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福星高兆 > 908 老矫情

福星高兆 908 老矫情

作者:谢其零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37 来源:笔趣阁

现在的高兆是没法出门,想抱金豆回娘家都不行。

一个是平武公主不让抱出门,再一个高兆也考虑金豆太小,古代的医疗措施太低,这要是传染个啥,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在家哄着二爷当好一个全方位的奶爸,还得想法哄着婆婆别太娇惯金豆。

平武大长公主前面的孙子孙女她没有管过,那会因为吴长亮的事情,顾不上,孙子孙女月子里啥样,一岁之内啥样不记得,没印象,就觉得好久不见,长大了。

金豆出生她第一个见,月子里每天见几回,以后更是,一天来几回馨园。

高兆说她抱去荣禧堂,平武不让,说天热会晒着了。

几步路,一个府里,会晒着?

没见过这么惯孙女的。

柳树巷,江氏见女儿顺利生产,放了心,开始操心高兴的婚事,发愁聘礼。

家里的存银又投入开点心铺子里,一算账,两年里要周转,银子还是存不下。

大姑姐在旁边说严芹、梁梅雪生的儿子又让她烦闷。

并不是因为她们俩生了儿子的原因,而是月月都有人际往来,都要花费银子。

赚的没有用的多。

严芹正月二十生了嫡长,梁梅雪是二月初五生的,俩人都是儿子,就是那会儿还在国丧期间,等过了国丧,两家才报了喜信。

“严芹她娘可高兴了,给外孙百天准备了好些礼,长命锁,金手镯,还亲自缝制了百家衣。”

高翠说起别人家的孩子,就想小金豆,出生后她就没见过。听弟媳说长得可好了,身子也健壮,更加想见一见,但她不从不提,不想让弟媳为难。

她一个寡妇人家还是不要给侄女添晦气。

玉家和贾家办百天江氏去了,回来说小毛豆越长越像小丸子,一哭嘴不是方的,这个不像。

三月初九江夏郡王妃贾北石生了一子,相比公主府的高调,江夏郡王府静悄悄,就往宫里和几个亲兄弟家还有贾家送了喜信,满月酒没办,百天也不打算办,说等庄太妃出宫搬到郡王府办周岁,这让宫里的庄太妃感激。

太上皇没了,皇上说一年后让有子的太妃搬出宫跟儿子过,几个太妃大喜,终于熬出头了,庄太妃更是激动,每次江夏郡王来请安她都亲切的像亲母子,郡王妃满月后抱儿子进宫,她更是把收藏值钱的东西让郡王妃带回去,以后靠养子养老,自己留着这些干嘛,不如事先做人情。

因为江夏郡王妃是贾家的缘故,江氏知道喜信后,也派人送了礼,礼物还不能薄了,所以每个月的这些人情往来费用都让江氏发愁。

这时高文林耷拉着眉毛进屋了,干脆站起来给兄弟倒茶,江氏一看老爷的那脸色,问道:“铺子里有事?”

高文林坐下接过江氏递上的棉帕擦擦脸,说道:“没事,又接了几家订单。”

高翠道:“那是好事啊,你怎么愁眉苦脸?”

高文林叹口气,都不知道要怎么说。

你说说最近怀孕的比较多,和十子饽饽有啥关系?想一想都明白前一阵国丧大伙都憋着,这几个月家里妇人一茬一茬的怀上有什么好奇怪,可偏偏都说喝了石榴酒,吃了十子饽饽的原因。

我家就是卖点心,不是卖生子药,想怀孕找大夫呀,不行就给送子娘娘上上香,怎么来了点名都要十子饽饽。

高文林今天休沐,去了店里,坐在后面,就听来的客人说:我家小姑子就是吃了十子饽饽,那个说我家街坊吃了十子饽饽怀了。

十子饽饽价格比别的点心贵,那是因为用料、上色、还有造型费工夫,所以就贵,可来买的人压根儿不问价格,拿上就走,顺便再买些别的点心。

高文林说了最近的收入,高翠惊讶,又说道:“人手不够?要不要多买几个人?”

因为没见兄弟欢喜神色,反而是满脸愁色。

江氏和老爷过了这么多年,她猜老爷为何发愁。

“有人来说吃了饽饽没有怀上?”

高文林抬眼看一下,说道:“我家又不是药店,怀不让找大夫去呀!”

高翠一听兄弟这口气,悄悄退出去。

高文林看太太着急脸色,忙解释道:“没人来说,我就是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咱家是卖点心的,可这……,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他压根儿就没把这点心铺子当回事,就想让女儿怀孕期间别总惦记,还想着别亏钱就好,大不了开一阵子就关了铺子。

如今这样他也不是说因为女儿说对了铺子能赚钱,他反而没有预料到,会因为这个落差而心里别扭。

他高文林还没有这么矫情,但是现在心里就是矫情,为何矫情,不知道,老了变矫情,头一回。

“老爷,如果不好,那就只开这一个,其他的不开了。”

江氏的想法是赚再多的银子也不如家里人和和气气开开心心,要是让老爷发愁,还不如不开。

“不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兆儿捎信说,定在五月端午开业。”

女儿说还说五月端午出生的女娃,她免费送一个金锁,五月出生的女娃,她会送一个银锁,还有一套十二个花朵饽饽。以后每年五月都是如此。

想到这个,高文林更发愁了,他明白女儿的意思,人家都说五月女不吉利,以前女儿小时候就说过,这样对五月出生的女娃不公平。

可是所有人都认为五月女是不祥,女儿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高文林很担心,他不是不理解,不同意女儿的做法,而是担心女儿能不能承担起流言蜚语,他给女儿捎信问大长公主是否知道,女儿说正准备和婆婆说一声。

发愁啊,不是商量,是说一声,高文林想起女儿在娘家时从来都是和他说一声,说是商量,到头来还不是当爹的要听当女儿的。

所以,点心铺子卖的好,也没让高文林高兴起来,而这些又不能给太太和大姐说,说了他们跟着发愁,更闹心。

公主府,高兆先把她的这个决定给吴长亮说了,然后准备酝酿酝酿,去找公主婆婆说一声。

盗版的读者们,我这么辛苦写个故事,请正版支持下,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