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终于撤退了,皇太极带着九万骑兵直奔海州城方向,一去不回头。顶 点 X 23 U S
袁崇焕收到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总算松了口气,刚才真的是太危险了,将近两万步卒,能继续战斗的已经不到两千,如果不是天黑了,如果蒙元骑兵再狠那么一点点,这将近两万步卒,甚至包括他自己都要栽在辽河东岸!
建奴虽然已退,他却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处理,比如被洪承畴从大辽河堡东面城墙拆下来,磨叽了将近一个月送到海州,又匆匆从海州带回来的二十门火炮。
袁崇焕借着火把的微光看着眼前的二十门火炮,眉头皱的都要打结了,这会儿他根本就没办法把这二十门火炮运回大辽河堡,因为洪承畴已经把毛文龙遣来帮忙的几艘苍山船打发回去了,而浮桥根本就承受不了火炮的重量。
这时候再把浮桥给弄断了那可就真是麻烦大了,因为留在东案断后的步卒几乎人人受伤,重伤的更是多达上万人,浮桥如果断了,他们怎么返回西岸,游过去吗?
就算他们还有力气游过去,回到西岸之后也会因伤口感染死掉一大半!
没办法了,绝对不能把这二十门火炮留在东岸,皇太极要知道了,绝对会拼命来抢,如果被皇太极抢了去,那就是资敌了。
袁崇焕一咬牙,直接下令让手下亲卫将二十门火炮全部推进辽河中!
这会儿他可没时间在这里磨叽,既然火炮运不过去,那就只能推到河里“藏”起来了。
他是想等有空了,招来毛文龙的船再打捞,省得白白便宜了皇太极。
但是,这消息传到洪承畴耳朵里之后却变质了,或者说洪承畴让这件事变质了。
洪承畴真的病了吗?当然没有,他是在装病。
原本,他一直在千方百计想办法,想着怎么坑的袁崇焕大败亏输!
他思前想后,考虑了很久,却一直想不出妥善的办法来,除非自己截断浮桥,断了袁崇焕的粮草,不然,想让袁崇焕大败亏输貌似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种傻事他不会做,因为这样一来,他自己都完了。
所以,他就开始玩拖延战术,磨磨叽叽的拖时间,想拖的袁崇焕一年都打不下几座城池来,到时候,依崇祯那猴急的性子,温体仁再配合着进一堆谗言,拿下袁崇焕也不是不可能的。
却不曾想,他才磨叽了个把月,袁崇焕就已经败了!
收到袁崇焕大败而回的消息,他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不过,很快,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据他安插的亲信传回来的详细消息,袁崇焕此战并没有多少损失,辽东军步卒伤亡还不到一成,关宁铁骑貌似还没有消息。
这样可不行,如果让袁崇焕“完完整整”的退回来,要把他拉下马就难了,毕竟他先后取得过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辽河大捷,要说对付建奴,就他最有办法,崇祯不大可能为了一场小小的失利就把他给撤了,必须让他输的更惨一点才行!
他甚至想过要把浮桥弄断,将袁崇焕和九万明军将士全部留在东岸,让他们去跟建奴拼命。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没这么干,因为这样做太明显了,浮桥可是自己负责修的,这么关键的时候突然断了,他肯定脱不了干系,他可不想跟袁崇焕“同归于尽”。
所以,他选择了装病,一是为了消极怠工,拖延一下明军将士渡河的时间,以期望皇太极能率军追上来,给袁崇焕增加点伤亡;另外也是为了躲在暗处,收集袁崇焕的罪证,争取一本参上去,直接结果了袁崇焕,自己上位!
这会儿,他就在写奏折,因为他感觉袁崇焕的罪状已经差不多了。
首先,袁崇焕故意拖延时间,一个多月了,连一座小小的海州城都没拿下来,不知所谓。
其次,袁崇焕有通敌之嫌,竟然趁夜将大辽河堡的二十门火炮推进辽河,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建奴过河攻占大辽河堡。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袁崇焕只会夸夸其谈,却没有什么真本事,守宁远,守锦州,守西宁堡和大辽河堡他貌似都建功了,其实那都是因为建奴全是骑兵,不擅攻城,并不是因为袁崇焕有多厉害。这次他一跑去进攻建奴占据的城池便原形毕露,大败亏输,损兵折将,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的起收复辽东的大任!
这么多“事实”加一起,温体仁再好好操作一下,刺激一下崇祯,将崇祯激怒,袁崇焕应该就完蛋了。
袁崇焕还不知道洪承畴正躲在暗处写奏折,准备一举将他拉下马呢,他命人将二十门火炮推进辽河之后,又开始指挥已经渡河的辽东军步卒帮助在阻击战中受伤的将士过河,忙活了将近两个时辰,一万多伤兵和数千具阵亡将士的尸体才“渡”过辽河,回到西岸。
紧接着,他又指挥关宁铁骑将大辽河堡南面和北面城墙上的火炮运到东面,以防建奴突袭过河,忙完这些,都快到早上卯时了,这时候,他才将城防安排了一番,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休息。
他不知道,这边他才刚躺下去,那边洪承畴便令亲信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往京城,告他的状去了!
第二天下午,袁崇焕才统计完战损,将海州一战的情况经过一番润色写成奏折,发往京城,洪承畴的奏折已经到内阁了。
温体仁收到洪承畴的奏折之后,仔细考虑了一番,又匆忙做了一些安排,然后便拿着奏折“匆匆”赶往乾清宫,找崇祯告状来了。
这段时间崇祯的心情都很差,因为洪承畴总会时不时发些奏折回来,暗指袁崇焕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攻打海州,而袁崇焕汇报回来的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洪承畴的说法。
海州距离大辽河堡才五十余里,这点崇祯是相当清楚的,而袁崇焕却一直说正在准备,正在准备,他实在不明白袁崇焕在准备什么!
前几天,袁崇焕终于发来奏折,说已经开始攻城了,但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四天过去了,袁崇焕却一直没有奏折上报,也就是说,四天时间,袁崇焕还没有拿下海州城。
海州城有这么难打吗?
在崇祯看来,海州这样的小城池,最多三天时间应该就能拿下来了,要三天都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海州,后面的辽阳和沈阳需要多少天,三十天还是三百天!
这天下午,正当他对这辽东地图,皱眉沉思的时候,曹化淳突然在外面通传:“皇上,首辅温大人求见。”
难道是辽东有消息了吗?
这段时间,只要辽东传来奏报,不管是袁崇焕的还是洪承畴的,温体仁都会第一时间送过来,跟他一起分析辽东的形势,对这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首辅对国家大事如此“重视”,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这会儿他正等的心焦呢,一听说温体仁来了,他立马朗声道:“快传。”
很快,温体仁便拿着一份奏折急匆匆的走进来,还不等崇祯开口问话,温体仁便趴在地上,“焦急”的道:“皇上,不好了,辽东大败,袁崇焕损兵折将,狼狈逃回大辽河堡!”
“什吗!”崇祯闻言,惊的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辽东大败,怎么可能!
他呆愣了一下,这才急吼吼的道:“谁的奏折,快给朕看看。”
温体仁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恭恭敬敬的将奏折递到崇祯面前,小心翼翼的道:“这是辽东巡抚洪承畴的奏折,袁崇焕并没有将情况上报。”
崇祯一听这话,心里就有点愠怒了,打了败仗还不赶紧汇报,这个袁崇焕,什么意思,想隐瞒不报吗!
他匆匆接过奏折,打开一看,脸色渐渐变的难看起来,袁崇焕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他真的只会夸夸其谈吗?
这个时候他又开始怀疑了,袁崇焕的种种表现浮现在他的脑海,崇祯元年,袁崇焕信誓旦旦五年平辽,结果,第二年就把皇太极给平到京城来了!
自己省吃俭用,到处抠,每年抠出将近一千万两的军费,养着辽东几十万大军,但是直到崇祯五年袁崇焕总共才收复了两百余里失地,这不是夸夸其谈是什么?
去年辽河大捷具体是什么情况他并不是很清楚,从袁崇焕上报的奏折来看,辽河大捷的确是靠死守西宁堡,筑大辽河堡才最终获胜的,难道这个袁崇焕真的只会守城不会进攻?
这段时间,他本来就有点紧张过度,以致难以入眠,这会儿一收到辽东大败的消息,他顿觉头晕目眩,整个脑子里都乱了。
袁崇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搞不清楚了,正好,温体仁就在跟前,他不由问道:“长卿,你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承担起收复辽东的重任吗?”
温体仁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小心翼翼的道:“这个,微臣和袁大人不是很熟,不敢妄加揣测。”
崇祯却是不依不饶道:“说说你的看法。”
温体仁这是在欲擒故纵,他早就准备了一堆坏话,什么不敢妄加揣测,他只是为自己胡说八道埋下伏笔而已,他就知道崇祯不会轻易“放过他”,这话都问出口了,他不回答,崇祯这性子,能答应吗!
他仍旧装着一副惶恐的样子,小心翼翼的道:“皇上,真要微臣说,那微臣就实话实说了,如有冒犯,还请皇上海涵。依微臣之见,这袁崇焕最起码是不思进去,什么五年平辽,他就是在骗皇上!辽东每年军费将近千万两,养着二十多万大军,他又干了些什么呢?连续数年,无有寸进,皇上不催促,他就不出兵,六年了,要不是皇上英明,去年硬逼着他出兵,这会儿他可能还窝在关宁锦防线睡大觉吧!”
这连带拍马匹的损人方法是崇祯最喜欢的,他不由点头道:“嗯,这个袁崇焕的确有点不思进取,朕不逼他出兵,他就窝在那里不动,这样怎么收复辽东!”
温体仁又接着道:“微臣以为,这袁崇焕也没什么本事,他只是运气好而已。传闻,当初宁远大捷就是因为一枚炮弹擦伤了努尔哈赤,建奴才退兵的。宁锦大捷则是因为毛文龙在后方不断骚扰,皇太极担心后院起火才匆匆撤兵。还有辽河大捷,听闻全是火炮之功,这会儿他却把二十门火炮推进河里,简直是不知所谓。这次海州的大败足以说明,他一旦没了运气,就是个庸才!”
崇祯闻言,脸色又有点难看起来。
温体仁之所以一直获得崇祯的信任,就是因为他说话能顺着崇祯的脾性来,比如说袁崇焕这件事,如果温体仁直接开口说袁崇焕是个没用的饭桶,皇上,您赶紧把他撤了吧,那崇祯反而会怀疑他别有用心,但温体仁却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虚虚实实,将辽东的情况经过一番“加工”说出来,让崇祯自己去“思索”。
崇祯果然开始思索了,如果袁崇焕真是这么一个无能之辈,那自己把收复辽东的重任交给他,岂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粮饷!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有点想将袁崇焕撤职查办了,但他还有点犹疑不定,毕竟他还没收到袁崇焕的奏折,辽东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还不清楚。
他想了想,干脆挥了挥手,颓道:“好了,你先下去吧,一旦有辽东的奏折,马上给朕送过来。”
温体仁没再说什么,他依言拱了拱手,恭敬的退了出去。
这样就完了吗,当然不是。
第二天,弹劾袁崇焕的奏折便如同雪片般的飞来,大致意思就是从各种途径获得了辽东战败的消息,袁崇焕却一直隐瞒不报,这是有意欺君,必须严惩!
袁崇焕是故意隐瞒不报吗?
当然不是,他那天忙了个通宵,的确累的不行了,一觉睡到当天晚上才起来,第二天,他还要统计战损,考虑怎么写奏折,所以,直到下午才把奏折发出去。
崇祯可不知道这些缘由,他看到那些弹劾奏折已经恼火到不行了,这个袁崇焕,难道真的想欺君吗,整个朝堂都知道他战败了,他竟然还没把奏折传过来!
等到第四天,袁崇焕的奏折终于到了,当然,他的奏折是经过一番润色的,大抵意思就是,皇太极故意设圈套,想引他上钩,他没有上钩,反而乘机干掉了上万敌军,自己这边损失也不是很大。
崇祯看了,顿时大怒,败了就是败了,还说成是挫败了皇太极的阴谋,简直无耻之尤!
温体仁这两天的铺垫让他对袁崇焕已经失去了耐心,他甚至真的以为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辽河大捷袁崇焕都是靠运气获胜的,这么个庸才,怎么能担负起收复辽东的重任,他直接下旨,将袁崇焕撤职查办,押回京城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