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首富杨飞 > 第1365章 泡沫也是风口

首富杨飞 第1365章 泡沫也是风口

作者:拾寒阶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20:57:41 来源:笔趣阁

组建美丽家化,投资中心大厦,都是杨飞未来几年工作的重点。

为此,他将在尚海住上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2000年,在尚海算得上是炒房的黄金时间。

很多地方的房价,还不到3000每平,好一点的地段,也只有五、六千每平。

五年后,这里的房价将翻五、六倍,并将一路高涨。

杨飞利用六六六公司套现的愿望,因为高益的愤怒而得以提前实现,现在的杨飞,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片蓝海。

“飞少,去哪里?”上了车,耗子问道。

“去见一个投资家。约好了在金陵路商业街路口的咖啡馆见面。”

“好咧,飞少。”

到了咖啡馆,杨飞和陈沫上楼,对她说道:“这个投资家,名叫赵文良,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眼光极准,近几年赚了不少钱。”

陈沫道:“我们是要拉他的投资吗?”

杨飞道:“不拉投资,他看了我的书,说是仰幕我,想和我聊聊天。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陈沫笑道:“那倒也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能结交你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杨先生!”赵文良已经到了,坐在窗边的位置,看到杨飞进了门,他便朝这边挥了挥手。

陈沫还以为,投资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没想到赵文良却年轻得很,三十岁左右,穿着剪裁得体的正装,看不到任何品牌的标志,却更显出他低调的奢华。

“赵先生,幸会。”杨飞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

赵文良也带了个秘书,二十出头年纪,长相清秀,单独看的话也算得上是个美女,但和陈沫一比,就黯然失色了。

“这位是?”赵文良看到陈沫,不由得双眼一亮,“是杨先生的女友?你俩真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对啊!”

“呵呵,我秘书陈沫。”杨飞介绍了一下,问道,“赵先生,你来了很久了?”

“来了一会了,刚见了一个深南市过来拉投资的小企业家。他说要卖一个社交软件给我,开口就要20万,我听都没听说过,就拒绝了。”赵文东说道。

“深南市来的?社交软件?20万?”杨飞觉得这些词语无比的熟悉。

“是啊,他是做计算机的,叫什么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哦?他人呢?”

“他已经走了。他那个什么社交软件,怎么可能值20万?20万,可以在尚海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呢!”

“赵先生,你平时不玩电脑?”

“电脑?”

“就是个人计算机。”

“哦,不怎么玩,事务都有秘书们处理。我喜欢爬山、潜水、游泳、高尔夫和跳伞,我是个坐不住的人。杨先生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我看过你的两本书,但都没有提到你的爱好?”

“我的爱好很广泛,你喜欢的那些,我都有尝试过,最近正在和朋友玩骑马射箭。”

“玩马好啊!我一个朋友,在香江赛马会有一匹马,500多万买进的,那可是一匹宝马,叫神威战驹,拿过头马大奖。那马平时就放在马会训练,每年花费50万。一匹马,三岁以上才能进赛马,八岁左右就要退役,能比赛的时间极短……”

赵文良是个自来熟,虽然和杨飞是第一次见面,却无比的投机。

此人又十分健谈,见多识广,说到什么都能侃侃而谈。

杨飞说的骑马,只是当一项运动,而他说的玩马,却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了。

“赵先生,刚才那个卖社交软件的人,是不是姓马?”

“好像是的吧?”赵文良道,“没什么印象了,长得斯斯文文的,温文儒雅,应该是公司遇到困难了,不然也不会卖掉自己的研究成果吧?怎么了?杨先生对这个感兴趣?”

“是啊,因为我平时有用这款软件。”

“可是,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现在并不被投资者看好。杨先生难道对国际形势没有研究吗?”

“赵先生,你指的是互联网泡沫吧?”

“对啊,现在正是互联网泡沫爆发的时期!”

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的事件。

美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网络化的办公场所以吸引互联网企业家,纷纷谋求成为“下一个硅谷”。

通信供应商,由于相信未来经济将需要无处不在的宽带连接,债台高筑地购进高速设备、建设光纤线路以优化网络。

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比如思科,从中获利颇丰。

类似地,在欧洲,像德国、意大利及英国等国的移动运营商花费了大量现金来购买3g牌照,导致负债累累。投资远远超过了其当前和预测的现金流,却直到2001-2002年间才公开承认。

由于it产业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这迅速导致了依赖运营商合同的小公司的问题产生。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三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互联网工具软件以及门户网站。

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之中。

在“非理性繁荣”之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这些投机性企业却赚不到一点利润,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

而这个巨大的泡沫,在2000年初,终于破裂。

这也是赵文良一听说对方是科技公司,想卖掉什么软件时,就立马给予拒绝的原因。

杨飞笑道:“我知道,现在的确是互联网经济的严冬,但我相信,冬天很快就会过去,不久的将来必定是繁华似锦的春天。”

赵文良翻出一张名片,递给杨飞:“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他。他应该没走远。不过,我还是奉劝你,现在投资互联网相关的行业,都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

“我对泡沫的理解,稍微有一点不同。”杨飞道,“泡沫绝不是贬义,我们也无需害怕泡沫经济的到来。泡沫的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风口。”

“哦?风口?”

“任何一种泡沫的到来,意味着很多经济体的经营会变得糟糕,同时也会迅速的贬值,这对投资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入市的最佳时刻?”

“可是,谁也无法预计,这个泡沫周期有多长,风险太大的投资,我还是建议不要轻易进入。”

“如何度过泡沫期?真实的答案只有一条:那就是融资能力。也许他缺的就是一笔资金,我给了他,或许将来某一天,他能带给我百倍、千倍的回报呢?”

赵文良笑着摇了摇头:“我从来不抱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

杨飞对陈沫道:“你现在打名片上马先生的电话,就说还在刚才的咖啡店,我,杨飞,对他要卖掉的那款qicq的社交软件很感兴趣,请他回来谈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