然从软件开发者论坛上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讯息,他很快发现了刺激政策的迹象:

凭借汹涌而至的资金,和前阶段积累的it领域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对人类世界的渗透,正在加剧。

甚至,不仅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

就连以智力密集为特征的it领域自身,也在悄然嬗变。

最近几个月,每天在“国际商用机器”的网络节点上工作,每一天都耗费至少六小时、甚至更多,方然的工作,涉及到名为“人工智能自动化软件生成器”(aiasg)的项目,虽然作为兼职员工,他没可能直接参与这样的项目,但经由过手的资料,配合核心项目的对外接口,他还是逐渐从大量信息中嗅到了蛛丝马迹。

作为联邦的信息产业巨头之一,“国际商用机器”的aiasg工程,是对软件工程领域的颠覆。

什么叫做“人工智能自动化”,名字,方然不怎么关心,他是从一天天的架构和代码劳动中发觉,自己正打交道的这系统,具有高度自主化的软件开发能力,国际商用公司的核心软件库正在被aiasg蚕食,而应用软件,接口与web这些“边缘性”的软件项目,工程师和程序员们则被要求逐步迁移到aiasg的接口规范上。

接口的变化,设计架构的调整,这种事在it领域司空见惯,一点也不稀奇。

让方然心生警惕的是,这一次,所谓的“自动化软件工程”,似乎完全不需要人的参与,至少在运行时,没有任何实时的人类劳动内嵌其中。

说白了,用一句令他汗毛直竖的大白话来叙述,就是说:

这软件的功能,就是开发软件。

“软件能否开发软件”,放在若干年前,计算机领域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纯粹的幻想,而非现实,至于以严谨著称的数学界,则受困于图灵机的停机问题,而始终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

在人的观念里,软件,程序代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倘若有什么样的系统,软件,居然能自行完成“程序设计”这一原本只能由人来完成的工作,那么,岂不就等价于这系统具有了人的智慧,具备了相当程度的ai能力;

但时至今日,在“与人比拟的人工智能”方向,并无任何机构取得过如此之大的进展,很多人据此认为,软件工程领域将是人类智慧的最后阵地,最起码,在即将到来的ai浪潮中,也将会是最后才被ai所取代,甚至永远不会被取代的领域。

时光回到若干年前,方然的观点,也差不多就是如此。

人工智能的大潮无法阻挡,展望未来,什么样的岗位,工作,不会被来势汹汹的ai所取代,将劳动者杀出局呢;

答案是“智慧”,越是需要人类发挥其智慧的岗位,地位越坚若磐石,方然原本一直认同这样的判断,但后来,人类的顶尖棋手惨败于ai,就让他意识到,这判断包含着自我否定的内在矛盾。

智慧,至少是杰出的智慧,似乎是很难被ai所取代。

但所谓“取代”,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让计算机、人工智能去从事和人类一样的工作,百分之百模仿人的行为吗。

如果按这种定义,那么,当今时代的ai显然还未能做到。

不论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管理架构,还是在研发部门,计算机仍然只是人的仆从,是为人类服务的运算机器;这些计算机,不论算力比人强大多少倍,也只是按指令干活,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

直到不久以前,信息科学领域的主流看法,仍然不认为ai能完全取代人。

或者,按业界的模糊定义,ai可被区分为“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前者泛指任何有逻辑计算能力的设备或系统,后者则……莫衷一是,有些研究者认为,具有自我意识的ai才能算强人工智能,有些研究者则认为,在智能程度上可以与人相比拟、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ai,才有资格被称为强人工智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