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永不下车 > 第二〇六章 线性

永不下车 第二〇六章 线性

作者:阳电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21:27:30 来源:笔趣阁

将过去的情形,简单的平移到未来,认为过去曾发生过的事,未来一定也会顺延,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m.uu234

线性思维,具体的讲,线性思维的滥用,是人经常会犯的错误。

但思考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错误的出发点,却并非线性思维,而是从一开始就没弄明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科学,究竟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当真如无数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人对抗大自然的工具和奴仆吗。

投身于追寻永生,多少年来,科学一直是方然眼中唯一的希望。

但是现在,摹想那或许并不遥远的未来,他却意识到,或许,可能,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并非自己一开始所想象的那样美好,那样单纯。

科学技术,究竟是不是人的奴仆,站在历史的角度,似乎是。

但究竟是谁的奴仆,是全体人,一部分人,还是仅仅一小撮人的工具和奴仆;

这问题就很意味深长了。

……

接到“国际商用机器”的offer后,不知不觉,很快过了西历1478年的元旦。

寒冬之后的春天,按原来的算,已存活二十五年的方然度过了又一个生日,虽然在联邦公民信息数据库里,他的生日还要往后些。

二十五岁,在普通人的一生中,正是年华大好的青春岁月。

但在方然眼里,生日,却仿佛时间列车的“哐当”作响,他想象着,用这样一种方式提醒自己,永生不死的目标,又紧迫了一点,自己按原设计所具有的寿限,也又损耗掉了三百六十五天,三千一百五十三点六万秒。

年龄,每一刻都在增长,永不下车的曙光却见不到踪影;

面对这样的局面,方然的应对,也只有一如往常的作息规律和身体锻炼,才能稍微缓解内心时常涌现的紧张。

饮食健康,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保持心情;

这些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手段,他当然都明白,生活中的每一天也身体力行的实践着,但正如手机电池的寿命,再怎样的精心保养、合理使用,也至多只能减缓、而无法阻止其容量衰减、走向衰亡的大趋势。

活着,就要新陈代谢,机器一直运行都会有损耗,人体也是这样。

二十五岁的年纪,身体各项机能几乎都处于巅峰时期,按理说,方然不应该在这时候感受到衰老的降临,但是和每天忙于生活、无暇顾及自身的许多年轻人不一样,出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定期体检和测试还是让他发现了衰老的端倪。

想一想这也寻常,衰老,本来就不会是一个突然发生、毫无征兆的事件。

那么又该如何应对呢。

时间流逝,年龄在一点点增长,衰老,在孩童时代曾经耳闻、却未曾目睹的变化,现在终于来敲门。

不,应该这样讲,它早已趁人不备而潜入了家门。

一提到衰老,方然就有些本能的抗拒,这并非源自儿童时的恐慌残留,而是他现在的确还没有什么办法,能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的消弭这一威胁。

即便是暂时消弭衰老,倘若不是指整容、而是实打实的,更毫无办法可想。

从几年前进入伯克利大学起,对生命科学,方然就一直不怎么上心,后来更跟随罗伯特*布朗教授,从末日避难所的买家手中赚取马克,基于当下形势的判断,他的全副心思几乎都用来思考下一次盖亚大战,和自己该采取的策略。

和莫须有的续命手段相比,更紧迫的,是如何在下一次盖亚大战中幸存;

即便过去几十年,拜世界总体和平的大环境所赐,在各国死亡人口的统计中,疾病、衰老等生物学因素都高居榜首,可是一旦战争爆发,情形就完全两样。

现在仍存活在盖亚的个体,未来,恐怕极大概率会死于战争、或者灾难。

且不提虚无缥缈的永生不死,甚至,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恐怕连寿终正寝的机会都很小。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几年来,方然才会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it、ai这些更“有用”的知识领域。

至于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按他的判断,一下子出现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很小,平时在学习黑客技术、it能力之余,稍微浏览新闻就可知道大概。

在这其中,文特尔的“人类长寿有限公司”,也吸引了他的关注。

克罗格*文特尔,人类长寿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生命科学界褒贬不一的评价,几乎淹没了他的本来面目。

文特尔的个人情况,方然不太感兴趣,他着眼于这家公司的研究成果、也购买或窃取了一些重要资料,发现该公司的研发方向比之前有所调整。

具体而言,一是在原有的“辛西娅”技术成果上,试图构造出长寿的单细胞微生物。

另一个方向,则与现在已不是十分新颖的“端粒”概念有关,试图通过对细胞dna的修改,恢复活力,极大拓展目标的存活时间。

这两个研发方向,事关永生,方然更在乎的是第二种。

构造最原始的生命,人为创造其dna与细胞结构,进一步观察、分析其是否有永生不灭的能力,从研究角度看,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安排,但是对照自己的需求,方然却觉得这样做意义寥寥,哪怕实验成功,也只不过是验证了他早年间与阿尔贝*雅卡尔交谈时提到的概念。

永生不死的微生物,在盖亚表面,很可能曾经存在过。

但这和今天的人几乎毫无联系,两者的活着,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其成果很难应用到人的身上。

相比之下,还是基于端粒概念的研究,价值稍高一些。

端粒的作用无需赘述,要抵抗衰老,永葆青春,可以通过修复染色体端粒、恢复细胞的活性来实现,不过收集各方面的材料,方然发现近年来这一领域的进展缓慢,“人类长寿”公司的对外媒介里也见不到太多叙述,他只能猜测,该公司的项目研发碰到了一些困难,短时间内还拿不出确定的解决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