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福星高兆 > 759 京里乱

福星高兆 759 京里乱

作者:谢其零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16:37 来源:笔趣阁

蔡昌东和高兴荣出去玩了几回,很快对他佩服起来,来福建这一路有多难他可知道,听说高兴荣路上是走路骑马,看看他手上的老茧,觉得这个小伙伴太厉害了。

他马上让祖父给他找马,要跟着高兴荣学,知道他会功夫,缠着也要学。

同龄人在一起才走意思,虽然祖父能给他找来师傅,可蔡昌东就愿和高兴荣在一起。

然后说干脆住到他家,和他一个院,亲自去吴家说,高兆让弟弟年前回来。

对外人高兴荣不会我大姐说,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蔡布政使都时常叫他过来说说话,并让孙子好好和人家学学。

吴驸马这次回来,族长和他商量重修家谱,年前他带着两个儿子就忙乎这事,高兆努力学习祭祖的准备事项。

来到福州,她就给家里还有贾西贝写了信,说路上不方便去信,说了下路上风景,然后说过了正月十五回京。

她的信还没到,京里已经发生突变。

平武公主走了没多久,大皇子通过母亲淑妃,给皇上送了个法师,神神叨叨,以前皇上颇为信任静闲大师,可他呆在松山所不出来。

这个大师并不是等平武公主走后才送进宫,机缘巧合,是大皇子妾室的二哥丁二老爷物色到,一路送进京。

人老就爱胡思乱想,皇上最近总是做梦,梦见先太后指着他,一句话不说指着他,眼里的失望和悲愤让皇上惊醒后没法闭眼入睡。

没几日就精神不济,两眼通红。

这个法师法号虚明,和皇上谈经论道,他的博学和一些观念让皇上深深折服。

虚明大师说,任何事物都是按天注定的轨道进行,谁想逆天必遭天谴,顺之,昌盛,逆之,天下乱。

偏偏又发生了日食,皇上前一阵子没休息好,眼花头晕差点晕倒。

再有一些其他迹象,皇上深深信了虚明法师的话。

而外面,粮食开始紧缺,一点点涨价,民众开始抢粮,粮商开始限量售卖。

虚明大师一点点的把矛头指向太子,皇上恍然大悟,觉得这个太子立的不对,外面大皇子开自家粮仓,挨个去求一些大户人家开仓救急,自有官员上朝歌颂大皇子的举措。

贾老太妃察觉不对,想给侄子捎信,宫里已经进出不易,想方设法的捎信出去,贾宏光连夜赶往松山口。

庆王爷进宫进不去,派人四处收粮的还没回来,京里混乱迹象开始。

腊月底,皇上提出换太子,改立大皇子。

朝中大臣一致反对,跪求皇上收回旨意。

皇上大怒,更加认为这是太子私交大臣所为。

严令太子不准出东宫。

此时,宫里已经被大皇子和淑妃的人控制,进出都要严查。

庆王爷在外跳脚都没用,急的几个飞鸽传书去福建,怕大皇子截信,又派了几队人马赶往福建。

侯秉贵知道京里情况后,这才给常华县主说了文昌备不住和大皇子联合的事,常华县主立马坐车去了广信府,没开口哪,文昌县主说已经派人把她收集的粮送往京里给庆王爷。

常华县主顾不得训斥她,又赶回杭州府。

皇后在宫里急的团团转,太子是她亲儿子,大皇子是淑妃生的,如果大皇子登基,太子能有什么下场?

她几次去找皇上,根本不让她进,又去东宫,还是有人拦着。

皇后拿了把剪刀对着脖子一步步进去,可是进去又有何用。

但她守着儿子孙子不出去,怕大皇子母女下黑手。太子在东宫一偏院软禁。

有一天,宫人来说,淑妃娘娘让太子妃带着孩子们去给她请安,皇后拦着不让,宫人让侍卫进去搜人。

太子妃抱着最小的儿子,其他几个紧紧围着母亲。

皇后拼命拦在前面不让走,她带来的宫人把太子妃母子们护着。

领头的不耐烦,伸手要抓太子妃怀里的小儿,皇后上前咬住那人的手,疼的那人使劲一甩,皇后被甩老远,头跌在地上,一脸鲜血。

皇太孙大叫皇祖母要扑上去,被一个侍卫拉出来。

太子妃抱着小儿又要去拉大儿子,没看到有侍卫偷偷拿着刀捅上去。

跟着爬起来去拽皇太孙的皇后看见了,扑上去挡着。

这时贾老太妃带着宫人进来了。

她高高举着成宗帝书写的一幅字,和一个金牌,无人敢拦,闯了进来。

又凭此带着太子妃母子和受了伤的皇后回到福秀宫。

临出门,刘良娣冲出来拉着皇后一道走,皇后一把把她推向那些拿刀的侍卫,刘良娣惨叫一声倒下。

皇后恨,她看见这个侄女躲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她受伤不曾出来,这会了想跟着逃生,让她去死!

淑妃得知后惋惜,说应该早点对付那老不死的太妃,让她坏了事。

大皇子笑道:“没事,正好,一窝子在一起,不供吃喝,看他们能坚持几天,那也是老天看不过去收了,省得我出手。”

淑妃得意的大笑,只夸皇儿聪明。

贾老太妃把人带回来,赶紧给皇后医治,太医是叫不进来了,幸好她宫里药材有,简单的医术也有嬷嬷懂。

皇后是为母则强,咬牙硬挺着,等听到宫人说,福秀宫被人锁了,不能进出,也没人送吃的,皇后瞪着血红的眼大叫一声昏倒。

醒来后给太妃说淑妃这是要饿死她们所有人。

贾老太妃安抚皇后说道:“没事,我这有粮食,你好好养伤,都说我是成宗帝护着的人,不怕,老天不会这么早收我走,你放心,一切都会好。”

皇后见甄嬷嬷给她端来一碗粥,这才相信了太妃的话。

贾老太妃自从那次和平武公主回忆小时候父亲每年都会藏粮食,勾起了怀念之情。

让甄嬷嬷每天要点米,说喂鸟,甄嬷嬷和宫人为了哄太妃高兴,每人都会要点回来,贾老太妃攒着,让甄嬷嬷藏好。

甄嬷嬷以为太妃人老了思旧,她小时也经历过苦日子,家里藏粮的日子她也过过,就什么也不问,把收集起来的粮全藏起来,想大不了过完年拿出来出去食粥。

谁知这个关键时刻用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